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0岁,男性,主诉大便下血,时发时止,病程四五年,近期发作剧烈,血色鲜红,量多,日五六次,伴肛门坠脱、头晕眼黑、气短心跳、食不甘味、面色苍白、身疲神倦,脉微无力。中医诊断为直肠、肛门出血,病因病机为身体素亏,气血运行不周,胃肠郁热,大便燥结,粪毒无由排泄,迫血下行,瘀潴肠内,灌注既满,一泻而下,反复出血。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症状复杂,病史较长。切诊见脉微无力。
便血脾虚气血不足肠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主诉上腹部隐痛1月余,伴下肢肿1月,便血3日。病史中有反复上腹部不适感10余年,胃溃疡病史,药物过敏致下肢水肿、出血点,尿蛋白+++,红细胞++,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断腹痛,血证(便血,气虚夹血热)。辨证为药物过敏致血脉扩张,津血外溢,胃肠受药刺激,肠运加速,痉挛腹痛。舌象、脉象未提及。
便血气虚夹血热风邪入侵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胃痛4小时。病史3年,症状包括胃痛、不思饮食、面色萎黄浮肿、指甲无华、大便柏油样。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脾不统血。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乏源,固摄无力致出血。望诊见面色萎黄浮肿、指甲无华。闻诊未提。问诊包括胃痛、不思饮食、大便柏油样。切诊未提。
便血胃脘痛脾不统血脾虚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频繁咳嗽、吐脓痰三年,近十天咯血。咳痰黄粘,夜间盗汗,痰中带血,吐血量多。面色黄,舌苔薄白、质微红,脉弦细。辨证为热邪久蓄肺络,迫血妄行。病因为麻疹后肺络受损,热邪内蕴,木火刑金,致咯血。
支气管扩张肺热阴虚肝火
查看详情 →
女,40岁,中脘隐痛,便血反复发作,畏寒怕冷,手足欠温,夜寐不安,月经4月未行,头晕健忘,小便轻微涩痛,夜尿频多。苔薄黄,脉小弦。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心脾两虚,气不摄血。舌质暗,舌胖,苔薄。夜寐短少,口气秽浊,尿有余沥。
便血气不摄血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41岁女性,胃脘胀痛绵绵,小腹连及腰际重坠不舒,倦怠无力,劳则更甚,大便溏薄有时带棕黑色,带下稀白,舌质胖嫩暗红、苔水滑,脉沉细而弦。脾肾阳虚,寒湿内蕴,中气下陷,胃络瘀阻。
胃溃疡脾肾阳虚中气下陷胃络瘀阻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全身散在性紫癜8年,病程较长。面色白,全身散在性紫癜,关节疼痛,鼻出血,大便夹血块,牙龈出血。脉象芤,舌质澹红,苔薄白。中医诊断血脱气虚。病因病机为血脱气虚,气不摄血,血外溢则发斑,血内溢则便血,血瘀于关节则肿痛。
便血血脱气虚气血俱虚鼻衄
查看详情 →
60天婴儿,大便黑色或黑血,病程1周多。气不摄血、血不归经。面色皖白,倦不思食。大便先干后稀,次数多,便血多在大便外围。
便血气不摄血脾胃虚弱面色皖白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大便后出鲜血,伴气短。病程1月。中医病名痔疮便血,证属中气亏虚、脾失统血。主症为便血色暗澹而稀薄,气短活动后加重,面色苍白,少气无力,睡眠欠佳,纳差。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
痔疮便血中气亏虚脾失统血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黑便反复发作七八次,中脘胀闷,咽梗,嗳气。舌苔薄,舌质暗,脉弦。中医诊断便血(远血),辨证脾虚气不摄血,肝木乘土。病程较长,有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舌象舌质暗,脉象脉弦。
便血脾虚肝木乘土
查看详情 →
男,成人,便血,血生于心,藏于肝,而统于脾,气虚无以生血,肝之藏血不足,脾虚不能统血,血液下渗,大便色黑。舌苔薄腻,脉数弱。大便溏薄不结,肠鸣作响,中气下陷,脉濡软。大便仍溏薄不结,腹中隐隐作痛,气阳不足。舌苔薄净,脉濡软。中医病名便血,证型脾虚不能统血,肝不藏血,病因病机气虚血亏,脾失统摄。望诊舌苔薄腻、薄白、薄净。闻诊未提及。问诊便血、大便色黑、溏薄不结、肠鸣、腹痛。切诊脉数弱、濡软。
