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血虚

71岁女性,四肢末端冷痛20天,四肢末端冰冷、青紫,行走或拿物时胀痛,畏寒肢冷,全身肌肉刺痛、发麻,舌质暗,苔薄白,脉细紧。寒厥,血虚寒凝,阳气郁闭证。舌质暗,苔薄白,脉细紧。舌质暗红,苔白,脉寸弦,关尺沉。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细。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舌质澹,苔白,脉短涩。
血虚寒凝寒厥阳气郁闭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女,22岁,阴道不规则出血20余日,色淡质稀,精神尚可,面色少华,神疲头晕,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诊断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辨证为气虚冲任不固。
血虚阴道出血气虚冲任不固贫血
查看详情 →
头痛,米饮不能下,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头痛,证型:血热血虚,病因病机:火上炎。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头痛作呕,米饮不能下,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头痛呕吐血热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痛如裂,伴寒热、呕吐、视物不清,病程自1970年11月起,持续一月未减。头痛如裂,项强,眩晕,脑内凉感,走路不稳,左半身麻木,左耳鸣,视力减退,畏光羞明,肢体无力,嗜睡多梦,手抖,血压低,情绪急躁,经期加重。脉虚中兼弦,舌质澹,舌边光,苔少。中医辨证为厥阴头疼。病机属肝经气血失调,阳气下陷,血虚筋失濡养,浊气上逆。
肝血虚头痛厥阴头痛肝经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五旬又四,肩胛筋缓不举而痛,阳明脉衰。左脉芤涩,痛时筋挛,绕掣耳后,营虚脉络失养,风动筋急。肩臂痛,劳倦,络虚。阳明气衰,厥阴风动,头眩目昏,右肩痛麻,胁下有聚气。高年阳明气乏,肩胛痛难屈伸。肾气攻背,项强,溺频且多,督脉不摄,腰重头疼,难以转侧。脉芤,汗出,失血,背痛。督虚背疼,嵴高突。督虚背痛,遗泄。肺病管摄一身,肩背作痛,阳明气亏,肩垂背曲,臂痛责之阳明。营虚脉络失养,风动筋急。阳明厥阴营气两虚。血虚风动,阳明络虚。失血背痛,阳明之络虚。肾气上逆,督虚为主病。口鼻吸受寒冷,阻气隧流行,痛自胸引及背。
血虚风动营虚脉络失养络虚阳明气衰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口、眼、鼻、咽喉干燥,持续2年,口干舌燥,不耐多言,咽喉堵塞感,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视力右0.2,左0.1,肢体疼痛,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稍数。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辨证为肺肾阴虚,目睛失养。
血虚干燥综合征肺肾阴虚目睛失养
查看详情 →
40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时间长达半年余,阴道不规则出血近1个月。舌质澹黯,边有齿痕,苔白,脉虚细。崩漏,血虚。脾肾气虚,瘀阻胞宫。面色萎黄,舌质澹黯,边有齿痕,苔白,脉虚细。头晕,乏力,睡眠差。
血虚崩漏脾肾气虚瘀阻胞宫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纳呆,大便秘结,体重减轻。舌红绛干燥,脉沉缓无力。既往胃癌病史。气血虚,胃阴虚气滞。神志清,精神倦怠,眼结膜苍白,双下肢凹陷性浮肿Ⅱ度。
气血虚胃癌胃阴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风团反复发作10年余。皮肤瘙痒,风团时起时消,多于午后至夜间加重。皮肤粗糙,有红色抓痕,心神不宁,寐差多梦。舌瘦而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血虚生燥,热极生风。病机为血虚化燥生风,血热扰心。
血虚生风荨麻疹血热扰心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腹胀难忍、脐周阵阵拧痛、三天未行大便、频发恶心呕吐、不排矢气、全腹膨满。舌苔黄燥厚腻,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为肠结,病已至盛期。病因病机为肠腑结滞不通,气滞而致痛、胀、呕、便闭。
肠结痞满燥实实邪壅结腹胀
查看详情 →
陈女,65岁,荨麻疹反复发作5年,皮肤瘙痒,抓痕累累,夜寐欠安,形寒怕冷,气短,夜间右身冷。舌淡红,苔薄,脉细弦。血虚风燥。神情忧愁,眼泛泪光。
血虚风燥荨麻疹肝气郁结失眠
查看详情 →
杨某,女,72岁。胸闷、胸痛多年,嗳气、寐差易醒。心阳虚衰兼血瘀。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弦迟。心电图示T波V4_6低平,T波V4双向。脉沉弦迟。
冠心病心阳虚衰血瘀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腹泻反复十余年,现大便每日十余次,黏滞不爽,不成形,黏液多,伴少量便血,色暗红,腹痛隐隐,肠鸣,睡眠差,情绪抑郁。脾肾阳虚,肝郁血虚,湿热蕴肠。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细。腹痛以脐周及小腹为主,肠鸣音亢进,情绪抑郁。
肝郁血虚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湿热蕴肠
查看详情 →
陈女,65岁,荨麻疹反复发作5年,皮肤瘙痒,抓痕累累,夜寐欠安,形寒怕冷,气短,夜间右身冷。舌淡红,苔薄,脉细弦。血虚风燥。病程较长,情志不遂,身心俱疲,家庭关系不和,情绪忧愁,眼泛泪光。
血虚风燥荨麻疹肝气郁结失眠
查看详情 →
男,27岁,全身反复泛发风团、瘙痒6年余,夜间加重,伴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慢性荨麻疹。证属阴血不足,化生内热。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血虚生风慢性荨麻疹阴血不足风邪入中
查看详情 →
患者胸脘痛有年,痛引胁肋,气升泛恶,夜不安寐。苔薄黄,脉左弦右涩。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血虚不能养肝,肝气横逆,犯胃克脾,通降失司。望诊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脘痛、气升泛恶、夜不安寐,切诊脉左弦右涩。
胸脘痛胁痛泛恶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心慌气短3个月逐渐加重,伴胸闷、嗳气、失眠、口干、不思饮。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心阴血虚不能养心,病机为阴虚火旺,心气不足,脉道不利。病因涉及心主血脉、阴血亏虚、脾胃虚弱、虚火扰动。
心阴血虚心悸口干脉细数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月经将至,性交频甚,突然阴道下血,色鲜量多,头眩,晕倒一次。面色苍白,口唇澹灰,脉象细弱。诊断为崩证,病因属脾虚不能统血。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描述,病程未明确。
崩证脾虚不固血热瘀甚气虚欲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