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高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陈某某
  • 性别:男
  • 年龄:45岁
  • 职业:长乐县农民
  • 初诊日期:1975年7月20日

病史

患者于3天前在田间劳动时不慎摔倒,右肘后出现肿胀、疼痛、畸形。在当地医院拍片诊断为“右尺骨鹰嘴骨折”,给予复位、固定,但未见明显效果,遂转至笔者医院。

检查

  • 面色:苍白
  • 症状:痛苦呻吟,以左手托扶右前臂
  • 体征:右肘呈半屈伸位,肘后明显肿胀,鹰嘴骨两侧凹陷处隆起。局部皮下瘀斑、压痛明显,可摸到骨折裂隙,右肘关节活动障碍。
  • X线片:右尺骨鹰嘴骨折,近折端向上移位。

诊断

右尺骨鹰嘴骨折。

处理

手法治疗

  1. 复位
    • 先在右肘后穿刺抽出积血30ml。
    • 采用鹰嘴骨骨折整复手法复位:医者一手扶持前臂,一手拇、食指捏住尺骨鹰嘴突向远侧推按,同时使肘关节徐徐伸直,闻及骨擦音,说明骨折端已对合。
    • 将骨折块稍加左右晃动,骨擦音逐渐消失,骨折块有稳定感时,即已复位。
  2. 固定
    • 将肘伸直至150°,随即用夹板固定,后侧板超肘,并在鹰嘴骨后置坡形垫一个,以消炎膏外敷。
    • 服退黄消肿汤,练伸掌握拳。

药物治疗及练功

  • 1周后:局部肿痛减轻,改敷消肿散,服壮骨强筋汤。
  • 2周后:局部只有轻度肿胀,外敷消毒散,继续内服壮骨强筋汤。
  • 3周后:局部无肿痛,仍继续用上药,练托手屈曲、双手推车动作。
  • 4周后(8月20日):X线片复查:骨折处已有中等量骨痂,增加练滑车拉绳、手摇纺纱动作。
  • 5周后:解除外固定,以舒筋活血洗剂熏洗右肘关节。
  • 6周后:右肘活动正常。

诠解

  • 解剖结构:尺骨鹰嘴呈弯曲状突起于尺骨上端,形似鹰嘴。鹰嘴突与冠状突相连而构成半月切迹,为有较深凹陷的关节面,是肘关节屈伸的枢纽。尺骨鹰嘴为肱三头肌的附着处,因尺骨鹰嘴是松质骨,肱三头肌是强有力的伸肘肌,在其两侧尚有强有力的内侧支持带和外侧支持带,尺神经于肱骨内上髁后面的尺神经沟内,经肘关节后内侧,向前穿过尺侧屈腕肌两头之间到前臂掌侧,位于该肌的浅面。鹰嘴骨化中心出现于8~11岁,至14岁骨骺线闭合。
  • 骨折特点:尺骨鹰嘴骨折是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多见于成人;儿童的尺骨鹰嘴短而粗,同时亦较肱骨下端的骨质为强,故较少见。大部分尺骨鹰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若处理不当,日后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影响肘关节的活动功能。
  • 骨折原因:尺骨鹰嘴骨折,多数由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关节处于半伸位,掌心着地,由上向下的重力及由下向上传达的暴力集中于尺骨半月切迹,同时肘关节突然屈曲,肱三头肌反射性急骤的强烈收缩,造成尺骨鹰嘴撕脱骨折。
  • 历史论述:在清代,对尺骨鹰嘴骨折已有较详细的论述。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对尺骨鹰嘴的局部解剖进行了论述,指出跌伤可造成尺骨鹰嘴骨折,骨折端可向上移位,并介绍了整复方法。《伤科汇纂》介绍了《陈氏秘传》的正副夹缚的固定方法。近年来,临床医生改进了对尺骨鹰嘴骨折的固定方法,治疗效果不断地提高。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

相关医案

暂无相关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