便血脾不统血肝不藏血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为胃脘不适、胃酸多、黑色大便、面色皖白少华、精神不振、腰酸尿频、口干不欲饮。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气不摄血。望诊见面色皖白少华。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少乏力、胃酸多、黑色大便、精神不振、腰酸尿频、口干不欲饮。切诊见脉象未提及。
气不摄血慢性消化道出血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男,主诉多次胃出血,近日大量便血,大便粘滞,面色不华,胃纳欠佳。舌淡苔薄白带腻,脉虚芤。辨证中气虚弱,不能统血,气血亏虚,气不摄血。脉转沉细,脉细。舌苔薄腻,舌苔薄白。
胃出血气血亏虚面色不华大便粘滞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主诉面色萎黄、乏力10年,加重伴胁肋胀痛、黑便7个月。刻下症见面色萎黄、乏力、晨起口苦、活动后心悸、气短、胁肋胀痛、易惊、自汗、盗汗、手足心热、纳差、夜寐不佳、小便黄、黑色软便。舌质澹,苔白,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辨证为肝郁乘脾,气不摄血。病史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缺铁性贫血、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气不摄血缺铁性贫血胃溃疡肝郁乘脾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黑便9天,病程9天。面色苍白无华,舌质黯澹有瘀斑,苔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便血(远血),证型脾气亏虚,气不摄血,兼瘀血留蓄。病史中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行胃次全切除术30年。头晕,乏力,口干,夜寐欠安。
便血气不摄血脾气亏虚瘀血内留
查看详情 →
男,57岁,反复胃脘部隐痛20余年,呕血、便血2天。面色苍白,舌质澹,苔薄,脉沉细无力。中阳不足,脾不统血。神疲乏力,脘腹隐隐作痛,畏寒肢冷。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
呕血便血中阳不足脾不统血气虚血少
查看详情 →
沈某,女,62岁。便血反复发作两月余,近7日便血不止。腰酸、腹冷、少腹疼痛,大便日3~4次,均为血性粪便,无黏液。面色无华,口唇、舌质色澹,面部及下肢轻度水肿。脉细沉无力。证系脾肾阳虚,气不摄血。
气不摄血大便血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5岁。主诉直肠癌术后反复便血,持续半年余。病史中提及直肠癌术后,便中带血,疲乏。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胃纳不佳,口淡无味,大便带血。舌两侧紫,苔白而厚。脉微缓,偏沉。中医诊断为肠蕈,便血,证型为正虚毒结。病因病机为正气渐虚,气不摄血,脾胃亏虚,癌毒邪实。
便血直肠癌术后正虚毒结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黑便3天,伴头晕乏力。面色苍黄,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血证、远血(湿热蕴结肠胃)、便血(气虚夹瘀热)、脱证(气不摄血、热迫血溢)。西医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舌质淡白苔黄腻,脉细数,血压低,血色素低,心率快,体温升高。
气不摄血便血失血性休克热迫血溢
查看详情 →
男,49岁,主诉饥饿时胃脘隐痛,喜按,得热饮缓解,病程10余年,近2年便漆黑样粪,伴头晕耳鸣、心悸、乏力,晨起晕倒。面色无华,神疲懒言,舌澹苔薄,脉细缓无力。证属脾胃阳虚,统血无权。
便血远血脾胃阳虚统血无权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