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血瘀+肝阳上亢+气虚血瘀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左侧太阳穴阵发性跳痛,放射至鼻部及耳部,触痛明显。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头痛证。精神状态面色白,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口苦纳差,畏寒肢冷,自汗乏力,唇澹无华。舌质澹红,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病因病机为素体阳气不足,气虚血瘀,风寒上犯,脉络阻滞。
气虚血瘀三叉神经痛风寒犯头舌淡红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为右侧肢体不遂,活动不利,握力减小,口齿不清,右口角流涎,纳少,小便失禁,大便无力。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辨证为气虚血瘀,兼阳虚水停。舌质澹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沉缓无力。病程自1985年4月3日发病,经治疗后于6月11日复诊恢复正常。发病诱因为与邻居激烈争吵。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阳虚水停脉沉无力
查看详情 →
男,72岁。主诉:右侧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语言謇涩,肢体活动不灵。病程半年。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气虚血瘀、脉络痹阻。病因病机:气虚血瘀。舌淡紫苔白。脉细涩无力。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右侧半身不遂4个月。舌淡红,苔厚腻。脉涩滞。肝阳素亢,内风暗动,痰湿中阻,络道痹阻。右侧肢体痉挛强直,活动关节剧痛,言语謇涩不清,头脑胀热,喉中痰浊。病机为肝阳素亢,内风暗动,痰湿中阻,络道痹阻。
肝阳上亢中风病痰湿中阻络道痹阻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右侧肢体麻木伴语言謇涩6个月,加重2周。中医诊断中风,属气虚血瘀、痰凝阻络证。舌黯红,苔薄黄,脉弦。肢体麻木,语言謇涩,饮水发呛,面色晦黯,口唇青紫。神经系统检查右侧上肢肌力4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无新梗死灶。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痰凝阻络,风火相煽,上扰清窍,痰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
气虚血瘀肝阳上亢中风痰凝阻络
查看详情 →
男,72岁,右丘脑梗死后出现左侧上臂麻木疼痛,病程未明确。舌暗,苔白,脉细弦。气虚血瘀证。病因病机为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致血瘀,病位在肝、脑。
气虚血瘀肝阳上亢丘脑梗死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突发左手指麻木、头晕、耳鸣、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左侧肢体麻木、手不能举、腿不能抬。中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风)。证型为肝阳亢盛、痰热内阻、风痰上扰。病因病机为素性暴躁、过度烦劳、肝阴耗损、肝阳亢张、痰浊内生、肝风挟痰挟热上冲巅顶。望诊见口眼歪斜,舌歪向左侧。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烦躁、头晕、耳鸣、言语不清。切诊见脉细弦且柔和,后转为弦弱。舌质澹,苔薄白,后转为红润,苔薄白而润。
肝阳上亢气虚血瘀中风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9岁。主诉头痛,病程因劳累饮酒诱发急性发作,出现昏仆、左侧肢体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神志恍惚,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口角流涎,大便便秘。舌质暗澹,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气虚血瘀兼夹痰浊)。病因为劳累饮酒,病机为气虚血瘀,兼夹痰浊。
气虚血瘀肝阳上亢血瘀中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左眼上胞垂下,开张乏力,头胀,脑中昏愦,舌赤,脉细涩。中医病名:睑废。证型:脾经受邪,脉络阻滞。病因病机:脾虚气弱,阳气不升,胞睑失养,或风邪侵袭。望诊:舌赤。闻诊:未提及。问诊:左眼上胞垂下,开张乏力,头胀,脑中昏愦。切诊:脉细涩。
血瘀肝阳上亢睑废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肢体活动不灵。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舌澹紫苔白,脉细涩无力。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脉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右半身偏瘫不遂,右上肢抬举受限,右手持物无力,右下肢僵硬不遂,步履艰难,头晕项强,心烦急躁,舌强言謇,口和、食可,大便略干。舌体肥胖,边红紫而不整,苔白有津,脉沉弦有力。尿蛋白(+),上皮细胞(+),血压210/100 mmHg。证属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痰热上蒙心窍,瘀血阻滞经络。二诊时舌质边红不整,苔白,脉弦细,血压150/80mmHg。三诊时舌同上,脉弦细,血压150/80mmHg。诊断为肝风渐息,气不行血,气滞血瘀。
肝阳上亢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脑血栓形成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失语1月余。主症为语言表达困难,气短乏力,手足乏力,纳差,舌体难以伸出唇外,舌红苔薄黄,脉沉。辨证为痰瘀受阻,廉泉不利。舌红苔薄黄,脉沉。病史中有生产大出血史,现停经25年,诊断为席汉综合征,甲减,脑供血不足,电解质紊乱。头颅MRI示垂体缩小,两侧额叶点状出血灶。病机为痰瘀阻滞,廉泉不利。
失语痰瘀阻滞气血亏虚风痰阻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