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古潭医案
病例概述
- 患者情况:六月间,患者在旅途劳顿后,情绪暴躁。
- 主要症状:左胁疼痛,皮肤上出现一片红斑,大小如碗,伴有水泡疮三五点。
初诊情况
- 初诊时间:六月。
- 初诊症状: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
- 脉象:七至而弦,夜重于昼。
- 初诊治疗:医者诊断为肝经郁火,使用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等药物。
- 初诊结果:服药后,患者夜间疼痛加剧,且发热加重。次日,皮肤红斑扩大至如盘,水泡疮增至三十余粒。
继续治疗
- 继诊时间:次日。
- 继诊症状:皮肤红斑扩大至半身,水泡疮增至百数。
- 继诊治疗:医者建议用白矾末水调敷,并在前药基础上加入青黛、龙胆草。
- 继诊结果:患者夜间疼痛加剧,胁痛如被钩摘。次日,红斑扩大至半身,水泡疮增至百数。
王古潭诊治
- 诊治时间:患者求诊于王古潭。
- 诊治药物: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连皮捣烂),粉草二钱,红花五分。
- 诊治结果:服药后患者即能入睡,疼痛减轻。
按语
- 病因分析:患者疼痛急迫,前医使用泻肝之剂,且多苦寒,反而加重燥热,导致病情加剧。
- 病机分析:肝郁久不发越,侮所不胜,故皮腠溃烂。
- 治疗分析:瓜蒌味甘寒,能缓肝郁,其性柔滑润,不逆郁结,甘缓润下,如油洗物,故能迅速见效。
参考文献
- 《宋元明清名医类案正编》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