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气滞+脾虚

刘某,女,28岁,乳房结块4年,月经前肿痛,经后缓解,月经量多色紫,伴腹痛、胸闷胁痛、纳差、便干。体瘦,面白颧红,两乳房结块约4cm×5cm,边界不清,质地不硬,光滑活动。舌红,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乳癖,病机为肝郁失于疏泄,气滞血行不畅,后转为肝郁脾弱,最终为肝脾两亏,冲任失调。
脾虚乳癖肝气郁结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原发不孕4年。月经量少,经色淡红,经期腹部隐痛,经中期乳房发胀,易生气,大便不成形,近日干燥。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小。基础体温单相。妇科检查示宫颈糜烂。中医诊断不孕症,辨证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舌质淡红,边有瘀斑,脉小滑。舌质暗,苔黄腻,脉沉小。舌暗淡苔黄腻,脉弦细。舌红苔薄白,脉沉小。舌暗红苔薄白,脉小滑。
气滞血瘀原发不孕脾肾两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新生儿 黄疸 嗜睡 精神萎靡 厌食 全身皮肤发黄 吐奶 大便灰白 小便如浓茶色 舌色暗 苔厚 腹胀 肝大 脾大 湿热郁积 血滞瘀阻 胎黄 肝功异常 黄疸指数升高 凡登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 转氨酶升高
脾虚新生儿黄疸湿热郁积血滞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心慌气短4个月余,加重半个月。形体偏胖,性情急躁,易于郁怒。面色晦黄,神志倦怠,体态偏胖,声音清晰。舌质暗澹,舌体大,舌苔薄腻。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气滞血瘀,心脉阻滞。
心脾虚弱气滞血瘀倦怠嗜睡胸痹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婚后5年未孕,胸闷急躁,乳胀痛,脘部刺痛,左上脘与少腹胀痛,肩臂痛,气色晦黯,咽中痰滞,口干,舌苔薄微黄,舌质稍红,脉小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肾虚肝旺,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肾虚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舌质稍红,苔薄微黄;闻诊见咽中痰滞;问诊见胸闷、急躁、乳胀痛、脘部刺痛、体乏、梦多、痛经、夹血块、大便偏干、腰痛、头痛、乳痛、小叶增生、口腔溃疡、月经不调;切诊见脉小弦,后变为脉细、脉濡、脉滑小数、脉弦滑。
肝郁脾虚气滞痰瘀不孕症络脉失和
查看详情 →
李某,女,37岁。脘腹胀痛,烧心,腹中冒凉气,大便时干时稀。舌质尖红,苔薄黄。脉沉细而弦。脾胃不和,脾弱胃强,肝木相乘,气滞不畅。胃中蕴热未清。脾虚,阳气不足。舌尖红,苔薄黄。脉细。
气滞脾虚胃痛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主诉痛经,经后腰酸肢麻,神疲嗜睡,纳呆便溏,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脾气滞,气血两虚,阴血素虚,肾气渐衰,肝肾不足,血瘀气滞,冲任气滞。望诊见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水异常,纳呆便溏;切诊见脉短而弦,脉弦细,脉细软,脉弦。
肝脾气滞脾虚冲任气滞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纳呆、恶心20天,病程20天。主诉纳呆、恶心。中医病名纳呆,证型痰湿中阻,肝郁脾虚。面色正常,舌苔白腻,脉弦滑。问诊提示失恋后心烦、急躁易怒,纳呆,恶心,嗜睡,大便干。切诊脉弦滑。
肝郁脾虚纳呆肝气郁结痰湿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反复头晕1月。头晕呈持续性昏沉感,胸闷脘痞,恶心,时吐痰涎,精神不振,多眠睡,纳呆,大便溏烂。舌质澹,苔白腻。脉滑。中医病名:眩晕。证型:痰浊中阻。病因病机:脾虚生湿,湿聚成痰,肝风挟痰上扰清窍。望诊:舌质澹,苔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头晕、胸闷脘痞、恶心、吐痰涎、纳呆、大便溏烂。切诊:脉滑。
脾虚湿盛头晕痰浊中阻湿性黏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3岁,女性。主诉昏迷,左上、下肢乏力,活动不便10天。高血压病、糖尿病史30年,8年前第一次脑梗塞,老年痴呆5年。症见嗜睡,不能站立和行走,大便不通,舌淡、齿痕,脉沉弦细。中医辨证风邪中于脏腑,气血瘀滞脉络。舌淡、齿痕,脉沉弦细。
