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3岁,胃痛3年余,大便色黑如柏油。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胃痛如刀割,不能进食,泛吐酸水,头晕肢冷,面色不华,神疲懒言,四肢欠温。舌质澹,有瘀点,苔厚,脉细涩。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胃失温养),便血(瘀阻胃络,血溢脉外)。
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胃痛反复发作十七年,复发五天。胃脘部疼痛隐隐,时伴剧痛,食后二小时发作,纳呆食少,腹胀肠鸣,嗳气泛酸,口干不欲饮,大便稀溏色黑,头晕心慌,四肢不温,冷汗出。面色苍白,唇色淡无华,精神萎靡,舌质淡嫩,边紫暗,苔薄白而滑,脉沉细而缓,重按无力。病名胃脘痛兼便血,证属脾胃虚寒,气不摄血。
胃痛脾胃虚寒便血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上腹灼痛,空腹时加剧,伴嗳气泛酸,病程自20岁起,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脾寒胃弱、中阳不足。证属脾寒胃弱,中阳不足。症状包括上腹隐痛、脘部觉凉、喜温喜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体征显示轻度贫血貌,上腹部压痛,大便潜血阳性。X线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脘痛脾寒胃弱中阳不足四肢欠温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胃出血、吐血、大便黑色1周。胃烧痛,面色苍黄,舌暗红苔白,脉沉弦细无力。中医病名胃痛出血,证型脾胃虚寒,脾不统血。病因病机为胃热过盛,脾不统血,脾虚血郁,气血虚。望诊面色苍黄,舌暗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烧痛、吐血、大便黑色。切诊脉沉弦细无力。
胃痛出血脾不统血胃热过盛脾虚血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诉餐前腹痛,突发晕厥。病程近两年。中医病名便血。证型中虚气弱、胃寒肝热。病因病机脾失统血,血不循经,血溢胃肠。望诊面色萎黄。闻诊未提。问诊有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反酸泛恶、嗳气纳呆、便黑色软便。切诊脉舌同前。
便血胃寒肝热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胃脘疼痛7日,黑便3日。病程10年,反复发作。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脾不统血)。主要症状包括胃痛喜暖喜按,口淡不渴,畏寒怯冷,黑便如柏油,体倦乏力,动则气短,少气懒言,不欲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夜寐不安,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便血,大便呈柏油状,伴胃脘不适,纳谷欠佳。病程5年,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舌象淡,胖大有齿痕,苔腻根黄,脉沉无力。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型为脾胃虚弱,统摄无权。
胃痛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弱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头痒5个月。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头痒。证型:湿热内蕴,风热外袭。病因病机:外感风热,内有湿热,郁而化火,风热湿阻,痰热结聚。望诊:舌红,苔白腻。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汗少,手心潮红,手脚发凉,唇红,性急易怒,畏寒,易咳嗽,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多梦,纳正知饥,食后饱胀,晨起口苦,饮多喜热,便秘史,便血史,大便不成形,黏滞,排不尽感,小便色深黄,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经前乳胀。切诊:脉沉弦滑。
脾胃虚寒头痒疹肝气郁结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黑色粪便、饥饿痛,病程10年。中医病名:便血。证型:脾胃虚寒。病因病机:脾胃虚弱,气不摄血。望诊:面色苍白。舌象:舌苔薄白,质澹。脉象:脉沉细。
脾胃虚寒便血色黑十二指肠溃疡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要症状为脘痛引腹,泛恶,疼痛阵作,纳呆,形瘦神疲,嗜睡,大便溏薄,色黑,小溲清长,肢冷。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型为脾胃虚寒型。脉象沉细少力,舌象薄腻。辨证为阳分久损,脾胃受病,运化不健,便血则胃络亦损,络虚则痛。二诊后脉象细,舌象薄,辨证为脘中寒则胀满善嗳。七诊后脉象缓,舌象薄,辨证为脾胃输运之机渐复。
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运化不健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 持续胃痛 腹泻 口干渴 手足心热 寐差 脉细弱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慢性结肠炎 胃纳不良 消化不良 体重下降 舌苔白黄厚腻 病程多年 病因病机属脾胃虚寒 脾胃虚弱 气血不足 气血亏虚 气虚血弱 脾阳不足 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脾肾阳虚 精气亏虚 气虚湿困 气血两虚 气血不足 气虚寒凝 气虚血瘀 气虚阳虚 气虚阴虚 气虚湿阻 气虚寒湿 气虚痰湿 气虚血瘀 气虚阳衰 气虚阴伤 气虚阳虚 气虚寒凝 气虚血弱 气虚湿阻 气虚阳衰 气虚阴伤
胃痛腹泻脾虚寒证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胃脘痛十年,冬春发作,夜间疼痛剧烈,反酸泛恶,便血色黑。舌苔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脾虚肝热,病机为脾虚生寒不能摄血,肝虚生热不能藏血,统藏失职,血不归经,下渗大肠致便血。
胃痛便血脾虚肝热
查看详情 →
男,49岁,反复解柏油样便5年,胃脘部疼痛,时反酸嗳气,胃脘隐隐作痛,反酸,嗳气,喜热怕冷,神疲乏力,手足不温,纳呆,大便呈柏油样,日2~3次。舌暗澹,苔薄白,脉细弱。便血(脾胃虚寒)。脾胃虚寒。
便血脾胃虚寒胃溃疡并出血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胃脘疼痛7年,冬春发作,夜间疼痛加剧,反酸泛恶,便血色黑。舌苔白,脉细。脾虚生寒不能摄血,肝虚生热不能藏血,统藏失职,血不归经,下渗大肠。
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肝旺
查看详情 →
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吐血”“呕血”“便血”范畴。病因为血热、脾虚、瘀血。血热者多因饮酒过度、饮食不节、情志失和,致燥热湿热扰动血络,或肝郁伤胃,血随气逆。脾虚者中气不足,统摄无权,血溢脉外。瘀血内阻为必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病程多为急性,部分患者可自行止血,但仍有较高病死率。
血热脾虚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连续黑便3天,既往有胃痛反复发作史。面色惨澹,口唇澹白,精神委顿,头晕心慌,气短,心率108次/分,血压12.7/8.5kPa。神疲无力,汗出时冷,四肢不温,纳差无味。舌质澹胖,苔薄根微腻,脉细数无力。证属中焦虚寒,气不摄血之候。
便血脾胃虚寒气不摄血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2岁。胃脘刺痛连胁,恶心欲呕,不思饮食。舌质淡,边紫暗,苔白润,脉弦涩。辨证为肝胃不和,气滞血瘀。病名胃脘痛。
胃火上冲肝气郁结湿邪中阻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