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患者男性,63岁。反复阵发性胸闷而痛,情绪、劳累诱发,症状逐年加重,伴有胸痛、气短、口黏乏味、体重身倦、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形体肥胖,舌胖齿痕,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滑。中医病名胸痹,证型痰浊壅塞,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胖齿痕,质紫暗,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痛、气短、脘胀、食少。切诊见脉弦滑。
胸痹气滞血瘀痰浊壅塞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咳喘、咯痰多、胸闷气促、心悸、胸部胀满、下肢浮肿。病程6年,反复发作,伴外感诱发。望诊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面部虚浮,口唇紫,下肢浮肿,吐痰量多稀白。舌红暗,苔腻微黄。脉沉细弱。中医病名肺胀、胸痹。证型肺心气虚,痰浊壅肺,胸阳不展,心脉痹阻。病因病机为肺气弱,痰浊壅肺,反复感邪,肺脾同病,痰瘀互结,病久及心,痰瘀阻遏,心阳不宣。
肺胀胸痹心肺气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女性,78岁,胸闷、背沉阵发性发作,头晕、四肢麻木,高血压病史16年,胆石症病史10年,食道裂孔疝2年。胸痹,瘀血痹阻,眩晕,气虚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血压160/90mmHg,心率74次/分,心尖部及肺动脉瓣听诊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头颅CT示双基底节区及左顶叶多发脑梗塞灶,颈椎骨质增生,血脂异常。
胸痹眩晕气虚血瘀瘀血痹阻
查看详情 →
张某某,男,68岁,心前区不适间作5年余,加重2个月。胸痹心痛病,脾肾亏虚、痰浊阻滞证。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BP145/80mmHg。舌暗红,苔根部黄,脉弦。BP140/90mmHg。
冠心病脾肾亏虚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女,阵发性胸闷9年余,加重伴心慌憋喘5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9年,2型糖尿病病史20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1年。胸闷紧缩感,倦怠乏力,活动后加重,心慌气短,头晕戴帽感,视物模糊,上腹痛,口中粘腻,口渴不喜热饮,纳呆,睡眠不实易惊醒。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痰浊内阻,气滞血瘀证。
胸痹心痛痰浊内阻气滞血瘀心慌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心胸痞闷,时时痛如针砭,痛连左侧肩背及左臂,心慌气促,动则加剧,夜寐不安,心烦多梦,头晕昏重,神疲倦怠。舌光少苔,边尖稍紫,脉沉细不匀。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病程10余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心绞痛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心胸憋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口干多饮、多尿10个月。急躁易怒,口干喜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细数。中医诊断消渴病,证型阴虚燥热兼血瘀。望诊舌红苔黄,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急躁易怒、口干多饮、大便干燥,切诊脉弦细数。
消渴病阴虚燥热血瘀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胸痛心悸2个月,加重20天。胸痛伴心悸,生气后加重,偶有头晕。舌质暗,舌苔白,脉弦滑。中医诊断胸痹(痰瘀交阻),心悸(气滞血瘀)。情志不舒致肝郁气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湿郁生痰,痰瘀交阻,痹阻心脉,气滞血瘀,心失所养,气郁化火,循经上扰清空。
胸痹心悸气滞血瘀痰阻
查看详情 →
夏某,74岁,心悸、胸闷,阵发性房颤,病程1月余,伴胸胁满闷、神萎乏力、两目干涩、胃纳不振、口苦泛酸、上腹部灼热感、大便稀薄、入夜易早醒。舌红苔薄黄腻,脉细缓而结代。证型为湿热弥漫,心脉闭阻。舌象舌红苔薄黄腻,脉象脉细缓而结代。
高血压冠心病房颤湿热内阻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憋气5天,加重4小时,慢性支气管炎4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衰10余年。深昏迷状态,颜面、眼睑浮肿,双瞳孔缩小,颜面及四肢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湿啰音,心率119次/分,右上肢、双下肢可凹性浮肿,四肢腱反射减弱。舌澹暗,舌干有裂纹,苔薄少而干,脉沉数。
肺性脑病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高钾血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左侧疼痛较重,有沉重感,阴天加剧,伴出虚汗、形寒畏冷、四肢不温、嵴背畏冷、心悸汗出、气短似喘、口澹乏味、食谷不香。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辨证属阳虚寒凝证,脉沉细,舌质澹白不华,苔薄白。
冠心病阳虚寒凝证胸痛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动过速,胸闷心前区疼痛,手足厥冷,口唇发绀,病程自1951年起。中医病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证型为肺气不敛,心血耗亏,湿痰内蕴,气郁不宣。望诊见舌苔色白,切诊见脉弦滑而数,右部较甚。问诊见夜寐不佳,便艰不畅,四肢发麻作冷,头部时觉麻。
心绞痛胸痹气郁痰湿
查看详情 →
刘某,57岁,男。反复胸闷、胸痛1年。胸闷、胸痛不适,伴有气促,爬坡及爬楼梯时加重,偶有心慌。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冠心病,冠脉3支病变,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气虚痰浊,瘀阻心脉证。
冠心病痰浊瘀血心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3岁。阵发性胸部闷痛2年,加重1天。左胸部阵发性闷痛,固定不移,情绪波动后发作次数增加,气短乏力,眠差。舌质紫暗、有瘀斑,苔白腻。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心痛(痰瘀互阻)。病因病机为血瘀贯穿始终,气滞则血瘀,痰瘀阻于心脉,络脉不通。
心痛痰瘀互阻气滞血瘀胸阳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间断性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1月。舌质澹暗,苔薄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真心痛,辨证胸阳不振,痰浊内阻。病程3年,症状包括心前区闷痛、头晕、气短、乏力。病因病机为胸阳不振,痰浊内阻。
心痛胸阳不振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阵发性头昏、胸闷、痛3年,加重1月。高血压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病史3年。胸痛针刺样,每日发作8~10次,心慌气短,头昏头晕,动则加剧,胁脘胀满,纳食减少。血压22.6/12.0kPa,面色晦滞,舌澹,苔薄白,脉沉缓。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水亏火胜,心肾不交,肝旺脾虚,郁而不达。望诊面色晦滞,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心慌、头昏、胁脘胀满、纳食减少。切诊脉沉缓。
胸痹心肾不交肝旺脾虚水亏火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胸闷、心慌、头晕、目眩、下肢浮肿。病程3年,现为亚急性后壁心肌梗死。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心肾两虚,血瘀痰浊阻闭经络。望诊面色红润,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闷、心慌、活动后下肢浮肿。切诊脉沉弱细涩。
高血压心肾两虚血瘀痰浊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胸痛10年,偶有胸痛心悸,静坐易嗜睡,双耳耳鸣,纳可,眠安,二便调。舌质淡暗,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胸痹,辨证肾精亏虚,胸阳不振,瘀血阻络。
胸痹肾精亏虚胸阳不振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86岁女性,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天,既往有头晕、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房颤及胰腺炎病史。刻下症见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偶有头晕、饮水呛咳、胸闷、心慌、口干、便秘。舌质胖边尖红,苔薄腻,脉濡滑。中医诊断为腰痛病,瘀血阻络证。
腰痛病瘀血阻络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胸骨后和胃脘部闷痛3年余,劳累后发作,牵及左侧肩背部不适,伴心悸、气短、失眠。舌质黯红,苔白腻,脉弦。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痰瘀互结,阻滞心脉。病因病机为痰瘀互结,心脉瘀阻,胸阳不振。
胸痹痰瘀互结心脉瘀阻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