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章治脾肾虚泻案

案例背景

  • 患者:先世文封臣公
  • 年龄:七十岁时发病
  • 病史:少年时曾患吐血疾,后以善保养自愈
  • 生活习惯:生平节欲、食澹,体虽清羸,卒少疾苦

病情发展

  • 发病时间:年七十时
  • 主要症状:五更洞泻
  • 治疗过程
    • 初期:章劝用补肾温剂,患者不听,病情日益加重
    • 病情恶化:昏迷不醒,手足痿废,溲便不禁,日更中衣六七次,面自黑气弥漫,脉浮大濡缓无神,时而歇至
    • 治疗措施:诊后叹曰:症已不治,姑以参汤徐徐灌之尽二盏
    • 病情进一步恶化:次日,口中谰谰郑声,语无伦次,问之不省,亲眷戚友问候者,皆计曰候凶耗
    • 治疗调整:见衣饵可有,胃气未绝,即以温固脾肾,扶养气血大剂,并辅以鸡肉汁和糜粥,渐次增加
    • 最终恢复:每日服药二大剂,糜粥尽三大碗,逾一月,诸症悉退,略省人事,以药饵进,即坚拒之,遂止不复沾唇,久之,平复如初,年逾八秩而终

按语

  • 萧氏观点:药饵为治疾之需,有疾时资之治疗,则疾去而元气复固也
  • 医理总结:不轻易放弃任何一点生还的希望,是良医之本
  • 案例启示:先世父之所以获瘳者,妙在平日不进丝毫补品,且素食日多,故得疾虽异寻常,而药物灵验亦异寻常

评按

  • 总结:此为一年高病久的泄泻虚脱患者的病案。萧氏临危证而有定气,发现患者胃气未绝。中医认为,有胃气则活,尚有生机。依食疗之营养品调治,起死回生。萧氏语重心长地告诫医林同仁及后之学者,治病尤其治此种病,一定不能用僵化思维来处治。不轻易放弃任何一点生还的希望。勐浪是不属于一个良医的。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