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阔医案 - 骨折脱位软组织伤,辨证治疗获健康
患者信息
- 姓名:黄某某
- 性别:女
- 年龄:17岁
- 职业:运动员
- 初诊日期:1975年2月3日
病史
患者因骑自行车不慎与卡车相撞跌倒致伤。当时左手先被撑到车斗上,摔倒时尺骨鹰嘴部直接着地,顿时肘、臂部剧烈疼痛,不能活动。后经医院X线检查,诊断为:左桡、尺骨远端双骨折伴肘关节后脱位。当即给予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当晚,心烦呻吟,疼痛难忍未能入睡,于伤后第2天来院诊治。
检查
- 面容:痛苦面容
- 脉象:脉浮大有力
- 局部检查:
- 肘部至手指广泛肿胀青紫,皮肤灼热,疼痛剧烈
- 肩臂下垂,左肘部部分空虚凹陷
- 肘内侧压痛明显,骨折处可触及假关节活动及听到骨擦音
- 两骨折端成角畸形,腕骨位未见异常
诊断
左桡、尺骨远端双骨折伴腕关节挫伤合并肘关节后脱位
处理
手法治疗
- 复位
- 步骤:
- 肘关节后脱位复位:同前文描述
- 持续牵法:患者取坐位,助手环握患肢前臂上部,医者进行持续牵法
- 相对拔伸:医者一手握住患肢腕部作牵法,另一手拇指及余指在骨折端的掌背侧骨间隙对向夹挤分骨
- 按压矫正:在维持分骨的情况下进行按压,矫正其移位畸形
- 步骤:
- 软组织修复
- 肘部:前臂骨折复位2周后,施用正骨手法理筋(揉捏、揉拿、牵拉、牵摇),隔日1次,4周后每日1次,直至恢复
- 腕部:前臂骨折复位2周后,施用正骨手法理筋(揉捏、揉拿、牵拉、牵摇),隔日1次,直至恢复
- 夹缚固定
- 固定方法:取4块小夹板,配上纸压垫,用小号布带3条,分上、中、下3部捆扎夹板,屈肘约90°另须置放1块扶手托板,托住肘及腕关节尺侧,用纱布胸前悬吊固定。6周后除去固定
药物治疗
- 复位后1周内
- 外敷:肘部、骨折处及腕部外涂消炎理湿散,外敷清凉膏及消肿散
- 内服:化瘀镇痛汤
- 1周后
- 外敷:消肿散
- 内服:退肿活血汤
- 3周后
- 外敷:续筋散
- 内服:生血补髓汤
- 5周后
- 外擦:伤筋药水
- 洗剂:交替选用化瘀舒筋洗剂与续筋通络洗剂,至损伤恢复为止
练功治疗
- 复位后2周内
- 动作:做伸掌握拳
- 2周后
- 动作:加做腕背伸掌屈,托手屈曲
- 5周后
- 动作:除继续第2周后所加做的动作外,再加做滑车带力上举,握力负重,至功能恢复为止
诠解
- 桡、尺骨双骨折:常见前臂损伤之一,因桡骨能围绕尺骨作150°左右的旋转活动,骨折后有左右侧方移位和重迭移位。尺骨上端粗而下端细,为构成肘关节的重要部分;桡骨相反,上端细而下端粗,为构成腕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前臂肌肉较多,骨折后常出现重迭、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故整复较困难。
- 治疗要点:医者首先运用正骨手法对脱位及骨折两伤予以复位,并注重对肘、腕关节整筋。固定后,结合药物、练功等进行治疗。在骨折对位趋于稳定,又不影响骨折连接及愈合的情况下,同时分别用正骨手法对肘、腕关节的软组织损伤作修复治疗。该两处伤骨伴有软组织的严重损伤。辨证施治上,在早期除了重视骨折与脱位的治疗外,同时应注重对肘、腕关节的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对治疗的预后,需考虑患肢功能的重建。治疗方法不当,或者忽视了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都会造成病程拖延,甚至恢复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