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血瘀+便血+脾虚

患者13岁,女性,主诉一年来刷牙后牙龈出血,近三日齿龈出血增多,大便色黑。体征见牙龈出血较多,全身散在紫红色出血点,舌质正常,苔薄白,脉象沉数有力。中医诊断为血热夹瘀。病因病机属血热夹瘀。四诊见舌象正常,苔薄白,脉沉数有力。
脾虚证血瘀证血热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便血,大便中夹黏液,血色鲜红与暗红杂见。病程1年。中医病名溃疡性结肠炎。证型脾虚湿热。病因病机脾虚湿热误治,伤及肠络出血。面色苍白,舌脉如前。神疲乏力,纳少,泄泻。脉细无力。
脾虚湿热气滞血瘀便血黏液溃疡性结肠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反复黏液便血3年余,现症每日排便5~6次,黏液夹血,伴疲乏、下腹坠胀、肛门灼痛、里急后重,舌淡苔白,脉弦滑。中医诊断痢疾,辨证气血虚弱,湿热蕴结,肠络损伤。望诊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述疲乏、下腹坠胀、肛门灼痛、里急后重,切诊脉弦滑。
脾虚痢疾气血虚弱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大便带脓血3年,逐渐加重,现大便质稀,带脓血,每日10余次,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腹痛则便,便后痛缓,纳呆食少,尿黄尿频。中医病名肠澼,证型脾虚湿热证。望诊舌红苔白厚,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腹痛、便血、尿黄、纳呆,切诊脉沉弱。
脾虚湿热证脾虚便血溃疡性结肠炎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胃痛半年,加重1月,黑便,贫血,大便潜血(+++)。胃癌术后。胃脘疼痛,泛恶涎沫,腹胀纳减,偶有黑便,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消瘦,纳差食少,胃脘不舒,腹胀腹水,食入易呕,舌紫暗,脉弦。体弱乏力,心悸气短,纳食不香,舌苔腻,脉弦细。腹胀腹水,食入易呕,便鲜血,体弱疲乏,精神不佳,食入则吐,脘腹胀痛。
脾虚血瘀胃癌术后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0岁。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痛。病程自1981年11月至1994年1月,共12年又3个月。中医病名食道癌。证型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痰凝。病因病机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痰凝结而成症,留阻胸膈。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吞咽困难,胸骨后痛,乏力消瘦,呕血。切诊脉象小弦,舌苔薄润。
气滞血瘀脾虚失运食道癌痰凝成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反复便血3年,便血色鲜或暗,血量时多时少,伴有左上腹隐痛。面色萎黄,粘膜苍白,左上腹轻度压痛,脉细,舌净。血色素11.8克,血小板20万/立方毫米。肠道多发性血管瘤。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舌象正常,脉象细。
便血脾虚血瘀肠道血管瘤
查看详情 →
男,36岁,腹泻,腹痛,大便夹脓血或紫黑色血块,里急后重,病程3天,既往有类似发作。舌暗红,有紫斑,脉细弦。诊断为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证属瘀阻肠道。
痢疾瘀阻肠道湿热内蕴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腹胀如鼓,身黄,面目黄,大量腹水,大便干结带血,小便短赤,乏力神疲,右胁下包块质硬,舌淡苔白,脉濡数。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湿热内结,后转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病程较长,伴有肝硬化、肝癌、黄疸、腹水及消化道出血。
肝癌肝硬化脾肾亏虚大便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6岁。胃脘胀痛,纳呆,恶心,大便色褐,隐血试验阳性。脾虚不能摄血,食滞中阻,气郁血瘀。脉小弦,舌薄。胃体癌,胃体下部后壁小弯侧癌灶。病程自1982年12月起,至1991年3月去世,共8年余。
脾虚血瘀便血胃癌
查看详情 →
男,7岁,粘液脓血便反复发作伴腹痛3年,加重1周。脾肾阳虚证。脾虚不统血,肾虚不摄血,血溢脉外,肢寒怕冷,喜温喜按,面黄体虚,气短乏力,纳差。舌淡暗苔白,脉细弱。舌淡苔白,脉细弦。舌淡红苔白,脉弦。
粘液脓血便脾肾阳虚证腹泻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胃痛病史,突发吐血200毫升。面色苍白,舌淡无苔,脉细而弱。中医诊断为胃伤吐血,病机为瘀滞。主症为吐血、胃痛,兼有乏力、纳差。病因属饮食失节、情志郁结,致脾胃受损,气血不畅。
血瘀脾虚胃痛吐血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大便带血1月余。病程1月,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现症见便血鲜红,左下腹肠鸣,疲乏无力,活动后加重,面色萎黄,眠差,纳少,时有咳嗽。舌胖大有齿痕,舌质偏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便血,证属脾气不足,湿热下注。
便血脾虚失运脾气不足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三十五岁,便血每日二三次,病程三年。便血,病程长。脉左沉涩,右漏出关外。瘀血积滞,血久下,瘀血不去,络脉不固。舌象、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有便血三年,月汛不爽。脉沉涩,右脉漏出关外。
便血脾虚瘀血积滞气陷
查看详情 →
49岁男性,黄疸逐渐加深,CT示肝脏结构紊乱,表面粗糙,门静脉高压,脾稍厚,精神疲乏,纳食欠佳,右胁肋区胀痛,大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肝郁脾虚,瘀毒内结
肝郁脾虚肝硬化瘀毒内结门静脉高压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