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阳补气汤医案

病情描述

  • 患者年龄:七旬
  • 主要症状:病体热麻,股膝无力,饮食有汗,妄喜笑,善饥,痰涎不利,舌强难言,声嘎不鸣,身重如山。

诊断与脉象

  • 李诊脉:左手洪大而有力,判断为邪热客于经络之中。
  • 其他症状:二臂外有数瘢,因燃香所致。

分析与治疗

  • 病因分析
    • 十二经脉:灌溉周身,终而复始。
    • 手之三阳:从手表上行于头,加上火邪,阳并于阳,热甚炽。
    • 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故涎下。
    • 心火盛:则妄喜笑。
    • 脾胃热:则消谷善饥。
    • 肺经衰:则声嗄不鸣。
  • 治疗原则
    • 《内经》:热淫所胜,治以苦寒,佐以苦甘,以甘泻之,以酸收之。
    • 具体药物
      • 君药:黄柏、知母(苦寒),泻火邪,壮筋骨。
      • 臣药:黄芪、生甘草(甘寒),泻热补表。
      • 佐药:五味子(酸,止汗),补肺气之不足。
      • 调和药:炙甘草、当归(甘辛),和血润燥。
      • 行气药:柴胡、升麻(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
  • 加味药物:原方尚有苍术、藁本二味。
  • 煎服方法:哎咀同煎,取清汁服之。
  • 针灸治疗:缪刺四肢,以泻诸阳之本,使二十经络相接而泄火邪。

按语

  • 总结:君奉养以膏粱之味,无故而加以火毒,热伤于经络而致此病,明矣。遂命其方曰:清阳补气汤。

备注

  • 右二案较原刻加详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