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7岁,女性。主诉胃脘部疼痛,按之痛甚,发紧发胀,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不能平卧,伴冷汗出,活动加剧,口苦,恶心,两胁胀痛牵及少腹,纳差,大便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辨证为肝胃不和,冲气上逆,阴维内结。
肝胃不和口苦纳差胃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反复胃脘部胀痛2年,加重2周。胃脘部胀痛,饥饿时为主,有时夜间痛醒,伴嗳气、泛酸、失眠多梦、口苦、口干而欲饮、纳差、神疲乏力、大便先硬后溏。舌苔薄黄,脉弦细。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气郁化热。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气郁化热。望诊见舌苔薄黄,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切诊见脉弦细。
肝胃不和纳差口苦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反复胃脘不适、烧心、吐酸水1年多。现症见胃脘痞胀疼痛、烧心、吐酸水,伴有嗳气、呕恶、胸部闷热、口苦、纳差、面色萎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辨证为肝胃不和,气郁化火。望诊见面色萎黄,舌红苔薄黄。闻诊未见特殊。问诊包括胃脘痞胀疼痛、烧心、吐酸水、嗳气、呕恶、胸部闷热、口苦、纳差。切诊见脉弦数。
肝胃不和口苦纳差胃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诉胃脘部疼痛十余年,隐隐作痛,不胀不泛酸,伴口干口苦、纳差、口中无味、疲乏无力。既往有萎缩性胃炎病史。舌质红、苔薄黄,后转为红、苔白而燥,再转为红少苔。脉象初为缓,后为弦缓、虚弦。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血瘀,后辨证为脾阴阳两虚。
肝胃不和纳差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多年,近3周加剧,阵发性发作,痛及肩背,空腹痛甚,伴呕吐酸苦水、口渴干、口苦、纳差、小便黄、大便干。舌边紫,中心苔黄腻,脉弦。证属肝胃不和,气血瘀阻。
肝胃不和口苦纳差胃脘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胃脘部疼痛6年,伴口干口苦、纳差1个月。舌质红,苔薄黄,脉缓。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血瘀证。病程长,症状包括胃脘隐隐作痛、口干口苦、上腹部饱胀、食纳差、口中无味。病因病机涉及肝郁、脾虚、胃气不降。
肝胃不和口干口苦纳差慢性萎缩性胃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右胁疼痛1个月,伴右肩背部放射痛、左胁不适、口苦、腹胀、纳差、反酸、夜眠不安。舌质澹红,苔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胆石证,证型为肝胃不和,寒热错杂型。舌质澹红,苔薄,脉弦数。
肝胃不和口苦纳差肝内胆管结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主诉胁痛、恶心呕吐、上腹痞满、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纳差便秘,病程半年。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土虚弱,胃失和降。望诊见舌澹苔薄微黄,闻诊未提,问诊含症状及病史,切诊脉弦细。二诊舌澹苔薄白,脉缓。三诊面色转红润。四诊诸症若失,病已痊愈。
肝胃不和纳差口苦胆囊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