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肌热三日起伏,无汗,头胀,肌酸,胸闷,苔腻,脉息浮弦。病名伤寒,证型湿蕴于中,寒风干表,营卫失调,三焦不化。望诊舌苔腻,闻诊未提,问诊有肌热、头胀、肌酸、胸闷、自汗、便秘、溲少、寐不安,切诊脉浮弦。二诊肌热平,纳呆,苔化,脉虚缓。三诊便秘,溲少,苔腻,寐不安,自汗,脉虚缓。四诊寒热间日时作,苔黑润,脉细缓。五诊肌热平,黑苔已化,胃纳醒,脉虚细而缓。六诊苔化,纳醒,力乏,自汗,脉虚缓。七诊胃纳醒,大便行,自汗已差,脉虚缓。八诊眠食俱安,二便调,神乏体倦,脉虚缓。病机涉及湿蕴、寒风、营卫失调、三焦不化、中阳不足、阴阳失交、虚阳上浮、阳虚中寒、正气未复。
伤寒风寒干表湿蕴于中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腹胀,便秘1周。腹胀满,脐周有胀气感,大便2~3日一行,粪便初起干结,排出费力。身材魁梧,郁郁寡欢,失眠。舌淡红,中央黑润而滑,两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之便秘。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气机不畅,内生寒湿。望诊见舌淡红,中央黑润而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便秘、郁郁寡欢、失眠。切诊见两脉沉弱。
便秘肝郁脾虚腹胀情绪焦虑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周期性高热,每次持续3~6日,体温39℃以上,周身肌肉关节酸痛,心烦心悸,纳少欲呕,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热退后肝脾可回缩。主诉每月高热1次,持续14年,发热时口苦、咽干、周身痛楚、纳少、时欲呕,热退时汗出、脱肛。舌苔黄腻、舌质澹,脉弦细。症状包括发热恶风寒、周身酸痛、自汗、口苦咽干、纳少不馨、时欲呕、胸胁胀满而痛。
气虚周期高热脾虚湿热少阳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巅顶冷而痛,十余年不愈,并感疲乏。现症精神疲乏,巅顶冷痛,遇劳则甚,大便秘,时感齿痛。舌苔薄黄,脉象细。中医病名厥阴头痛,证型气虚兼厥阴头痛。病因病机为气虚与肝寒。望诊舌苔薄黄,闻诊未提,问诊有精神疲乏、巅顶冷痛、便秘、齿痛,切诊脉象细。
气虚巅顶头痛厥阴头痛肝寒
查看详情 →
女性,68岁,间作恶心呕吐2月余,病程4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呕吐,脾肾气虚,浊阴上逆,湿热瘀血阻滞。神倦,周身乏力,纳差,恶心频作,时有呕吐,胸闷,脘腹胀满,夜尿多,大便秘结,舌淡暗苔薄黄,脉细滑。
脾肾气虚大便秘结慢性肾功能衰竭浊阴上逆
查看详情 →
王某 男 32岁 便秘1年 排便费力 便后有不尽感 腹胀 倦怠乏力 舌澹红 苔白 脉弦细 功能性便秘 气虚便秘 气虚津少 传导失司 脾虚气弱 腑气不通
便秘气虚津少脾虚气弱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停经6个月伴腰膝酸困。形瘦,烦躁易郁,乏力倦怠,胸闷气短,腰困腿软,易掉发,纳差,寐差多梦,大便秘结不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气郁血滞。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肝郁血滞,经水不下。
闭经肝郁血滞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消化性溃疡 虚实夹杂 脾气虚弱 寒热错杂 阴阳不调 升降失调 中焦枢机不利 心下痞满 恶心呃逆 大便溏 舌质澹胖 脉细缓 舌红苔黄腻 脉沉滑 胃脘冷痛 喜温 呕吐清水 肠鸣 脘痞纳呆 苔白厚腻 脉弦 脉沉 脾虚失运 气滞寒凝 痰湿内生 肝气犯胃 肝胃郁热 寒湿内盛 阳郁不起 气机失调 痞满不适 反酸嘈杂 大便秘结
消化性溃疡脾虚寒热错杂肝气犯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咳喘3个多月,昼轻夜重,痰多,鼻塞,大便秘结。中医病名哮病,证型为痰饮内郁、肝木失达、风邪外束。舌苔薄白,脉象弦紧。病程较长,属久病咳喘。病因病机涉及痰饮、肝木失达、风邪外束。
