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狄某
- 性别:女
- 年龄:36岁
- 初诊日期:2002年5月4日
病史
患者有恐惧感2月余。因精神刺激,心情不畅,睡眠不实,休息不足而逐渐罹病。
初诊(2002年5月4日)
1. 临床表现
- 终日寡言少语,闷闷不乐
- 常自忧郁,多疑善感
- 总觉有人要陷害她
- 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 心烦不宁,自觉恐惧
- 喜孤独,不爱见人,不愿听声音躁动
2. 舌象与脉象
- 舌淡,苔薄而滑
- 脉沉细数
3. 西医诊断
神经衰弱
4. 辨证
肝气郁结,心气亏虚
5. 治法
疏肝理气,养心安神
6. 方药
- 柴胡10g
- 茯苓12g
- 甘草10g
- 小麦30g
- 大枣10枚
- 夜交藤30g
- 合欢花10g
- 生龙牡各30g
- 当归10g
- 白芍10g
- 水煎服5剂
二诊(2002年5月10日)
1. 临床表现
- 夜已能入睡,做梦亦少
- 恐惧感亦轻
2. 方药调整
- 加薄荷3g
- 继服5剂
三诊(2002年5月16日)
1. 临床表现
- 精神好转,思维情绪已能控制
- 对话自如
- 恐惧感大为减轻
- 但仍厌烦人多声杂
- 口干不欲饮
2. 方药调整
- 加麦冬12g
- 加五味子10g
- 继服5剂
四诊(2002年5月23日)
1. 临床表现
- 病情显著好转,睡眠好
- 恐惧感已无
- 能做点家务活
- 但动则全身疲乏
2. 辨证
脾虚证候较为突出
3. 治法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4. 方药
- 黄芪24g
- 当归10g
- 白芍10g
- 柴胡6g
- 茯苓10g
- 白术10g
- 山药15g
- 甘草6g
- 小麦30g
- 夜交藤30g
- 生龙牡各30g
- 黄精10g
- 大枣10枚
- 水煎服10剂
5. 指导
- 嘱其生活规律,劳逸适度
- 3个月后随访
患者恢复情况
患者已恢复正常工作。
按语
【按】狄某,七情不舒,肝气郁结,抑郁过度,心气亏虚。即《金匮要略》之脏躁。肝脉布胁肋,气机不畅,肝络不和,故胁肋胀痛,肝经气郁,乘犯脾胃,则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故出现嗳气、纳呆等症。治以疏肝理气、养心安神。方取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亦补脾气;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夜交藤、合欢花养心安神;生龙牡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患者服药15剂,病情显著好转,睡眠好,恐惧感消失。鉴于全身疲乏,脾虚证候较为突出,故四诊加黄芪、黄精,增强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效而病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