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2岁。主诉黑便3天。面色苍黄,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体征示胃脘部压痛,肠鸣音略亢,血色素低。中医诊断血证、远血(湿热蕴结肠胃)、便血(气虚夹瘀热)、脱证(气不摄血、热迫血溢)。西医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病程3天,病情危重。
上消化道出血便血脱证气虚夹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胆石病术后呕血、便血一周余。精神萎靡,血压140/90毫米汞柱,脉搏108次/分,呼吸16次/分。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腹平坦,可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左旁正中切口约20厘米,肠鸣音活跃。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损伤,胆汁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包括消瘦、少气、乏力、发热、口干舌燥、语言迟微、心慌心跳、呕血、便血。舌苔黑燥,舌质红,脉沉细数。辨证为肝胆湿毒热盛,术后气阴大伤,正气欲脱。
上消化道出血胆石病术后胆总管损伤胆汁性腹膜炎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大便紫黑、量多,日3次。病程1周。中医病名:上消化道出血。证型:湿热伤胃,络脉受损。病因病机:湿热内盛,脾胃络伤。面色苍白,舌苔黄腻而垢浊。脉虚弦。舌苔色澹,腻渐化,脉虚细。
上消化道出血便血湿热伤胃脾胃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1岁。反复呕血、便血一月余,神志不清、谵语。面色晦暗,唇黑,舌光少苔,脉沉细不调。腹大如瓮,脐凸,气促不平。病程绵延,气阴两伤,气壅血瘀,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机为酒湿郁而化热,血络受损,气阴耗伤,脾阳不振,水湿内停。舌红苔薄,脉细弦。
上消化道出血门脉性肝硬化气阴两伤肺失治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男性。主诉上消化道出血史5年,近期因食油煎鸡蛋及烧鸡后出现胃脘疼痛、呕吐咖啡色液体及柏油样便。面色苍白,舌苔黄厚腻,脉象浮无力。中医诊断湿热蕴胃,冲气上逆,胃络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湿热蕴胃冲气上逆胃络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便血、上腹隐痛、身潮热、汗自出、口渴欲饮、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病程4天。中医病名便血,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饮食失节,邪热亢盛,灼伤胃络。望诊面色皖白,两颧微有潮红,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有身潮热、汗自出、口渴欲饮、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切诊脉细略数。
上消化道出血气阴两虚邪热亢盛迫血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黑便2个月。面色萎黄,食少乏力,怯寒。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诊断为脾肾阳虚,不能摄血。
上消化道出血脾肾阳虚食少乏力怯寒
查看详情 →
43岁男性,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舌中部剥苔,舌质黯红,剥苔反复出现,与大便隐血试验结果相关。病程较长,多次呕血、便血,最终因肝昏迷死亡。
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肝昏迷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反复大量呕血、便血1月余,时而神志不清、谵语。门脉性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酒湿本重,郁而化热,血络受损,气阴两伤,气壅血瘀,腹大如瓮,脐凸,唇黑,神采不振,气促不平,舌光少苔,脉沉细不调。二诊脉仍细而无力,舌光少苔。三诊后腹水消失,后出现烦躁、口渴、多尿及轻度昏迷,尿糖(+++),血糖250mg/dl。
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糖尿病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45岁女性,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舌中剥苔,舌质黯红,舌苔色白,剥苔大小不一,随病情变化而出现或消失,病程反复,最终因肝昏迷死亡。
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舌中剥苔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