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权针刺治疗唇颊肿痛

案例背景

  • 作者及时间:李袭誉(隋唐间陇西狄道人,曾任太府少卿、太府卿等职),武德年间(618-626年)。
  • 地点:潞州(今山西长治、武乡、襄垣等地)。

案例描述

  • 患者情况:刺吏成君绰,突然颈项肿大如数升,喉中闭塞,水米难进,持续三日。
  • 治疗过程
    • 甄权的治疗方法:针刺患者右手次指之端。
    • 治疗效果:针刺后约一小时,患者呼吸即通,次日饮食恢复正常。

按语

  • 文献记载:《千金翼》记载,少商穴位于手大指端内侧,距离指甲约韭许。
  • 患者情况:成君绰腮颌肿大如升。
  • 甄权的治疗方法:针刺患者腮颌肿大处,立愈。
  • 疗效对比:李袭誉记载针刺右手次指端,铜人记载针刺大指端,疗效相同。
  • 穴位辨析:少商穴在大指端,针刺少商穴当在大指端。
  • 结论:保留两种说法,等待有识之士考证。

注释

  • 李袭誉:隋唐间陇西狄道人,曾任太府少卿、太府卿等职。
  • 潞州:辖境相当于今山西长治、武乡、襄垣、沁县、黎城、屯留、平顺、长子、壶关及河北涉县地区。
  • 甄权:唐代名医,许州扶沟人,尤长于针灸,撰有《脉经》、《针方》、《明堂人形图》等书。
  • :等待。

评按

  • 文献考证:右手次指端为手阳明大肠经所属商阳穴,手大指尖桡侧端为手太阴肺经所属少商穴。
  • 治疗依据:两穴均可治疗咽喉肿痛等。
  • 脏腑关系: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两经在生理上关系密切,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 治疗建议:根据病情,可酌情选用少商穴或商阳穴。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