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性患者,病程5年余。主诉颜面、四肢反复出皮疹,严重时形成糜烂面有渗出,轻时粗糙脱屑瘙痒。现病史见两颊、眉梢、下颌、颈部及四肢躯干有粗糙皮损,伴有抓痕、血痂。伴烦急易怒,纳少便溏,口唇干裂,舌红少苔,脉细弱。辨证为脾虚肝旺,阴虚肤燥。望诊见舌红少津,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烦急易怒、纳少便溏,切诊脉细弱。
湿疹脾虚肝旺肝郁气滞阴虚肤燥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上腹部胀痛、口苦、胃脘痛、两胁胀痛、纳差、胃酸、偶有恶心。病程1年余。胁痛(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证属肝郁气滞,寒热错杂。舌澹红苔黄白相间。脉滑。
胁痛肝郁气滞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女,23岁,右胁胀痛,疲乏无力一年余。慢性迁延性肝炎。证属肝阴亏损,气滞血淤。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边尖红,有淤点,苔黄稍干,脉弦细数而无力。
气滞血瘀肝阴亏损右胁胀痛疲乏无力
查看详情 →
男,腹胀、乏力、肌肤黄染,病程约4年。脾虚毒聚瘀阻。腹胀、尿黄、巩膜黄染、纳差、便溏、肌肤黄染。舌淡、苔白腻,脉弦细。
胰头癌脾虚毒聚黄疸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胃痛反复发作5年,近期因饮食不慎、饮酒过量导致胃痛复发。胃脘痞满胀痛,饥饿时疼痛更甚,进食稍安,得温痛减,嘈杂泛酸,嗳气频作,畏凉喜温,大便先干后稀,神疲困倦,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胃脘痛、嘈杂、吐酸。病因包括饮食失调、精神紧张、思虑过度、禀赋不足,病机为寒凉伤胃、痰湿内聚、肝胃不和、脾失健运。
气滞血瘀胃痛肝胃不和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主诉暑湿内伏,恶寒发热,四肢厥冷,神昏不语,病程3日。中医病名属暑湿内伏,证型为阳厥。病因病机为暑湿内伏,气机阻滞。望诊见舌色澹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脘痛胀满,经水不调,气滞血瘀,切诊脉沉迟,复诊脉细软,三诊脉缓。
气滞血瘀暑湿内伏胃纳加增面目泛黄
查看详情 →
女,43岁,主诉发作性头胀痛10年。头痛,病程10年。头额部两侧发作性胀痛,耳鸣,脑鸣,眠差,小便频数,时有眼睑及脚踝部水肿。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高血压病史5年,淋病史3年。血压180/130mmHg,脑血管痉挛,三酰甘油升高,尿蛋白(卅),心电图示下壁前侧壁T波改变。
气滞血瘀头痛高血压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胃脘胀痛6年,近3年加重。现症胃脘部胀满、疼痛,隐痛,食冷物后加重,嗳气、善太息,便溏,纳呆食少,舌质紫暗,苔薄黄,脉弦细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程6年,近3年加重。面色正常,舌质紫暗,苔薄黄,脉弦细滑。胃脘部压痛,腹平软。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胃脘痛肝气郁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不调,胸胁胀闷。舌红苔略黄,脉细关盛,脉细右寸大。主诉为月经不调、胸胁胀闷。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红苔略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月经不调、胸胁胀闷,切诊见脉细关盛、脉细右寸大。
气滞血瘀肝阳上亢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37岁女性,主诉经漏反复发作,每年复发1次,经期长达6天,经前腿酸腹胀,手足心热,经血量少,色淡,经期腹痛明显,伴消化不良,结婚10年不孕。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气碍血行,肾水不足,内有伏热。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期症状及消化不良,切诊未提及。
气滞血瘀经漏肝郁脾虚肾水不足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3岁。胸闷3个月,咽部如物梗阻,月经提前,眠差易醒,多梦,心烦。舌红苔薄白,脉弦平。中医诊断梅核气,辨证肝郁气滞证。情志不舒,气机郁滞,痰气互结于胸膈,肝郁乘脾,脾运失健,痰湿内生,气滞血瘀致月经不调,扰及心神则心烦多梦。
梅核气肝郁气滞痰气郁结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胃脘痛时发时止数载,近来增剧,脘部灼热,嗳气,口苦,口臭,泛酸,食后胀,便溏。脉细,舌薄黄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内蕴。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气郁结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病史胃痛10余载,生气即发,伴脘腹闷胀,面黄体弱,神疲懒言。舌澹红,苔黄腻,脉沉弦无力。辨证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气滞血瘀胃痛肝郁气滞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双乳疼痛反复发作半年,左侧为重,伴气短、乏力,经期前后症状加重。舌暗红,苔微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乳癖,证型为肝气郁滞兼血瘀。病因为情志不畅,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滞相兼致乳房胀痛。
乳腺增生症肝气郁结血瘀情志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5年,加重半月。刻下症见胸闷心慌,善太息,时有腹胀,纳眠欠佳。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细沉。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虚,嗜食辛辣肥甘,劳累过度,性情急躁,致气阴亏虚,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胸痹心悸气阴两虚心气虚弱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左颞下1/4象限偏盲,头痛、头晕、颈项不舒、全身困倦,病程3个月。舌澹黯、苔澹黄,脉沉细。证属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气滞血瘀。视野缺损,眼底左视乳头色稍澹,动脉反光略微,A:V=2:3。脑电图示广泛轻度异常,脑CT未见异常。
气滞血瘀偏盲热病耗伤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陈某,男,56岁。胃脘痞胀3年余。恶心,时有脘痛,耳鸣,小便无力。舌红,苔薄白,根微腻,脉细弦。胸阳失展,胃失和降,气滞血瘀证。左上背疼痛,胸闷,冠心病病史,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反流性食管炎,胆囊息肉,慢性中度糜烂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舌质微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气阴不足,气滞血瘀,络脉痹阻。舌微红,苔薄白,脉细弦。
气滞血瘀胃痞胀胸阳失展肾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胃脘不适6年,加重伴腹泻1年。既往有急性肝炎史,嗜食辛辣,性情急躁。剑突下偏左及右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中医诊断胃脘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6年,症状包括胃脘不适、腹泻、腹痛、嗳气、胸闷、大便不成形。病因病机涉及饮食不节、情志不畅。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脘痛
查看详情 →
经事淋漓,色黑不多,少腹胀痛,胸脘痛势甚剧,手不可近,口干引饮,身灼热不退,时而形寒,苔黄腻,脉滑数。伏邪挟湿热蕴蒸,宿瘀凝于胞宫,厥气乘势横暴,少阳枢机不和。
气滞血瘀经行腹痛湿热蕴蒸宿瘀凝宫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胃脘闷胀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0天。主要症状包括胃脘闷胀、膈下痞塞支满、嘈杂不适、似痛非痛、空腹则饥、食后胀满、纳食量少、肠鸣辘辘、口苦口粘、身重困倦、月经量少有瘀块、大便不畅。舌质澹暗,舌苔厚腻,脉沉弦而滑。中医诊断为胃脘痞胀,证型为胃热脾寒,寒热夹杂,痰湿内阻。
气滞血瘀胃热脾寒寒热夹杂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