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痧医案
## 患者信息
- **姓名**:钱味青
- **职业**:中华轮局
- **年龄**:子,十余岁
- **体质**:素体瘦弱
## 初诊信息
- **日期**:己未五月廿八日
- **症状**:寒热四日,遍发红痧,头额为甚,成片似痹,身腹较少,足厥不暄,口渴少寐,目红咳嗽
- **脉象**:右数甚
- **舌象**:红尖绛有刺
## 初诊方剂
- **主方**:鼠粘、翘、蝉、象贝母、赤芍、元参、僵蚕、薄荷、栀、豉、忍冬藤、地丁、茅芦根
- **辅助**:晚蚕沙、西河柳、桑枝,煎,熏洗其足
## 服药后反应
- **症状变化**:额上痹状已化匀齐,身发较多,足厥略暖,瘄点亦布,少寐目红,咳嗽咽中不舒
- **脉象**:右数,舌尖绛,苔浮似糜,边碎
## 二诊方剂
- **主方**:连心翘、银花、知母、元参、川石斛、蒡、贝、赤芍、丹皮、紫草、辰砂拌木通、生甘草、茅芦根、灯草
- **辅助**:玳瑁三分、郁金四分、川贝母三分,研细,灯心汤服
## 三诊方剂
- **主方**:鲜沙参、霍石斛、鲜竹茹、知母、连翘、银花、绿豆衣、牛蒡、赤芍、蒌皮、鲜生地、丹皮、蝉衣、茅苇茎
- **辅助**:犀角末二分、辰砂一分、川贝母四分,研末,灯心汤下
## 四诊方剂
- **主方**:石斛、生甘草、银花、绿豆衣、黑豆衣、柿霜、甜杏仁、玉竹、牛蒡、川贝母、紫菀、僵蚕、蝉衣、茅根
## 按语
- **总结**:此红痧血热津涸,故凉营润津得效,倘投温燥必变。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