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气滞血瘀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脘腹痛已4年,痛时攻冲不定,向上则呕恶不能食,向下则后重欲便,得热稍可缓减。舌红,舌边青紫,脉沉细弦,有结涩之象。中医病名胃痛,证型气郁血瘀,病因病机为怒必伤肝,气郁血瘀,生冷害胃,肝木乘侮,肠胃气机逆乱。望诊舌红,舌边青紫。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脘腹痛、呕恶、不能食、后重欲便、大便涩滞、小便利。切诊脉沉细弦,有结涩之象。
气滞血瘀胃痛肝气郁结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胸闷、夜寐不安、不思饮食、两下肢关节酸痛、畏寒怯冷、体温偏低、言语欠流利、喉痒咳嗽、痰黏而少、咳吐不爽。舌体胖大,舌苔薄,舌质澹,脉细弱而沉迟。中医诊断为气虚脾弱,气滞血瘀,营血不足,外邪犯肺,肺气失宣,久郁化热。
气滞血瘀气虚脾弱营血不足外邪犯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3岁。主诉胃脘胀满、隐痛15年,加重3个月。中医诊断胃脘痛。病因病机属阴虚、郁热、络脉瘀阻。望诊见形体消瘦,精神欠佳。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病程15年,症状遇寒加重,得热则舒,进食冷、凉食物症状倍增。体格检查示剑突下压痛,肠鸣音正常。电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体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胃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主诉产后精神病服用镇静药物导致闭经,病程3个半月。中医病名闭经,证型气滞痰阻,病因病机为药物影响、气机阻滞。望诊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倦怠、嗳气、胸闷痰多、头重、下腹隐痛。切诊脉细,脉沉。
气滞血瘀闭经肝气郁结痰湿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恶露未尽,复因抑郁气滞,瘀血积聚,胁腹掣痛。面色青白,神疲胃呆,脉弦细,舌红苔黄。证属肝郁夹瘀痛,血液瘀滞,夹气作痛,虚中挟实证。胁肋疼痛,牵动乳下虚里。后期证见胸痹满痛,经络掣痛,咳嗽腹痛,小溲频数,寒热往来,胁肋疼痛,经水延期,腹痛复发,腰背酸楚,脘宇嘈杂。脉象由弦细渐转缓、软缓,舌象由红苔黄转红苔薄、澹红、澹薄黄。
气滞血瘀肝郁夹瘀痛气血瘀滞血海瘀滞
查看详情 →
男,消瘦,疲劳乏力,腰酸头晕,面色发黑,食欲不振,病程10年,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虚湿浊,肾精亏虚,脾肾两虚,舌苔白腻,脉弦滑
气滞血瘀慢性肾功能不全肾阴虚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男性。中脘不适,泛酸。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胃痞。证型为脾肾两虚,肝木乘侮,气滞血瘀。舌质暗,苔薄黄腻有裂纹。脉弦滑。二诊舌质紫黯,脉沉弦。三诊舌质紫黯,脉沉弦。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脾肾两虚肝木乘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习惯性便秘4年,加重3天。诊断直肠癌术后。病程4年。中医病名直肠癌。证型正气不足,邪羁下焦,正虚邪实。病因病机正气不足,邪羁下焦,气机升降出入受阻,影响肠的分清泌浊功能。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象淡舌红,苔白或淡苔,脉弦而虚或弦。问诊有胃纳不馨,心下呕泛,大便次少,夜间口中干,思饮水,大便干燥,夜寐欠安,舌侧口腔溃疡,尿时有刺激感。切诊脉弦而虚或弦微数。
直肠癌术后习惯性便秘正气不足邪羁下焦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阵发性胸闷痛1年,加重2周。胸闷如窒,活动加重。面色澹红,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气滞血瘀。病程1年,病史包括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可。心电图示ST-T异常改变。
气滞血瘀胸痹气阴两虚心肾同治
查看详情 →
杨某,23岁,女性。便血伴少腹胀痛三月余。溃疡性出血性结肠炎。少腹胀痛,里急后重,便溏不爽,每日七八次,甚则十余次,下血量不一。六脉沉涩,舌黯苔薄。湿热日久,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溃疡性结肠炎湿热瘀滞便血不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左侧上下肢及右手腕疼痛,昼夜不止,夜间加重,影响睡眠。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为脊柱增生,证属气血凝滞、肝肾两虚。舌苔薄白,舌质澹红。脉象未提及。病机为气血凝滞、肝肾两虚。
