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气滞血瘀

许某,女,42岁。主诉类风湿性关节炎7年,双手关节疼痛,腰腿酸沉痛,腿凉,时觉发热,胁胀,纳差,月经量少,带下色黄。舌淡暗,边有瘀斑,脉弦。二诊见小腿肿胀,夜间为重,胫骨痛,胸闷,喜叹息,后背酸沉,眠差,盗汗,手汗多,手心热,热上冲头感。舌淡嫩,苔薄白,脉弦。三诊见下肢酸沉,关节痛,心烦,胸闷,手心热,月经量少,周期不准。舌暗,苔黄,脉细弦。
气滞血瘀类风湿性关节炎肝气郁结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月经淋沥不断1年余,伴鼻炎、胃胀、腹痛即泻,舌苔薄白,脉弦,小便赤。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肝郁化热。
气滞血瘀月经淋沥肝郁化热鼻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肝右叶高分化肝癌术后,复查发现紧邻原病灶处又见肝癌病灶。症状包括面黄不华、疲劳乏力、肝区隐痛、梦多、口稍苦、入睡较难、口干、稍有饥感。病程近9年。中医病名为肝癌。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面色欠华、舌苔淡黄腻或薄中部稍腻、质黯或紫或稍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肝区隐痛、梦多、口稍苦、入睡较难、口干、稍有饥感。切诊见脉细弦数、小弦滑、小滑兼数。
气滞血瘀肝癌肝风内动痰凝血瘀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面色萎黄,神疲,舌红苔少,脉弦小,病程10余年,反复呕血,腹水中等,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气不摄血,血溢脉外,肝络壅阻,气滞血瘀,水湿停聚,病位在肝,与脾、肾相关。
气滞血瘀肝硬化脾肾亏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男,52岁,高血压病10年,胸闷气紧,病程2月,气滞血瘀,气虚血瘀,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气滞血瘀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心力衰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3岁。主诉泌尿系结石病史多年,近期出现腰腹疼痛。腰酸胀,尿黄。舌黯澹,苔根黄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腰痛。证属湿热蕴结下焦,煎液成石,阻塞尿道。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聚为砂石。尿常规示隐血(++),红细胞100/μl。B超示右侧肾盂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条状无回声带。
泌尿系结石湿热蕴结腰痛排尿刺痛
查看详情 →
女,38岁,痛经,经期错后,经量多有黑块,疲乏,心烦,眠差,胃脘怕凉,面部痤疮,1994年行右卵巢囊肿切除术。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气滞血瘀。舌象:暗红,薄白。脉象:细弦。舌象:淡红,边有瘀斑,根部黄色。脉象:细涩。
气滞血瘀痛经心烦眠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主要症状为经血淋漓不断,量少色黑有块,小腹坠胀疼痛,心慌胸闷,倦怠乏力。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漏证。证型血亏兼瘀,虚实夹杂。病因人工流产术后气血损伤,冲任不固。病机气滞血瘀,气血亏损。望诊面色苍白,舌质黯红,边有瘀斑,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经血异常、心慌胸闷、倦怠乏力。切诊脉象细数。
漏证气虚血瘀冲任失调血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右胁间歇隐痛5年,持续胀痛1年。右胁胀痛,脘闷腹胀,嗳气,口干苦,气短乏力,纳食睡眠欠佳,大便溏薄。舌质红,两侧有淤斑,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症(肝内囊肿),病因病机为湿热内侵、蕴于肝胆,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肝症湿热内侵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女,55岁,睡眠差,反复胃胀痛不适,焦虑,病程未明确。糜烂性胃炎,气滞血瘀证,舌暗,苔白黄,脉弦细。
气滞血瘀证糜烂性胃炎胃气不足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男,51岁,口干纳呆,低热乏力,脘胁隐痛,寐少梦多,肝剑突下三指,质硬,舌苔少花剥,舌质红,脉细,脾虚肝旺,气滞血瘀,积久成癥,化热伤阴
气滞血瘀胃底癌晚期脾虚肝旺积久成癥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主诉大便带血并内痔脱出4年。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数。中医诊断为湿热下注证。肛镜检查示内痔位于1、5、9点,无出血点,指诊肛门内痔并脱出。病程4年,大便干燥时症状加重,排便后痔可缩回。病因病机为湿热内生,下注肛门,气滞血瘀,经脉横结。
内痔脱出便血湿热下注肛门灼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带下量多,色白质稠,伴外阴瘙痒。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阴痒、湿热带下。证型湿热下注,蕴久生虫,损伤任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稍数。
霉菌性阴道炎湿热带下湿热下注任带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胃胀、消化不良2年,近半年加重,伴胃胀痛、嗳气、出汗、食少、口干、形体消瘦、大便干。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脾胃虚弱,正虚邪实。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胃气上逆,津液亏虚。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含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舌红苔少,脉沉细。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正虚邪实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周身肿痛无定处,痛时出现紫癜,疼痛缓解后时现尿血,睡眠不佳,食欲欠佳。情绪不快或激动时症状加重。舌苔黄腻,脉弦数。下肢及腹部皮下见大小不匀紫癜。热邪蕴郁,气血受阻,络脉阻滞。
气滞血瘀过敏性紫癜血热郁阻络脉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腹胀,纳差,腹部渐大七八个月。慢性肝病史。腹胀,纳食少馨,时有泛恶,头晕,口燥,胸闷,右胁少舒,小溲少利,下肢凹陷性水肿,腰酸。腹部移动性浊音,脾大,腹围76cm。肝功能异常,尿蛋白,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食道静脉曲张。中医诊断鼓胀。证型肝脾失和,水湿滞留。舌苔薄腻,脉细滑。
气滞血瘀鼓胀肝脾失和水湿滞留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月经来潮第2天小腹胀痛,经色偏黯,有血块,苔薄,脉弦细。月经史提示初潮13岁,周期25天,经期6天,经量中等。中医诊断为经行腹痛,证型属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失和,冲任不调。望诊见苔薄,切诊示脉弦细。
气滞血瘀经行腹痛肝气郁结冲任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主诉口干、眼干、口苦、乏力2年。中医病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证型肝肾阴虚,气津两伤。舌象澹红、苔黄腻,脉象弦细。病因病机为阴津亏耗,燥毒内侵,困遏脾土,伤津耗液。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气津两伤燥毒入里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诉胃病反复发作10年,胃脘饥痛得食稍缓,知饥纳少,口苦喜温饮,多梦,小便淡黄,大便不成形。舌红暗,苔黄腻,脉细缓。中医诊断为脾胃湿热,气滞血瘀,上扰心神。舌象舌红暗,苔黄腻,脉象脉细缓。随诊后舌象舌淡红,苔薄根腻,脉象脉细缓。诊断为湿热显化、脾气虚见。
气滞血瘀胃病反复发作脾胃湿热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阴道流血流液,病程自2012年3月起。阴道壁恶性黑色素瘤,脾虚气弱,瘀血内结,湿热下注。舌红,苔薄或薄黄微腻,脉细或细滑。神疲乏力,恶心欲吐,少腹刺痛,带下色黄量多,大便干结。
阴道黑色素瘤脾气亏虚瘀血内结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