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安时针刺治难产医案

案例详情

  • 患者情况:一妇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治不效。
  • 治疗医生:庞安时
  • 治疗过程
    • 方法: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抚摩。
    • 效果: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

医生解释

  • 医生分析:儿已出胞,但一手误执母肠不能脱,非符药所能为。
  • 治疗手段:庞安常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
  • 结果: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

检查结果

  • 观察: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

注释

(1) 庞安常:即庞安时(约1043~1100)。宋代医家,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人。世医,其父授以脉诀,以为浅近不足取,复钻研黄帝、扁鹊脉书及《太素》、《甲乙经》诸书,通贯百家之说,尤推崇《难经》。重视向具有实践经验者学习求教。擅治伤寒,疗效卓着。着述甚多,唯存《伤寒总病论》六卷。此外尚着有《难经解义》、《主对集》及《本草拾遗》、《庞氏家藏秘宝方》、《验方书》,均佚。

(2) 遽生:即迅速生产。遽(jù),急,仓猝。

评按

  • 评述:本案系难产。症见“产妇七日子不下,百治不效”。后邀宋医庞安时诊治,经热熨腰腹,出现宫缩,并渐渐加剧,生下一男婴,但胎儿一手持母宫壁不下,经庞隔腹壁刺儿虎口,后胎儿顺产而下。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古代针灸医案,其中部分文字描写有一定的夸张,但是它仍然使后人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 启发:合谷穴,为原穴,有催产、堕胎的作用,是治疗滞产、难产的主要腧穴之一。

以上为庞安时针刺治难产医案的标准化整理,保留了原文的所有细节和用词,便于医生快速获取信息。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