哮病痰饮内郁肝木失达风邪外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主诉便秘十余年,近1年加重,需泻药方能排便,初硬后软,便后腹中不适,伴咳嗽、气短、乏力。面色苍老不泽,舌质澹红而嫩,苔少,脉弦少力,三五不调。中医诊断为血虚气弱。病因病机为气血虚弱,脾肺气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不能濡润大肠。
便秘肺气虚血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双眼充血,嘴唇红肿生疮,生殖器溃烂疼痛,病程一周。中医病名狐惑病,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内侵,日久化热,热毒内攻。望诊见双眼微红,左下唇红肿起泡糜烂,口腔粘膜多处溃疡,阴茎包皮及龟头红肿溃烂,尿道口有黄白色分泌物,舌边尖红,舌中苔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患者既往有感冒史及男扎手术后症状反复。切诊脉象细弦数。
狐惑病湿热毒邪热毒内攻肝经受邪
查看详情 →
李某,男,20岁,高热一周未退,胸满烦闷,口渴,便秘,两下肢皮肤红斑,舌苔黄腻而干,脉虚细而数。正气虚亏,客邪乘虚而入,邪热亢盛,炽于气分,灼伤阴津。嗜睡懒言,面色萎黄,汗出较多,口渴胁痛,血压偏低,舌质红中裂,苔根腻,脉细数重按无力。高热伴血小板降低,邪热未彻,有内传少阴之虞。
肾病综合征气分热结血小板减少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发热不恶寒,大便不通,头痛,耳聋
阴虚证
疫病,邪气从口鼻而入直中于里
面色晦暗,舌红少苔
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
症状包括发热、便秘、头痛、耳聋
脉数有力
发热不恶寒大便不通头痛耳聋阴虚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心悸3年,加重1年。现病史示持续性心悸,活动后加重,伴神疲乏力、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来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气亏虚,阴血不足。
心悸心气亏虚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胃脘痞闷不适3年。舌质澹,苔腻而微黄。双脉沉弱。中医诊断痞满。证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常。
中气虚弱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腹泻,病程自2004年9月初起。中医诊断为肠蕈,证型为肝盛脾虚,瘀毒内聚。舌黯红,苔白腻,脉弦细。
结肠息肉肝肾阴虚脾虚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10个月,便秘5个月,纳差,睡眠易醒。舌红,苔厚而剥脱。中医诊断为便秘,辨证为气血两亏,热结肠燥。病机为气血不足,肠道失润,热结肠燥。
便秘气血两亏热结肠燥腹胀
查看详情 →
头痛发热,苔腻作呕,脉息浮缓。外感。风邪外感,食物中阻。面色正常,舌苔腻。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头痛发热,作呕,病程未明确。脘闷便秘,脉息虚缓。表气和,肠胃不清。消化不良,脉息细缓。表里俱和。胃纳醒,中气虚寒。
中气虚寒外感肠胃不清消化不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主诉腹中挛痛,喜温喜按,窘迫欲便,虚坐努责,便干结附黏液,腹胀食弱,四肢欠温,心悸艰寐,面色微黄,乏力懈怠。病程十年,有烟酒嗜好。中医病名虚秘。证型脾阳虚,阴阳两虚。病因病机脾阳伤,肠失温煦,清浊溷杂,气血乏源。舌象澹红,脉缓弱无力。
虚秘脾阳虚肠失温煦津液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语言错乱,躁动,哭笑无常,持续半年。平素性情暴躁,易恼怒。主要症状包括与人吵闹、怒骂叫吼、毁物殴人、头晕、耳鸣、失眠、便秘、口苦。舌象苔黄腻,脉象弦数。中医诊断癫狂,辨证为情志内伤致肝气郁滞,气郁化火,痰火搏结,上扰神明。病机为肝火冲逆,痰火内盛。
精神分裂症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火搏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