脊柱增生气血凝滞肝肾两虚疼痛剧烈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9岁。坠落伤两日。昏迷、血尿、大便未解。外伤(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型外伤。外伤导致离经之血,形成瘀血,又阻碍气机,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滞脑络,故昏迷;大肠气机不通,故大便未解;腹部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腹部膨胀,痛苦难忍。
气滞血瘀坠落伤血尿昏迷
查看详情 →
男,50岁,主诉烧心、泛酸水、胃脘隐痛,病程3年。症状包括进食后疼痛减轻、食纳减退、饭前痛重、腹部膨满、身体消瘦。舌中光而无苔,脉弦细稍数。中医诊断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肝胃不和胃脘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间断胁痛1年余。病程1年余,伴口干口苦,性急易怒,经行色暗有块。中医诊断为胆胀,证型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面色晦暗,舌质暗,舌边有瘀斑,脉弦细涩。
气滞血瘀胆囊炎肝气郁结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肝区隐痛伴大便溏薄1年,脘腹怕凉,手足心汗多如水洗样2年。胁痛,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证。面色晦暗,舌质暗,脉弱。肝区时有隐痛,偶有刺痛,大便溏薄,每天4次,脘腹怕凉,手足心汗多。脉弱。
气滞血瘀胁痛脾肾阳虚便溏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病程5年余。主诉颜面、四肢反复出皮疹,严重时形成糜烂面有渗出,轻时粗糙脱屑瘙痒。现病史见两颊、眉梢、下颌、颈部及四肢躯干有粗糙皮损,伴有抓痕、血痂。伴烦急易怒,纳少便溏,口唇干裂,舌红少苔,脉细弱。辨证为脾虚肝旺,阴虚肤燥。望诊见舌红少津,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烦急易怒、纳少便溏,切诊脉细弱。
湿疹脾虚肝旺肝郁气滞阴虚肤燥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腹胀、腹痛7年,加重4年,伴呃逆、恶心、呕吐、腹部包块、排便排气障碍、大便鲜血。腹部膨隆,左下腹凸起,压痛明显。舌澹苔白腻,脉沉细。腹透及腹平片未见机械性肠梗阻征象。肛镜见多个痔核。血沉、肝功能、血常规及“OT”试验均正常。中医病名属肠粘连、内痔出血。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气陷,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肝脾功能失调,气、湿、瘀互结,气机逆乱,升降失常。
气滞血瘀肠粘连内痔出血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胃脘痞胀8月,伴两胁隐痛,食后为甚,乳房作胀,矢气则减,常便溏,口苦,后背痛。舌澹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为胃痞,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胃气不和,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胃痞肝郁气滞血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彻夜不寐1月。病史显示反复失眠20余年,近1月症状加重,伴心乱如麻、咽痛、胃脘及腹中隐痛。舌澹红,苔薄白,脉小弦。诊断为气滞血瘀之不寐,病机为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神不宁,肝气犯胃,胃气不和。
气滞血瘀顽固性失眠肝气郁结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发作性头晕半个月余。刻下症见头昏沉,劳累时胸闷、气短、后背痛,伴有盗汗。面色红润,舌质暗澹,舌体大有齿痕,舌苔薄腻,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胸痹、眩晕,证型为心脾虚弱,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胸痹眩晕心脾虚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