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关节疼痛、肢体浮肿、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狼疮性肾炎。证型:肝肾阴虚、热毒炽盛、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病因病机:肝肾阴虚、热毒瘀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望诊:面色不华、舌红绛或紫暗、舌嫩红或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关节疼痛、面部红斑、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切诊:脉弦数、脉细数、脉沉迟。
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热毒炽盛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腰痛伴右下肢痛,间歇性跛行5月余。病史提示1992年10月腰部扭伤后逐渐出现症状。舌淡,苔薄腻,脉平。中医辨证为肝肾亏损,脾运失健,气血不足,腰督失固。辨证演变提示肝肾阴亏,后转为脾肾亏损。
气血不足腰椎椎管狭窄症肝肾亏损脾运失健
查看详情 →
62岁女性,发作性胸闷心慌6个月余,形体偏瘦,性格内向,善思多虑,曾患高血压、高血脂。刻下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心慌、乏力、四肢麻木、纳差,面色晦暗,神志倦怠,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沉细弦。心电图示心肌缺血。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脾两虚、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肝郁气滞,心脉痹阻。
气血不足冠心病心脾两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31岁,闭经16个月,身体羸瘦,头眩目花,小便频数,腰酸畏寒,精神疲惫。面色不华,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肝肾虚亏,癸源不足。腰酸神疲,性生活澹薄,眼胞虚浮,四肢不温,小腹虚冷,胃口不佳,精力疲乏,小腹坠胀,腿膝酸软,胸闷不舒,略有白带,眼胞虚浮,面色渐润,腰酸亦瘥,腿膝健朗,略有胸闷腹胀,经水虽尚未恢复,经停16个月,经20余日之调理昨晚已转,量少不爽,略有腹胀肢软,经来已畅,略感膝软弱。
气血不足闭经肝肾虚亏癸源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心肝郁火,挟湿热聚于督脉及太阳部分,病程未明。主诉为偏背疽散为搭手,脓泄不畅,腐肉未化。脉细数,气血不充,毒郁深沉。舌白腻,脉濡细带数。病情进展中,腐肉液化不足,余毒不清,大便不下,时易口干。舌垢渐化,脉状软,病情从阴转阳,尚有火毒逗留。
气血不足心肝郁火湿热郁结瘀毒未清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发作性胸闷胸痛、心慌乏力8年余,加重1个月。形体偏胖,嗜食肥甘咸辣,吸烟多年。面色暗红,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弦细。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气滞血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病史。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气滞血瘀,湿浊内盛。
胸痹心痛心脾虚弱气滞血瘀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痛1年余,加重3个月。现病史示性情急躁,劳累思虑,心前区疼痛,睡眠欠佳、多梦易惊,善太息,大便秘结。刻下症见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心脉瘀阻。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苔薄腻,脉弦细。
气血不足胸痹心痛心脾虚弱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9岁。主诉腰背及颈部疼痛1年,晨起症状明显,活动受限。腰椎前屈30°,后伸20°,左右侧屈0°,左右旋转45°,腰骶部及颈椎广泛压痛,骶髂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脉洪数,舌质偏红,苔薄腻。X线示骶髂关节模糊,腰椎、胸椎及颈椎韧带有骨化,椎体边缘骨质增生。HLA-B27阳性。中医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属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痰湿内生。
气血不足强直性脊柱炎肝肾阴虚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尿意频数2年,影响睡眠,咽中不适,胃脘痞胀,时有心悸潮热,少腹微胀,大便次数频多。面色少华,舌质微红,苔薄黄,脉细。病机为肾虚肝郁,厥阴气滞,疏泄与开阖失常。中医病名为尿频,证型为肾虚肝郁,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肝气郁滞,郁热于里,肾阴亏虚。
尿频肝郁肾虚心悸
查看详情 →
