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气滞血瘀

54岁,男,脘痛反复三年,发作一月,加重一周,脘部疼痛如锥,拒按,呃逆泛酸,口干苦,小便黄,大便隐血试验(++),舌苔黄腻,舌质有紫色,脉弦数,胃痛,肝胃不和,脾胃湿热壅阻中州,气滞血瘀,胃络损伤
气滞血瘀胃痛肝胃不和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主要症状为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多有块、少腹疼痛1年余,兼有失眠多梦、两胁胀痛、大便干、小便微黄。中医诊断为症癥瘕,证型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气滞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与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月经异常及伴随症状。
气滞血瘀症癥瘕冲任失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痛如针刺,灼热感,心情急躁,口干发苦,食少便结。舌质红紫,边有瘀斑,苔少而干,脉弦细。气血郁滞,化热伤阴。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气血郁滞、化热伤阴。
气滞血瘀胃窦炎肝火上炎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男,62岁,胁胀、口干、鼻出血、牙龈出血,病程8年。肝癌术后。舌红苔少,脉弦细。肝阴不足,虚火上炎,血热妄行。
气滞血瘀肝癌术后肝阴虚虚火扰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周身关节疼痛1年余,疲乏明显,胸闷,时刺痛,偶腹胀,怕凉,心烦,易口干,月经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二诊后舌淡红,少苔,脉细。三诊舌红,苔薄,脉细。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病程较长,症状涉及关节、胸胁、消化及月经功能。病因病机涉及气血不足、寒凝经络、气滞血瘀。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
气滞血瘀关节疼痛肝肾阴虚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烦、烘汗、眠差、头晕目花、乏力、烘热汗出、目干涩、视物模糊、口干渴、心悸、睡眠极差、纳谷不馨。病程2年余,加重3个月。舌光红无苔,脉沉细弦数。中医病名属脏躁,证型为气阴两虚,心肝不调,气滞血瘀。望诊见舌光红无苔,切诊见脉沉细弦数。问诊见心烦、口干渴、喜饮冷、睡眠极差。
气滞血瘀更年期综合征气阴两虚心肝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胸痛反复发作2年余,伴有胸闷。舌暗红,苔黄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肺虚络伤,气血不和。病因为肺气阴虚损,络脉损伤,气滞血瘀,胸阳失运。
气滞血瘀胸痹肺虚络伤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主诉月经期腰及少腹疼痛半年余,月经色黯有块,经前乳房胀痛,不能触碰。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弦数。辨证属气阴两虚,心肝失调,气滞血瘀,兼有湿热。主要症状包括腰腹微痛、经前乳房胀痛、黄带稍多、月经量少色黯有块、困乏无力、心烦眠差、口干渴思冷饮、大便微干结。
气滞血瘀痛经气阴两虚心肝失调
查看详情 →
何某,男,36岁。双下肢反复起小红疙瘩,小腿肿胀,踝关节肿胀,活动时疼痛加重,跛行,静脉曲张,皮肤发紫暗色。病程反复4年。结节性脉管炎。证属气血凝滞,阴血不足。舌象正常,脉沉细。双小腿伸侧面有暗红色结节,病理示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管腔缩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脉沉细。
结节性脉管炎气血瘀滞阴血不足寒湿凝聚
查看详情 →
女,55岁,心悸胸闷2年余,加重3天。心悸、胸闷、头晕、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舌胖质淡,边有齿痕,苔少,脉细结代。证型为气血两虚,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心悸胸闷气血两虚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喘息8年,稍动即喘,呼长吸短。伴自汗、食减、身倦、消瘦、四末发凉。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气肿。中医病名属哮证、喘证。证型为肺肾两虚、气不摄纳。病因病机为久病伤正,肺肾气虚,气失摄纳。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细。闻诊无声嘶或异常气味。问诊包括喘息、自汗、食减、身倦、消瘦、四末发凉。切诊脉沉细。
气滞血瘀哮喘肺气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烦、烘汗及眠差2年余,加重3个月。现症包括头晕目花、乏力、阵阵烘热汗出、目干涩、视物模糊、口干渴、喜饮冷、心悸时烦、睡眠极差、纳谷不馨。舌象光红无苔,脉象沉细弦数。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心肝不调,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更年期综合征气阴两虚心肝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诉头痛项强,胸闷痛,每日发作2~3次,工作紧张时睡眠差,大便干。病程高血压10年余,心绞痛3年。舌胖暗苔白,脉沉弦。诊断阴虚阳亢,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高血压气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确诊原发性肝癌1月余。右上腹不适、腹胀、纳呆、消瘦、尿如浓茶汁色。面色灰暗,形体消瘦,腹壁静脉曲张,肝大质硬,腹水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脉细弦,苔黄腻。辨证为气血瘀滞,湿热中阻。
气滞血瘀原发性肝癌湿热中阻正虚邪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低热、胸闷气短、心悸且慌、咽梗口干、头晕乏力。脉滑带数,舌质红,苔薄。心电图提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医诊断为外感操劳,热伤心肌。病机为心脏蕴热,气阴两虚,瘀毒互结。舌质红,苔薄,脉滑带数。二诊脉弦小,三诊脉虚弦。
气滞血瘀外感病毒心肌炎气阴两亏心脏蕴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月经恒多超前,量少色紫质稠,两颧潮红,寐中汗出,手足心烦热,心烦寐劣,口干咽燥,形体消瘦,此次月经提前16天至,量少,伴下腹胀痛。阴虚血热,气滞血瘀。面色潮红,舌象未详,声音未详,气味未详,症状描述包括月经异常、潮热、盗汗、口干、失眠,脉象未详。
气滞血瘀月经先期阴虚血热神经衰弱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反复脘腹胀痛3年,伴恶心泛酸、嗳气不舒、纳谷不香,月经不调,形瘦神萎,便下秘结。舌红苔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气血瘀阻,病机为肝胃不和,气滞血瘀。主诉为脘腹胀痛,病程3年。舌象舌红苔黄,脉象二脉细弦。
气滞血瘀胃窦炎干血痨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头眩昏8年,近1年加重,精神不振,乏力,腰膝酸软,恶闻噪音,口干苦,不欲食,大便2日1次。体瘦弱,面色苍暗,舌质澹、边缘有齿痕及瘀斑,脉细无力,问答迟钝。诊断为虚性眩晕,辨证为气燥津亏,液耗血虚,阳浮于上,阴竭于下,气血失荣,兼有瘀血。
虚性眩晕气燥津亏血虚液耗
查看详情 →
女,53岁,头晕痛15年余,胸闷痛、气短、心悸1年余。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气阴两虚,心、肝、胆失调,痰瘀互结。
高血压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心肝胆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胃脘痞胀,饥时嘈杂,食后稍舒,喜热食,胸骨后灼热,大便时结时溏,口干口苦,消瘦,面色萎黄。中医辨证为寒热并兼,虚实夹杂,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舌象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黄色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