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医案来源:《瘟疫论·舍病治弊》
  • 医案类型:舍病治弊

病例描述

  • 患者症状:发热烦渴,思饮冰水。
  • 医者处理:医者认为凡病须忌生冷,禁止甚严。
  • 患者反应:病者苦索冰水不得,遂致两目火迸,咽喉焦燥,不时烟焰上腾,昼夜不寐,目中见鬼无数。
  • 病情恶化:自谓但得冷饮一滴下咽,虽死无恨。于是乘隙匍匐窃取井水一盆,置之枕旁,饮一杯,目顿清亮,二杯,鬼物潜消,三杯,咽喉声出,四杯,筋骨舒畅,饮至六杯,不知盏落枕旁,竟而熟睡,俄而大汗如雨,衣被湿透,脱然而愈。

分析

  • 病因分析:因其人瘦而多火,素束阳藏,始则加之以热,经络枯燥,既而邪气传表,不能作正汗而解,误投升散,则病转剧。
  • 治疗效果:今得冷饮,表里和润,所谓除弊便是兴利,自然汗解宜矣。

按语

  • 吴有性观点:感邪轻微或余邪未清的特殊情况下,医生治病有舍病治药和舍病治弊之权宜,即医生不是治疗原发病而是去纠正因误冶和饮食调理等不当所造成的危害。
  • 具体案例
    • 舍病治药:病人感邪甚微,患者病势加剧实为医生过用寒凉所致。使用附子汤的医生并未真正认清病原(瘟疫),用药不过偶合,其实患者所染微疫,不药亦可自愈。
    • 舍病治弊:患者仅余邪未清,只要饮食调护得当即可痊愈。奈何医生和家属囿于“凡病须忌生冷”陋习,以致“两目火迸,咽喉焦燥,不时烟焰上腾,昼夜不寐,目中见鬼无数”。以上过用寒凉和调护失当所造成的弊害,已胜于原发病,此时只要消除此弊害,余邪亦随之而解,即吴有性所言“除弊便是兴利”。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