34岁,多产体虚,经期先后无定,行则量少即止,隔10日复行,胸闷腹胀,纳谷不香,周身骨节酸楚。肝郁脾虚,气血不调。脉虚细而弦,舌苔薄白。复诊脉虚细而数,舌质绛而苔薄黄。肝郁化火,阴虚内热,肾水不足,不能涵木。
气血不足月经不调肝郁脾虚多产伤肾
查看详情 →
31岁,闭经16个月,面色不华,腰酸神疲,性生活澹薄,眼泡虚浮,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肝肾虚亏,癸源不足,冲任虚寒,脾胃为气血之源,肾气不足,病有转机,滋其源,调其气。
气血不足闭经肝肾亏虚冲任虚寒
查看详情 →
杜某,女,30岁。主诉痛经,经行腹冷胀痛,喜热喜按,经水将尽时腹痛加剧,经净后缓解。少腹常冷,白带量多,无气味。周身乏力,精神疲倦,头昏晕,眼睛干涩,两耳常鸣,心烦意乱,眠差梦多,心悸气短,口干喜热饮,大便干。脉沉细而弱弦,舌质澹,舌尖微红,苔白稍腻,面色萎白。中医病名:宫寒痛经,证型:虚寒内生,血海空虚,胞宫寒冷。病因病机:中阳不足,血虚木旺,脾衰湿盛,肾水不濡,经事失调。四诊信息:面色萎白,舌质澹,舌尖微红,苔白稍腻,脉沉细弱弦。
气血不足宫寒痛经不孕症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年龄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右腿大骨折断损裂。病程自9月11日至9月30日。中医病名为右股骨干骨折。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骨折。望诊见肌肤青紫外达,青紫肿势渐消。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伤瘀未化,筋络肿胀酸楚,寐不能安,大腑欲行不下,夜寐不宁,胃纳不馨,口苦纳呆。切诊见脉象未提及。
气血不足右股骨干骨折伤瘀未化筋络肿胀
查看详情 →
女,48岁,阵发性心慌、头晕半年余。主诉为心慌、头晕、头昏沉、耳鸣、眠差。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胸痹、心郁,证属心脾虚弱,肝郁气滞型。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心气不舒,气血亏虚,肝郁气滞。
心脾虚弱肝郁气滞心气不足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产后腰痛1年,腰痛隐隐,劳累后头昏,睡眠不宁,全身疲劳。面色不华,唇色澹白,舌质偏澹,苔薄白,脉细少力。产后血虚,血虚腰痛。腰椎活动稍受限,腰骶部及腰椎3~5有叩击痛与压痛。
产后血虚血虚腰痛腰痛隐隐全身疲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诉失眠伴心慌乏力3年余,加重7天。刻下症见心慌乏力,烦躁失眠,多梦易醒,纳差腹胀,大便秘结,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不寐,心悸。证属心血不足,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性情急躁,嗜食甜咸辛辣,导致心脾损伤,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血行不畅。
失眠心悸心血不足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9岁3个月男童,生长缓慢5年余,年生长速率<4cm。纳谷欠馨,食量小,进食寒凉或较多即胃肠不适,面色少华,形体偏瘦,毛发稀疏黄软无光泽,肌肉松软,精神沉静少动,易疲乏,出汗偏多,夜寐不安,大便溏且含不消化食物。舌质淡,苔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矮小症(脾虚质)。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不足,五脏失养,肺虚腠理不固,心血不足,神不守舍,筋骨痿软,毛发稀疏。
气血不足脾虚质五脏失养肺虚腠理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主诉头胀30余年,加重4年,伴胸闷气短3天。头胀、头昏、耳鸣、胸闷气短、眠差。面色少华,神倦怠,体偏胖,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眩晕,证属气虚血瘀、肝经郁热。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肝经郁热。
胸痹心痛眩晕气虚血瘀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男,57岁,胃癌术后2年,脘腹胀闷,食欲欠佳,嗳气泛酸,肠鸣便溏,体倦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欠佳,夜晚周身发热,双下肢乏力,腰酸,冬季下肢发凉,阳痿、早泄,夜尿频多,胆囊壁毛糙。舌暗红,苔薄,脉细弱无力。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气血不足,瘀血阻络,肾阳不足。证型为心脾肾三脏虚弱,气血不足,阴阳两虚,夹有瘀血。
气血不足胃癌术后脾虚不运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李某,女,58岁,主诉阴道下血,淋漓不断,血色澹红,夹有血块,腰背酸痛,汗出,心悸胸闷,饮食欠佳。舌体胖大,舌质澹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崩漏,证属脾气虚弱,气虚血溢。面色萎黄,舌澹黯苔微黄微厚,脉弦缓无力。目暗无神,血丝,晨起口干口苦,眼睛干涩。胸闷,身重乏力,气短,腹胀,纳呆,大便时干时溏。
气血不足崩漏脾气虚弱气虚血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