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16岁
  • 就诊时间:1964年7月9日

病史

  • 初次诊断时间:1963年
  • 初次治疗:使用抗菌素和利尿剂,效果不佳
  • 再次治疗时间:1964年3月
  • 再次治疗:使用健脾益肾之剂4月余,浮肿稍有减退,腹围由74厘米减至70厘米左右

本次就诊情况

  • 就诊时间:1964年7月9日
  • 主要症状:全身浮肿,腹部膨大,动辄心悸气短
  • 辅助检查:Ⅹ胸透结果:(1)右胸腔积液(包裹性)较前有吸收;(2)右上盘形肺膨胀不全
  • 舌脉:脉沉细小数,苔色薄白

诊断

  • 病属:肺脾肾三脏交虚
  • 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以治肺为主,兼顾脾肾

初次处方

  • 药物组成
    • 旋覆花 5克(包)
    • 紫苏子 9克
    • 萝卜子 5克
    • 南沙参 12克
    • 炙紫菀 9克
    • 橘皮络各 3克
    • 净麻黄 0.45克
    • 嫩白薇 6克
    • 炒玉竹 9克
    • 苦杏仁 5克
    • 白蒺藜 9克
    • 炒椒目 0.9克
    • 潞党参 9克
    • 连皮苓 30克
    • 金匮肾气丸 9克(分吞)

复诊情况

  • 服药次数:26剂
  • 症状改善:小便逐渐增多,日1700~2100毫升;面目四肢浮肿逐渐消退,腹胀略轻(腹围由70厘米缩至68厘米)

第二次复诊

  • 就诊时间:8月5日
  • 主要症状:腹大不减
  • 治疗调整:加柔肝活血之品
  • 药物调整
    • 原方中加炒当归 3克
    • 焦白芍 3克
    • 阿胶珠 3克

第二次复诊情况

  • 服药次数:25剂
  • 症状改善:腹围已缩小为62厘米,腹部叩诊无移动性浊音
  • 辅助检查:Ⅹ线复查胸部,右侧胸腔积液及盘状不张均已消失

第三次复诊

  • 就诊时间:8月31日
  • 治疗调整:拟原方加减治之,以期巩固

按语

  • 辨证要点:诊疗病证时应注意辨别标本缓急。本例始由风寒袭肺,肺伤而后累及脾肾,先病之肺为本,后病之脾肾为标;胸水,肺不张,气短心悸,水邪上凌,肺气不降为急,脾肾两虚为缓。故以治肺为主,兼顾脾肾,标本缓急分清,治亦应手。
  • 用药分析:本方用少量麻黄,专为治病求本而设,因患者病始于风寒,未及疏散而下陷于肾,是以肺经症情严重,用少量之麻黄是拨动肺部之宿寒,配以白薇等以防辛温伤液,此种用法,盖从《小品方》之发汗白薇散变化而来。
  • 经验总结:凡面目四肢浮肿消退,但腹膨胀不减者,多属肝失血养,络有瘀阻。实践证明只要辨证准确,使用养肝活血之品治之,常有良效。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