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7岁,女性,主诉神疲懒言,口干,心慌,头昏乏力,手抖,口唇麻木,双下肢畏寒,面部烘热。舌质澹紫,苔黑,脉细滑。证属上热下寒,气精两损。舌质澹紫,苔澹黄腻,脉细。病程中出现出血症状,舌体血疱,疼痛,伴胃脘嘈杂,吞酸,大便溏稀,夜寐欠佳。病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属虚劳、髓劳、血证。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邪毒入络,瘀毒交结,阴阳失调。
血瘀再生障碍性贫血上热下寒气精两损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为肢体皮下瘀斑、鼻衄齿衄、头晕乏力、月经量多挟瘀块。病程三年余。中医病名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属脾虚气弱,兼有血瘀。面色萎黄,舌淡紫,脉细涩。血象示血小板减少。既往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月经量多,伴有瘀血表现。
血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46岁,阴道出血,疼痛剧烈,消瘦,乏力,阴道分泌增多,大便时肛门疼痛,饮食减少,流质维持,面色苍白浮肿,气息微弱,形瘦骨立,呻吟,舌光嫩有齿印,脉沉细无力,疼痛持续,病程较长,气血俱虚,疼痛难忍,精神萎靡,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舌象异常,脉象虚弱,病程进展缓慢,症状持续存在,病情危重。
气血两虚血瘀宫颈癌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女性,主诉皮肤反复出现暗红色紫癜4年余。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血小板减少,诊断为肌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为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头晕乏力,易疲劳,饮食尚可,二便调。切诊见脉细滑。
血瘀证气血两虚头晕乏力面色无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主诉痛经,经后腰酸肢麻,神疲嗜睡,纳呆便溏,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脾气滞,气血两虚,阴血素虚,肾气渐衰,肝肾不足,血瘀气滞,冲任气滞。望诊见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水异常,纳呆便溏;切诊见脉短而弦,脉弦细,脉细软,脉弦。
气血两虚痛经肝脾气滞脾虚
查看详情 →
24岁 女性 经量偏多 腹痛较甚 伴有膜样块物 舌澹 苔薄腻 脉沉细 冲任不足 瘀阻气滞 舌澹偏暗 苔腻少津 脉细迟 舌暗 苔薄腻 脉弦细 肝肾阴虚
经量偏多瘀阻气滞肝肾阴虚气血两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9岁,女性。主诉乏力半年余,确诊淋巴瘤浸及骨髓。症状包括乏力、头晕、面色苍白、胃部不适、胃纳欠佳、双下肢瘀斑瘀点。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涉及正虚邪实,气血亏虚为主。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气血两虚淋巴瘤血气亏虚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面色萎黄,神疲,舌红苔少,脉弦小,病程10余年,反复呕血,腹水中等,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气不摄血,血溢脉外,肝络壅阻,气滞血瘀,水湿停聚,病位在肝,与脾、肾相关。
气滞血瘀肝硬化脾肾亏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17岁,月经暴崩不止,腹痛喜按,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崩漏,证型:气血两亏、失血过多,气阴俱伤、脉细濡,苔薄白。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苔薄,脉虚大带芤。眩晕心悸,血红蛋白35g/L。
气血两亏气阴俱伤血虚心悸
查看详情 →
女,40岁,腰痛伴镜下血尿2年,近日加重。腰酸痛,乏力,畏寒,月经减少,夜尿频多。舌暗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腰痛,脾肾两虚,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慢性肾炎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右颈部包块、鼻出血、消瘦、乏力、包块疼痛,病程近1个月。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血瘀毒凝,发为失荣。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
气血两虚血瘀毒凝鼻咽癌失荣
查看详情 →
女,41岁。乏力气短,偶头晕,脱发,健忘,多梦。月经量多,色暗红,经前乳房胀痛。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肝肾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月经量多色暗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肛门下坠感伴腹部不适2年半。乏力,不出汗,睡眠一般,食欲差,大便每日1次。脉弦,舌质暗红,苔白腐。结肠镜示升结肠黏膜慢性炎,结肠黑病变(轻度)。上腹剑突下和脐上3cm处有条索状物,触痛。
气血瘀滞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不孕8年,痛经渐剧,经后腰酸脚麻,神疲嗜睡,纳呆便溏。舌澹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短而弦。中医病名属不孕,证型为肝脾气滞,气血两虚,后辨为阴血素虚,肾气渐衰,肝肾不足,血瘀气滞,冲任气滞。四诊信息包括舌象澹红边齿痕、苔薄黄腻、脉弦细短。
气血两虚血瘀气滞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性不孕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主诉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经期无规律,月经量多,迁延10余天不净,此次月经已24天未止。面色灰暗,舌红质略紫,脉小涩。中医诊断为血瘀凝滞,阻滞血道,血溢而出。舌红质略紫,脉小涩。
气血两虚血瘀凝滞崩漏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为全身多关节疼痛,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不能持物,肩部疼痛,不能抬举。病程2年。中医诊断为痹病。证型为气血亏虚,寒湿闭阻,气滞血瘀。舌暗澹,脉沉弦。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手足凉、晨僵4小时、烦躁易怒、脱发、纳食少、入睡难。舌象舌暗澹,脉象脉沉弦。
气滞血瘀痹病气血亏虚寒湿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月经紊乱12年,月经提前,经血量多,色先澹红后鲜红,有血块,伴腰痛、乏力、头昏、心悸、气短、汗出。面色苍白,舌澹,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型为气血两虚。B超示左侧卵巢囊肿,考虑无排卵型子宫出血。血常规示血红蛋白降低。四诊见舌澹,苔白,脉沉细,面色苍白,形体虚胖。
气血两虚崩漏心悸气短头昏乏力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月经周期提早10多天来潮,经期14天未净,遇冷、辣食物或运动后出血增多,色鲜红,小腹胀痛,腰腿痠痛,平时月经周期常提早一周,经量可,一周净,经来小腹痛,白带少,无异味,体形清瘦弱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证型为温经益气止血,病因病机考虑为气血两虚,寒凝血瘀。
气血两虚寒凝血瘀月经提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直肠肿块2月余,大便不利,胀坠,需灌肠。舌质红苔白厚,脉沉弦而缓。中医诊断肠覃。病机为湿热与燥气邪毒相搏。形体瘦削,呈重病容。
气血两虚血瘀直肠癌湿热
查看详情 →
41岁女性,阴道不规则出血一个月,伴腰酸腹痛、盗汗、胃纳欠佳、夜寐差。气血两虚,劳倦伤脾,脾气亏虚,统摄失司,冲任不固,阴血不能内守。舌质澹红,苔薄,脉弦。子宫内膜5mm,血红蛋白76g/L。
气血两虚血瘀崩漏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