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3岁,男性,主诉头昏沉、脑鸣、易醒,病程近1年。主要症状包括头晕、脑鸣、眠不实、多梦、凌晨早醒、胸中气短、双臂及双足胀痛、腰部不适、眼干涩、周身乏力、情绪低落、左胁痛、少腹肠鸣、大便溏、小便清长。望诊见面色略白少华,舌体胖大、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滑稍数。辨证属中气不足、肝郁脾虚,后转为中气不足、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水滑,脉虚弦滑。
清阳不升中气不足肝郁脾虚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全身乏力,手足麻木,腰酸,出汗多,心情烦躁,睡眠差。病程较长。舌澹红嫩,脉沉细。中医病名疲劳综合征。证型气阴两虚,热扰心神;阴血不足,血不养神,脉络失养,营卫不和;气血两虚,血不养脑;血虚生风,经脉失养,清阳不升;气血两虚,经脉失养,清阳不升。舌象澹红嫩或澹红,脉象沉细或沉细缓。
清阳不升疲劳综合征气血两虚血不养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不能自持、周身乏力、动则虚汗、饮食减少、胸闷胁痛、口苦喜冷饮、手足心热、小腹坠胀、大便溏薄、月经量多挟血块。病程1年。中医病名迁延性肝炎,证型中气不足,肝脾失调,湿热未净。面色面白无华,舌澹胖,苔微腻,脉弦大无力。
清阳不升迁延性肝炎中气不足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反复头晕头痛一年余,伴头昏蒙不适、心悸失眠、疲乏无力。舌红,苔薄白,脉沉细。眩晕,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长期忧思劳累过度,导致气虚清阳不升,血虚清窍失养。
清阳不升眩晕气血两虚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胃癌术后1月余。呕吐少量黏液,纳差,大便不成形,日行数次,体重减轻约5Kg。肝胃不和证。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弦滑。辨证属肝气犯胃,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
清阳不升贲门癌肝胃不和脾胃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素体湿重,肺气不利,鼻塞多年。脐下动气上振至心,卧不成寐。脉细,左关弦硬。舌苔满白。肝肾不足,阳明湿痰不清,痰结于中,清阳之气不能上升。脾湿上腾,清阳不展,阴气不能上乘,舌苔满白,胃为痰阻,彻夜不寐。肝肾阴亏于下,冲阳扰动于中,面有油红,阴不敛阳,水火不能交济。脉象细而缓,沉侯带弦。脾虚不能布精于胃,神不归舍,彻夜不寐。
清阳不升湿重肺气不利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主诉胃脘痞胀半年,病起于劳累及情志不畅。症状包括胃脘痞胀,食后尤甚,稍有嗳气,大便量少,小溲微黄。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腻,脉濡细。中医诊断为慢性胃炎,病机为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郁滞。体征见巩膜微黄,舌苔薄白腻,脉濡细。病程20余年,既往有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病史。
清阳不升慢性胃炎肝失疏泄胃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主诉胸骨后阵发性疼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1周。现病史见胸痛、胸闷心悸、夜甚、气短、眩晕恶心、大便艰涩、烦躁不安、幻觉及反应迟钝。体征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辨证为痰瘀交阻,清阳不升。心电图示Ⅱ、Ⅲ、avFST段下移,T波低平、倒置。
清阳不升胸痹痰瘀交阻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胃脘痞胀半年。病程半年,平素劳累,饮食无规律,喜食辛辣。中医病名胃痞,证型肝胃不和,病因情志不畅,病机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郁滞,湿邪内生,肝郁化热。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腻,脉濡细。
清阳不升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女,57岁,左耳突发失听两月余,自声增强,夜寐不宁。风聋,证属邪郁窻笼,清阳不升。舌淡,苔薄,脉细缓。血压140/90毫米汞柱,左耳鼓膜内陷,鼻中隔右曲,左下甲肥大,鼻粘膜充血。
清阳不升风聋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痛伴头胀眩晕、食欲不振、恶心、睡眠不佳,病程未明确。面色少华,舌质淡红,白厚苔,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型为痰湿阻遏清窍,病机为痰湿内蕴,阻遏清阳,清窍不利。
清阳不升头痛痰湿阻遏清窍不利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头晕3月余,走路不稳,视物模糊,四肢乏力,天旋地转感,恶心,纳眠差,健忘,肢体麻木。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桥脑梗塞,脑内多发缺血变性灶,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清阳不升,髓海失养。
清阳不升桥脑梗塞髓海失养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性格变异、智力轻度障碍、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视物昏花、少言不语、口角流涎、哭笑无常、口干口渴、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大便干结。中医辨证属痰热上蒙,清阳之气不升,津液不足,脑失所养。舌象少神,脉象未提及。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颈椎摄片示颈椎退行性病变,脑血流图示血流缓慢,供血不足。
清阳不升头晕目眩痰热上蒙肝肾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失眠半年,胃脘胀满,偶有上腹部隐痛,嗳气,大便偏稀,纳食一般。舌胖质浊、苔薄腻,左寸濡,右尺弦濡。中医诊断胃脘痛(肝郁气滞证),不寐。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超声示轻度脂肪肝,胆囊壁毛糙。二诊舌稍胖齿痕、苔薄,左寸关濡,右尺弦。
清阳不升肝郁气滞证不寐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李某,男,52岁。头昏头重,行路须人搀扶,心前区刺痛,面黄不华,疲劳乏力,两腿酸胀,心慌多梦,易汗,耳鸣,言语低微,尿黄有气味。舌苔黄厚腻,舌质紫,脉细。证属气虚湿困,清阳不升。脾虚湿困,清阳不升,脑髓失养,致头昏头重;脾主四肢,脾虚则疲劳乏力,两腿酸胀;脾气虚不能运血,故面色萎黄;中气不足,言语低微;耳鸣为清阳不升所致。
清阳不升头昏头重气虚湿困脾虚
查看详情 →
女,59岁,主诉背胀、纳食不馨、胃胀、隐痛、嗳气、口干、大便欠爽。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胃不和,胃虚气滞。病因病机涉及肝气郁结,脾虚气滞,运化失常。望诊舌淡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背胀、胃胀、隐痛、嗳气、口干、大便情况。切诊脉弦缓。
清阳不升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胃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面部虚浮、下肢浮肿、头晕、头沉3年,腰痛遇劳或阴雨天加重,心烦、心悸,血压160/80mmHg,大便干。舌暗,苔薄,脉沉。证属瘀血阻络,气血失调,清阳不升。
清阳不升腰痛面部虚浮头晕
查看详情 →
女,70岁,阵发性胸闷、胸痛10年,加重半个月,伴气短、心慌乏力、头晕失眠、纳差乏味、大便稀溏,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舌体正常,舌苔薄腻,脉弦细滑,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肢导QRS波群低电压,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心脉瘀阻型。
清阳不升胸痹心痛心脾虚弱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女,46岁,眩晕,乏力,多汗,恶心欲呕,少寐,纳差。舌暗胖,苔白腻有齿痕,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痰浊中阻,清阳不升。病程未明确。
清阳不升眩晕痰浊中阻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眩晕,病程5年。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肝郁气逆,升降失衡。临床表现包括头晕、泛泛欲吐、动则欲仆、行不自主、心悸自汗、左上肢发麻,月经血紫兼块。舌象见瘀斑,脉象弦涩。
清阳不升眩晕肝郁气逆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