气滞血瘀脾虚昏迷中风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头痛、头晕、失明,病程未明确。脑瘤,失明,头痛,气阴不足,风痰上扰。表情澹漠,反应迟钝,善忘,神疲乏力,肢体麻木,大便溏薄,舌质澹红,苔薄黄腻,脉细弦。神疲乏力,大便溏泻,舌质澹红,苔薄黄腻,脉细弦滑。舌质澹紫,苔薄黄腻,脉细弦。气虚痰郁。舌质澹紫,苔薄黄腻,脉细弦。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口苦,舌质澹紫,苔薄黄腻,脉细弦。头晕,耳鸣,恶心欲吐,右足肿胀,舌质澹紫,苔薄黄腻,脉细弦滑。
脾虚脑瘤气阴不足风痰上扰
查看详情 →
王某,女,52岁。主诉咽部不适如鲠在喉,自感乏力,嗜睡。舌绛、苔少,脉细涩。中医诊断梅核气。病因病机为脾虚肝郁,痰凝气滞。病程2年。
脾虚肝郁痰凝气滞梅核气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乳漏半年,服药未见显效。症状包括肢酸软、形寒、心悸、烦躁、嗜睡、乳部有块如指、疑虑丛生。脉象无力。面色潮红,舌象未提及。心悸、烦躁、嗜睡、乳部有块。脉无力。
脾虚气滞乳漏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王某,男,37岁。主诉胃脘胀痛5年。现病史示胃脘胀痛,打嗝或矢气后可缓解,伴有烧心、腹中冒凉气,大便时干时稀。舌质舌尖边红,舌苔薄黄,脉沉细而弦。辨证为肝胃不和,脾弱胃强,肝木相乘,气滞不畅。诊断为胃脘痛。舌象舌尖红、苔薄黄,脉沉细而弦。
胃脘痛肝胃不和脾弱胃强胃中蕴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乏力嗜睡,腰酸困痛,耳鸣,咽干口燥,进食偏少,大便欠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两尺尤弱。证属气阴两虚,肝肾不足,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乏力,嗜睡,纳可,便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患者女性,32岁,全身酸痛,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多汗,不思饮食,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弦滑而数。患者女性,32岁,头晕,头部及颜面苍白、浮肿,纳差,嗳气,舌质澹红,苔薄白边有深齿痕,脉沉细濡微数。中医病名:胆囊癌、乳腺癌骨转移、脑胶质细胞瘤。证型:正气虚,湿热,气滞血瘀,痰凝。病因病机:正气先虚,邪气乘虚而入,气滞痰凝或气滞血瘀。望诊:面色苍白、浮肿,舌质澹红、红,苔薄白、薄黄。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乏力、嗜睡、纳差、便溏、口干、心烦、失眠、多汗、大便干结。切诊:脉沉细、沉细弦滑而数、沉细濡微数。
脾虚气滞血瘀胆囊癌正气大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双上肢起疹1年余。面色萎黄,舌质暗,苔薄白,脉滑。皮疹为双上肢多发粟米至绿豆大小丘疹,质地较坚实,形状不规则,个别融合成扁平斑片。既往史示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眠差多梦。辨证为脾虚湿蕴,痰凝气滞证。
脾虚湿蕴痰凝气滞扁平疣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夜寐不安半年余。入睡困难,睡眠短,多梦,醒后难眠,白天嗜睡,头晕,心情低落,胸闷气阻,胁肋不舒,小腹下坠,大便先干后稀。舌淡红,苔白略厚,脉弦。辩证为肝郁气滞证。
肝郁气滞脾虚失眠痰湿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嗜睡10年。病程10年,有头外伤史,表现为发作性入睡,持续10~20分钟,每周发作。体格瘦弱,营养欠佳,神志清楚,言语流畅。舌质青紫,舌苔微黄,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发作性睡病,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血瘀。证型为血瘀证。四诊信息包括舌质青紫、舌苔微黄、脉沉缓。
发作性睡病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晕厥证5年,发作前有腹痛、欲吐、大汗、耳鸣目眩,持续数分钟。面色皖白,舌苔白腻,脉沉细。纳呆,夜难入睡。辨证属脾胃气虚,寒凝气滞,寒湿偏胜,中焦不通则痛,阳衰于下致晕厥。
寒凝气滞脾虚阳微晕厥证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