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头昏沉、脑鸣、易醒,病程近1年。主要症状包括头晕、脑鸣、眠不实、多梦、凌晨早醒、胸中气短、双臂及双足胀痛、腰部不适、眼干涩、周身乏力、情绪低落、左胁痛、少腹肠鸣、大便溏、小便清长。望诊见面色略白少华,舌体胖大、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滑稍数。辨证属中气不足、肝郁脾虚,后转为中气不足、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水滑,脉虚弦滑。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肝郁脾虚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不能自持、周身乏力、动则虚汗、饮食减少、胸闷胁痛、口苦喜冷饮、手足心热、小腹坠胀、大便溏薄、月经量多挟血块。病程1年。中医病名迁延性肝炎,证型中气不足,肝脾失调,湿热未净。面色面白无华,舌澹胖,苔微腻,脉弦大无力。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迁延性肝炎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女,43岁,右侧头痛10余年,痛时难忍,痛处有条索状物,伴恶心欲呕,头目不清,食欲不振,食后胀甚,四肢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头痛,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证。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脑窍失养。脾虚湿困,脾气不足,运化无力。血压偏低,脑动脉血流缓慢,脑血管痉挛。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脾气不足脑窍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反复发作性眩晕,因劳累诱发,伴左侧耳塞耳鸣,天旋地转,目不敢睁,身不敢侧,恶心呕吐,周身疲乏无力。舌苔白,脉弦无力。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病因病机为内伤气虚,烦劳过度,清气不升,导致眩晕。病程反复发作。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右侧头痛10余年,近2月加重,痛处有条索状物,伴恶心欲呕、头目不清、食欲不振、食后胀甚、四肢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头痛,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证。病位在脾,证属脾气不足,脑窍失养。脑血流图示右侧脑动脉血流缓慢,脑血管痉挛。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头痛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23岁男性,反复耳鸣6个月,轻如蚊声,重如蝉鸣。舌红、薄白微腻,脉濡。证属脾虚湿阻,清阳不升。耳鸣劳累后加重,纳食、夜麻均可,二便调。
清阳不升中气不足耳鸣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高血压病史8年,主要症状为头晕、耳鸣、目干涩、视物不清、汗出、懒言少气、体倦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病机属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高血压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女,60岁,发作性胸闷、心前区疼痛10天,冠心病病史多年,近2年常有心绞痛发作。胸闷、胸痛时作,劳力后诱发,耳闷如物塞,头目昏眩。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心电图示高侧壁及胸前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中气不足,清阳不能上承。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纳差腹胀、胃脘不适、眩晕耳鸣、头部昏蒙、面白少神、四肢困倦、心悸气短、动则汗出、便溏下坠,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印、苔薄少,脉细弱,血压142/90mmHg,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证属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原发性高血压眩晕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头晕、恶心、少寐、耳鸣、健忘1月。舌红、苔薄黄,两寸脉弱,两尺脉大。辨证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上虚下实。病因为外伤致气机逆乱,清阳不升,下陷于下焦。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外伤上虚下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眩晕、耳鸣,步态不稳2年余。体征包括头昏晕、耳鸣如蝉、目花、视物如蒙纱、精神萎靡、步态不稳、气短、食少纳呆、周身乏力、心烦而悸、夜寐多梦、面色无华。舌质澹、苔红薄黄,脉沉弱。诊断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风热上扰。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眩晕耳鸣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 面色偏暗 大便稀溏 咽喉疼痛 头昏不清爽 汗多 眠差 舌胖大,色黯,苔白 脉双寸浮稍数,右关弱 中气不足 清阳不升 气虚 血不养神 郁火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气虚血不养神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主诉口腔溃疡2年余,每遇劳累或经期复发,影响进食和睡眠。症状包括牙龈、舌下、颊部粘膜多处溃疡,表面灰白色,口舌生疮,疼痛心烦,伴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饮食乏味。舌淡胖嫩,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口疮,证型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口疮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发热一周,伴头目昏沉、体倦乏力、双下肢沉重、手心发热、纳差。舌淡,苔薄黄,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发热,证型中气不足,气虚清阳不升,阴火上乘。病因病机为外感后误用发汗,致内伤中气,清阳不升,浊阴上犯。望诊舌淡,苔薄黄。闻诊未提。问诊见发热、头目昏沉、体倦乏力、手心热、纳差。切诊脉沉细无力。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发热阴火上乘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头晕、恶心、少寐、耳鸣、健忘,病程1月。中医病名为头晕,证型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上虚下实。舌红,苔薄黄,脉两寸弱,两尺大。病因为外伤致气机逆乱,清阳不升,下陷于下焦。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外伤后头晕上虚下实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排便不爽,便秘,4~5天1次,持续5年余。面部色斑,饭后腹胀,头沉头痛。舌红,白苔,脉沉。证属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便秘浊阴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耳源性眩晕,病程始于1984年,反复发作,近期耳鸣持续,白带多,疲倦乏力,大便结,口苦口干喜冷饮,舌苔微黄,脉弱。中医诊断耳鸣,证属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风热上扰。望诊见舌苔微黄,闻诊未提,问诊见耳鸣、白带、疲倦、大便及口干症状,切诊见脉弱。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耳鸣风热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左前额痛四年,牵及左颈、头顶、项背,痛势绵绵,遇烦劳则甚,夜不能寐,头晕、体倦乏力,纳差,畏寒,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语音低微,表情淡漠,四肢不温,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滑,脉沉细。证属气虚头痛。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气虚头痛浊阴不降
查看详情 →
屈某,37岁,气短乏力,倦怠,胸中发热,心烦,肩臂酸沉,不耐劳动,昏厥数次,病程一年。面色白,舌滑润,脉沉弱。辨证为劳役伤脾,气虚下陷。主症包括气短、乏力、胸中发热、肩臂酸沉、心烦、昏厥。病机为气虚下陷,清阳不升。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虚劳内伤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便秘反复发作5年余,伴腹胀、郁闷、神烦、心悸、汗出、气短乏力、头晕、自汗、咽干。舌象澹而胖,脉象虚无力。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升降失司。病因病机属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导致大便不通利。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便秘浊阴不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