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6岁,眩晕呕吐反复发作4年,头痛、头晕、耳鸣,生气后突发眩晕、视物旋转、昏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细数。肝郁气滞、风痰上犯清窍。
眩晕呕吐肝郁气滞风痰上犯
查看详情 →
杨某某,男,70岁。巅顶部胀痛五、六年,颈部板,情绪欠稳,视力模煳,白内障,高血压病史数十年。舌胖,苔薄黄。脉弦有力。中医诊断为年高肾水不足不能涵木。病程长,主诉为巅顶部胀痛。证型为肝肾不足。病因病机为肾水不足,肝阳上亢。
头痛肾水不足肝肾不足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主诉哮证间歇性发作,病程自幼起。呼吸急促,喉间痰鸣如曳锯,胸膈气粗,不能平卧,口渴饮冷,痰黄黏稠,畏风发热,头痛多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白细胞总数升高。辨证为痰热壅肺之热哮。肺纹理增粗,未见器质性病变。
哮证痰热壅肺热哮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右侧上下肢软弱无力7日。素体丰腴,头昏目眩多年,高血压病史,手指发麻。颜面红润,舌质微红,苔白厚腻,脉弦数有力。血压23.94/13.97kpa (180/105mmHg),脑血管弹性减弱,肌张力I级。风中经络,证属肝阳上亢,痰湿内生,风火挟痰上蒙清窍。
中风肝阳上扰痰湿内生血瘀
查看详情 →
男,42岁,身热恶风,汗出头痛,口干欲饮,咽喉肿痛,吞咽困难,高烧39.8℃,大便干燥,小溲黄浑,右咽关肿大焮热,苔薄白,脉浮数。急性喉蛾,风热侵袭,肺胃火邪上逆,风为阳邪,性主疏泄,故汗出不已。
急性喉蛾风热蕴结肺胃火逆咽喉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每日下午2时许先寒后热,兼发头痛、胸闷、干哕,持续约1小时,汗出热解后乏力、入睡、精神不振、肌肉酸痛、不欲饮食。病程5天。中医诊断疟疾。病因病机为暑湿之邪触犯,久伏少阳膜原,复感风寒引动伏邪,致营卫失和,正邪交争。望诊面色澹黄,舌苔白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寒热、头痛、胸闷、干哕、乏力、肌肉酸痛、不欲饮食。切诊脉弦细而数。
疟疾少阳伏邪暑湿之邪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
左侧偏头痛牵及眉棱骨,时轻时重,烦躁口渴,欲呕,胃脘不适
舌苔白,脉弦
中医病名:头痛
证型:土虚木乘,肝胆虚热挟胃气上逆累及少阳
望诊:舌苔白
闻诊:未提及
问诊:头痛、烦躁口渴、欲呕、胃脘不适
切诊:脉弦
偏头痛胃气上逆肝胆虚热烦躁口渴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焦虑不安伴咽部异物感20余年。症状包括咽喉异物感、焦虑不安、心慌、睡不好、面红、心烦、胸闷、惊跳、便结、小便常。体征面红,唇舌干裂,尖边红,苔薄微黄,脉弦细数。中医诊断梅核气,证型为心肾不交。病因病机为女子七七天癸竭,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上炎咽部。
梅核气心肾不交心火上炎血压高
查看详情 →
女,26岁,阴道矢气一年余,头昏头痛,腰酸腿软,四肢乏力,下腹坠胀,大便时溏,舌质澹,苔白,脉细弱。阴吹,脾肾两虚,中气下陷型。
阴吹脾肾两虚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口眼㖞斜、舌根发硬、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病史中记载头痛、眩晕、睡眠不佳,工作劳累时加重,血压170/100mmHg,诊断为高血压。检查见面部潮红,左眼不能闭合,鼻唇沟消失,口角歪斜,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中风(脑血管意外),中经络。望诊见面部潮红,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眩晕、睡眠不佳。切诊见脉弦数。
中风高血压肝阳上亢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性别女。主诉寒热咳嗽3天。主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少汗、头痛体疼、咳嗽剧烈、咯白粘痰夹黄痰、喉痒气急、咳引胸痛、胸膺塞闷、口干欲饮。舌苔薄腻,脉象浮滑。体温38.8℃,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占比84%。中医诊断证属风寒客于肌表,痰浊阻于肺中,肺气失宣。
风寒束表痰浊阻肺肺气失宣寒热郁表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左侧面部疼痛剧烈3日。左侧眼睑外侧、左侧颧颊部疼痛剧烈,手捂左侧脸颊,左眼不能睁。舌澹,苔薄白,脉弦紧,寸口脉浮。中医诊断面痛,证属外感风寒。
面痛外感风寒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右半身偏瘫十余日,发病前有头昏、头痛、身体倦怠。右侧肢体伸屈、举抬困难,右半身偏瘫自觉发凉,脉弦缓,舌苔薄白。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气虚血滞,脉络痹阻。
中风气虚血滞脉络痹阻右半身瘫痪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月经先期而至6个月,经来腹痛,神烦,头痛,口苦口干,便结尿黄。月经周期19~23天,经期4~6天。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增厚,压痛(++)。诊断为月经不调,证属热郁冲任,迫血先行,属实热型。舌澹红苔薄黄,脉滑。
月经不调肝火上炎血热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反复经期头痛4年,加重1周。病程4年。中医病名:头痛。证型:肝郁化火,风阳上扰型。病因病机:肝郁化火,风阳上扰。望诊: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经期头痛,头顶胀痛如裂,面红目赤,头晕、恶心,胸胁胀满,经量多,色红有块,小腹胀痛。切诊:脉弦滑。
经期头痛巅顶头痛头痛加剧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为前中颅底占位病变切除术后外展神经麻痹1个月余。中医诊断为风牵偏视,瘀血阻络证。舌质暗,舌下络脉迂曲,苔黄腻,左脉弦滑,右脉濡弱。
外展神经麻痹瘀血阻络肝风内动舌质暗
查看详情 →
余某,36岁。产后17天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呕吐、大汗出、搐搦痉厥、左半身不遂。面垢颧红,神志不清,二便失禁。温病。血舍空虚,营血受损,外感诱致身热汗出、呕吐,夺津液,经脉失营。肝脾统摄营血功能不足,血不足则经络失养。面色垢,舌苔薄白,脉濡缓。神志不清,手足不仁不用,喉中有痰阻,头额微昏。
产后中风血耗津劫营血俱虚经脉失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右侧头痛6日,涉及颈部,遇风加重。外风侵袭,入客少阳经脉。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脉弦而稍缓。头痛部位位于右侧,病程6日,属外感风邪,少阳经受邪。
头痛外风侵袭少阳经脉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突发头痛、呕吐、偏瘫1月。高血压史12年。血压165/110mmHg,悬壅垂左偏,吞咽不利,流涎,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力2级,肌张力高,右侧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风阳内盛,痰浊内阻,经脉不利。舌象未见描述,脉象未见描述。
中风中经络风阳内盛痰浊内阻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56岁,右耳鸣半年余,加重3天,伴有头晕、头痛、心慌、右侧小指麻木,精神欠佳,睡眠差,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耳鸣,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椎动脉供血不足,右侧椎动脉斑块形成,水平眼震阳性,C3~C棘突及椎旁压痛,右侧小指浅感觉减退。
耳鸣肝肾阴虚痰瘀阻络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