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仲艾灸纠正胎位不正医案
案例概述
张文仲(?~700)治一妇人横产,先出手,诸般符药不效,乃以艾灸其妇人右脚小趾头三壮,炷如小麦大小,立产。
案例详情
- 患者情况:妇人横产,先出手。
- 治疗前尝试:诸般符药不效。
- 治疗方法:艾灸右脚小趾头三壮。
- 灸法细节:炷如小麦大小。
- 治疗结果:立产。
注释
- 张文仲:唐代著名医家,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曾任侍御医、尚药奉御。善疗风疾,撰有《疗风气诸方》、《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随身备急方》三卷,均佚。
- 横产:病证名,指分娩时儿手先下。
- 符:即符篆,古时道士画的图形或线条,认为“符”可驱使鬼神、消灾治病求福。
- 右脚小趾头三壮:即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井穴。位于足小趾末节外侧,距爪甲根角0.1寸处。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昏厥等。
评按
- 案例总结:本案系妇人胎位不正,分娩时横产不下。虽经画符以及各种药物治疗而不效。张文仲改用艾灸至阴穴三壮,即见胎儿顺产而下。
-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井”穴。而膀胱与肾互为表里经,肾藏精,主二阴,主生殖。今灸至阴穴,能安胎,纠正胎位不正,使横产转为顺产而下,母子平安。
- 临床应用:艾灸或针刺至阴穴确有转胎、纠正胎位不正的作用。但是从临床资料观察,纠正胎位不正的最佳时间,应在怀孕七个月以后进行,以保证分娩时产妇的安全以及胎儿的顺利分娩。
按语
本案展示了张文仲利用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的临床经验,这一方法已被大量临床资料所验证。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