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女性患者,右侧肢体麻木伴语言謇涩6个月,加重2周。中医诊断为中风,气虚血瘀、痰凝阻络证。舌暗红,苔薄黄,脉弦。面色晦黯,口唇青紫,右侧上肢肌力Ⅳ级,下肢肌力V级。高血压病史5年。病程中神志清楚,二便调,饮食可,睡眠安。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痰凝阻络,风火相煽,上扰清窍,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气虚血瘀中风痰凝阻络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欠流利、口中流涎、饮水呛咳。病程约10个月。中医病名中风后遗症,证型气虚血瘀。舌澹,苔白、水滑,脉沉涩。病机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痰瘀阻络舌澹
查看详情 →
50岁男性,右侧半身不遂,乏力神疲,右上肢上抬受限,左下肢行走不便,肌肤麻木,语言蹇涩,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舌质胖淡紫,舌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虚血瘀。颅脑CT示左侧外囊前支脑梗塞,右侧侧室旁低密度灶。血液流变学示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方程、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范围。
气虚血瘀中风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左半身不遂2月。左侧肢体肌肉痿软无力,偏枯不用,多汗,语言謇涩,面色不华,夜寐不酣。舌体右斜,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不足。中医诊断中风偏瘫,辨证为瘀血阻络,气血不足,肢体失养。
气虚血瘀中风偏瘫肢体失养血脉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5岁。突发意识障碍伴右侧肢体活动不能,病程1月。主症包括右侧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口角流涎、心悸气短、乏力汗出、大便难解。面色皖白,舌质黯澹,苔根中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壅滞脉络。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气虚血瘀,脑脉失养,瘀阻脉络。
气虚血瘀脑梗死脉络壅滞肢体瘫痪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左侧半身不遂,言语謇涩7天。舌紫黯,苔薄白,脉濡。高血压、冠心病病史5年,其姐患中风。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证属气血亏虚,瘀阻经络。查体示左侧肢体肌力异常,左巴氏征阳性。
中风病中经络气血亏虚瘀阻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顽痹证。两手指关节变形外旋,肿大,两足踝关节肿大但未变形,上下肢尽疼,手指有痒感,足有灼热感,怯寒。舌澹,脉细涩。中医病名为顽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及病史,切诊见脉细涩。
气虚血瘀顽痹证关节变形关节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左侧肢体活动不遂六月余。舌质红、苔薄少、舌边尖红甚,脉沉缓。高血压病史10年。中医病名为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面色晦暗,舌象红少苔,脉沉缓。言语不利,肢体沉重无力,多虚汗,动则加重,易激动。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痰浊内阻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右半身不遂,神志尚清,语言清晰,病程短。高血压病史,情绪不佳,饮酒诱发。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脑血栓形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右侧肢体瘫痪,不能动,自汗,说话不清,口角㖞斜,口角流涎,面色灰黯。舌质紫苔腻,血压165/92mmHg。中医诊断中风后气虚血瘀,络脉痹阻。证型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病机为气滞血瘀,痰湿壅盛。脉象未提及。
中风后气虚血瘀半身不遂痰瘀阻络口角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右侧半身不遂,大便干,小便黄。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中经络(中风后遗症),证属风痰壅盛。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形体肥胖,血压165/95mmHg。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风痰壅盛痰浊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男性。主诉为左侧肢体活动受限、精神萎靡、语言蹇涩、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病程自1977年8月起,持续约10个月。中医病名为气虚血瘀,证型为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气虚痰盛瘀血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脉络不通。望诊见形体消瘦,舌尖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精神萎靡、语言蹇涩、四肢抽搐、肢体活动不灵。切诊见脉弦数。
气虚血瘀脑动脉炎左侧偏瘫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口眼㖞斜,语言不清,头痛头晕,呕吐,半身不遂,左侧肢体麻木,口角流涎,语言謇涩。病程半月。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型中风证。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元气耗伤,气虚血瘀,痰湿瘀血上扰清窍。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暗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脉沉细。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中风,右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中医诊断偏枯(中风后遗症)。脉迟,舌质微红,有瘀点。病机为气虚血瘀,气因虚而滞,血因瘀转虚。
气虚血瘀右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言语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诉右侧肢体不灵活,偏枯不用,病程2个月。现病史示患肢酸痛、肌肉萎缩、言语不清、口㖞流涎、面色皖白。舌质淡紫,苔白而腻。脉沉迟。中医诊断中风,证型气虚血瘀,瘀阻脑络。
气虚血瘀中风瘀阻脑络肢体不灵活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主诉高血压多年,劳作时突发口眼㖞斜,言语不利,左半身不遂,病程较长。舌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中风后遗症(脑梗死),证型肝肾阴虚,虚风内动,气虚血瘀,筋脉失养。
气虚血瘀高血压中风后遗症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左侧肢体偏瘫8个月,伴头晕、乏力、肢体水肿、怕冷、失眠。慢性病容,舌边尖红,薄白苔,脉左小于右,关弦大,尺沉弱。中医诊断中风偏瘫,证型为肝肾阴虚、阴虚血瘀、痰瘀阻络。病机为气虚、阴亏、肝风、痰阻、血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
中风偏瘫肝肾阴虚痰瘀阻络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2年,1963年8月仆倒后右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病程久。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血两亏,瘀阻脉络。望诊见形体消瘦,舌赤无苔;闻诊未提;问诊见言謇舌强,头晕头痛;切诊脉沉细。
右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气血两亏瘀阻脉络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左半身肢体肿胀麻木冰凉,手掌手指皮色发紫,神疲体倦,气短自汗,面色苍白无华,大便溏稀,小便频数。舌质黯澹,苔薄白,舌下系带瘀紫,脉细涩。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病因病机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筋脉失养。
气虚血瘀脑出血口眼斜语言謇涩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主诉小腹胀满拘痛,小便艰涩,头晕乏力,纳呆欲呕,口腻干苦,小腹胀痛,尿短涩赤,大便干结。神情烦躁,坐卧不安,形体消瘦,面容苦楚,唇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沉弦滑数。中医诊断气虚血瘀,湿热蕴结,瘀积下焦,癃闭。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湿热蕴结癃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