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1岁,女性。高血压病史9年,收缩压曾达200毫米汞柱。突发晕倒,伴右半身麻木无力,次日说话不利,恶心呕吐,大便干,七天一行。舌质暗红,舌苔薄微黄,脉弦有力。血压190/11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高血压,中风先兆(脑血管痉挛)。二诊时症状好转,说话清楚,大便每日一行,仍头晕,右侧肢体无力,血压130/90毫米汞柱。舌质暗红,舌苔薄微黄。
高血压脑血管痉挛头晕肢体无力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患者,主诉头晕、右手麻、右足麻,右半身麻木运动不灵,夜寐自发笑,吐痰水,口澹乏味,不饥不思食,喜热饮,尿少色黄,大便结。舌苔白腻,脉细涩。中医诊断为中风。病因病机属痰湿阻络,气血不畅。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症状多样,切诊脉细涩。
中风气虚痰湿血瘀
查看详情 →
男,59岁,左半身不遂40天。高血压史8年,血压波动于140~180/110~130毫米汞柱之间,偶有眩晕。面色萎黄,舌苔白微腻,脉弦。左上下肢不完全瘫痪,握力差,左巴彬斯基氏征(+),左上下肢肌力均~Ⅲ。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阳暴张,气血逆乱。
中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9岁。主诉为猝然昏倒,左侧半身麻木不仁,步履艰难,口角歪斜,流涎不止,言语謇涩,伴有痰声,病程月余。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属半身不遂。病因病机为风痰阻络,气血不畅。望诊见口角歪斜,流涎;闻诊有痰声;问诊提示言语謇涩,病程较长;切诊见脉渐有力。
中风半身不遂痰浊阻络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男,65岁,左半身麻木不仁,恶风发凉,无汗,左手不能握物,左腿行动无力,病程约1月。真中风,证属邪在经络。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神志清楚,语言欠流畅,左手握力差,左下肢抬举缓慢无力。
真中风邪在经络气虚风邪入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头痛、头晕,病程较长,因情志不遂致中风抽搐,每日发作一二次,行动不便。左半身麻木抽动,血压210/120mmHg。辨证为风火相煽,中风抽搐之闭证。病机为肝气郁怒,阳气烦劳则张。
中风高血压肝气郁结风火相煽
查看详情 →
男性,62岁,左侧半身麻木和行动困难,语言謇涩,气短,周身乏力,口角流涎,舌质暗,舌苔滑腻,脉细滑,脑CT示右侧内囊出血(陈旧性),中医诊断中风(中脏腑)恢复期,辨证气虚痰阻,脉络瘀阻。
中风恢复期气虚痰阻脉络瘀阻肢体活动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头晕、左半身麻木1年,近日加重,左侧上、下肢活动欠灵活,言语正常,牙痛,右下颌骨肿块3cm×2cm,轻度压痛。咽干,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为阴虚肝热,痰湿阻络。病因病机为阴虚肝热,痰湿阻络,血瘀气滞。舌象红,苔黄,脉弦滑。
中风先证阴虚肝热痰湿阻络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高血压,偏瘫,左半身麻木无力,头晕,痰多,口涎外溢。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气血亏虚,痰瘀阻络。病因病机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数。血压180/100mmHg。
中风高血压气虚血瘀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女,48岁,左半身麻木无力4天。高血压病史10年,偶有眩晕。肥胖,面色润泽,舌苔黄,脉弦滑。左侧肢体运动笨拙,握力不足,行走欠稳,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略偏左。体胖多湿,痰湿内蕴,化火生风,风阳内扰,阴阳失衡,致肢体麻木无力。
中风先兆痰湿内聚风阳内扰阴阳失衡
查看详情 →
女,24岁,主诉声音嘶哑、语言不利、头晕、吐痰沫,病程11天。中医病名:中风暴喑,证型:风痰上扰,蒙蔽清窍。望诊:口舌向左轻度歪斜,左面部和右侧肢体轻度麻木。舌象:舌淡苔腻。脉象:脉虚弱。病因病机:外感风寒,内生痰饮,痰邪上犯,蒙蔽清窍。
风痰上扰清窍蒙蔽痰饮内生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主诉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右半身麻木、口眼歪斜、站立不稳。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气血不足、瘀血阻脑、经络受损。望诊见面色黄、舌质淡白、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语言不利、右半身麻木。切诊见脉弱沉细。
中风证气血不足瘀血阻脑经络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含煳1个月余。病程2个月。中医诊断中风、眩晕。证型为肝阳偏亢,病机为气血逆乱,血菀于上,脉络瘀阻。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右侧鼻唇沟浅,右手肌力Ⅳ°,右上肢肌张力减弱,右下肢肌力下降,右下肢巴氏征阳性。血压148/100mmHg。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左室舒张功能低下,脑部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及顶叶小缺血灶。
中风眩晕肝阳偏亢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
男,48岁,高血压,偏瘫,左半身麻木无力,需扶持运步,左手抬高至腹部,头晕,痰多,舌质澹红,苔薄白,口涎自左口角流出,脉弦数,血压180/100毫米汞柱,中风,气虚血瘀,气虚则血行不畅,络脉阻塞,外风内动,痰瘀互结。
中风气虚血瘀络脉阻塞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左侧肢体麻木乏力数月,病程半年。主症为左侧肢体活动无力、手麻、面颊灼热、肩部酸胀、眼睑沉重、口苦、涎沫增多。舌红苔薄黄腻,脉小弦。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辨证为风邪入络。舌象见舌红苔薄黄腻,脉象为脉小弦。病史中提及中风导致脑出血,遗留多种神经症状。
中风后遗症痰热之证痰瘀交阻湿困
查看详情 →
48岁男性,突发昏倒,右侧半身麻木,活动障碍,病程数月,舌苔薄,脉虚。中医诊断为偏枯,病机为气虚夹痰,阻塞身半脉络。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象薄苔,脉象虚。问诊提示食欲不振,病史明确。
偏枯气虚夹痰风痰阻窍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
女,59岁,头痛、头晕,病程较长,伴左半身麻木、抽动,血压210/120mmHg,主诉因家事烦劳致肝气郁结,中风抽搐,日发1~2次,行动不便。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风火相煽,病机为肝阳上亢,内风扰动。望诊见面色晦暗,舌红苔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头痛、头晕、肢体抽动、麻木。切诊见脉弦数。
中风抽搐高血压肝气郁结风火相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突发右侧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头颅CT示脑梗死。右侧肢体半身不遂,需搀扶行走,言语含煳不清,右下肢肌力3级,右上肢肌力2级,右侧肌张力稍亢进,面色苍白,头昏气短,少气懒言。舌澹紫苔薄,脉细涩。中医病名中风偏瘫,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络空,络脉痹阻,营卫不和。望诊面色苍白,舌澹紫苔薄。闻诊言语含煳。问诊有头昏气短,少气懒言。切诊脉细涩。
中风偏瘫气虚血瘀舌澹紫脉细涩
查看详情 →
壮年,半身麻木,病程未明。中风,病因未明,病机未详。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殊,症状描述为半身麻木,脉象未提。
中风半身麻木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男性,54岁,右半身不遂伴头晕5天。高血压史17年,间断头晕、双下肢无力,劳累或情绪波动后加重,血压最高达200/130毫米汞柱。右鼻唇沟变浅,右口角低,伸舌偏右,示齿口向左歪,右半身痛觉减弱,肌张力偏高,右侧肢体无主动运动,右巴彬斯基氏征(+),右霍夫曼氏征(+)。舌红,苔白微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
中风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