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交藤+气阴两虚

患者女性,57岁。主诉胸闷痛3年,加重2天。病程3年。中医病名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滞痰瘀互结证。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象未提及。症状包括胸闷痛、背痛、心悸、气短、心烦、善太息、口苦、咽干、胃胀、反酸、打嗝、纳少、眠差。病因病机为气滞痰瘀互结,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阻滞心脉。
胸痹心痛气滞痰瘀互结心阴两虚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病程多在6个月内。中医病名为水肿、肾风、溺血。证型为风水、湿毒浸淫、水湿浸渍、湿热内壅、下焦热盛。病因病机为风湿毒邪伤及肺脾肾三脏,风寒、风热、湿热、疮疡毒邪内侵。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含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尿少色赤、身发疮痍、发热、恶风、口干、胸闷、纳呆、泛恶、腹胀、便秘、腰酸腿软。切诊未提及。
气阴两虚急性肾炎风水相搏湿毒浸淫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少寐4月余,夜寐2小时,伴神疲乏力、纳呆、夜尿频。舌象澹,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气阴两虚、心神不宁。病机为劳累多虑伤气耗津,气阴亏虚,心神失养。
气阴两虚不寐心神不宁夜尿频
查看详情 →
女,74岁,心悸怔忡,失眠,纳差,口干,自汗,盗汗,动则汗出甚,大便每日1行,舌暗红、舌下青紫、苔少,脉弦滑,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气阴两虚,心神失养,舌暗红、舌下青紫、苔少,脉弦滑。
气阴两虚心悸怔忡失眠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反复胸痛、咳嗽1个月。胸部CT示右肺中央型肺癌伴双肺及淋巴结转移,支纤镜病理示腺癌。神清,精神疲倦,右侧胸部疼痛,咳嗽咯白痰偶带血丝,活动后气促,纳差,眠欠佳,大便烂。舌暗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肺积,辨证脾虚痰阻。
气阴两虚肺癌脾虚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慌心烦、气短、乏力自汗、眠差多梦、胸背发凉、口苦口干。舌暗红少苔,脉细而数。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阴两虚夹瘀,后转为气阴两虚,夹瘀夹湿。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数。病程未明确。
气阴两虚胸痹夹瘀夹湿
查看详情 →
女,71岁,疲倦、头晕、寐差、口干、气短懒言、食欲差,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舌红苔薄白,脉沉细。
气阴两虚右乳腺癌术后肾阴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9岁。主诉心累、心悸,入夜加重,偶有鼻出血,大便略稀,食欲好,关节不痛。体胖,面色红光,唇红,舌尖略红,苔薄黄,脉滑数,律齐。血压150/48mmHg。中医诊断为心痹,证型为气阴两虚,风湿痹阻,夹瘀热阻滞。舌质略澹红,苔薄腻,右侧边缘剥苔,脉滑数。病机为气阴两虚,瘀热阻滞,风湿不明显。
气阴两虚心痹瘀热阻滞风湿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失眠、头昏痛、手足麻痹、腰痛、夜尿频数、面脚浮肿、口干不欲饮、食欲不振、胃中灼热、腹胀时痛、大便秘结。舌澹红少津,脉细弱。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气阴两虚失眠肝肾阴虚脾虚
查看详情 →
莫某,77岁,胸闷心慌,活动后加重,夜寐不宁,易醒梦多,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辨证为心脾气阴不足,痰瘀内结,心脉不畅。舌象红,苔薄白,脉细弦结。
气阴两虚胸痹心痛痰瘀痹阻心脉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胸闷憋痛三年,劳累加重。现病史见畏寒、多汗、乏力、颈项不舒、口干口苦、纳佳、尿黄。舌象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病史。中医诊断证属气虚血滞,痰阻心脉,后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阻脉。
气阴两虚胸痹气虚血滞痰瘀阻脉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5岁。主诉心悸半年。现病史示心悸不宁,夜寐不安,食欲不振,大便黏滞不爽。舌质暗,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阴两虚,神气散乱。病因病机为气阴亏虚,惊恐伤神,心失所养,痰湿内生,痰瘀交阻。
气阴两虚心悸神气散乱
查看详情 →
女,63岁,胸闷、胸痛、气短2年余。胸痹,气阴两虚。胸闷气短,心前区绞痛,汗出乏力,头晕头胀,头痛,口苦口干,两目干涩,不欲饮水,失眠多梦易醒,易感冒,面色无华。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弦。
气阴两虚胸痹心气不足阴虚失养
查看详情 →
10岁患者,神识不清,手舞足蹈,无意识乱动,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形瘦骨立,肌肤干涩,左上肢瘫痪,二便失禁,失语,哭无声,无涕泪,吞咽困难,躁扰不安,彻夜不寐,右目赤肿,枕、臂、臀与下肢褥疮,苔中腻,边尖光红,脉细小且数,暑温邪热久留,阴液元气两伤,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乙型脑炎阴液两伤烦躁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胸闷心悸,胸痛,气急,夜寐欠安,盗汗,口渴。中医诊断为胸痹。舌澹苔薄胖,脉细数。病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
气阴两虚心肌梗死胸痹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子宫肌瘤10余年,月经周期紊乱,量多,伴头晕口苦、失眠便秘。舌苔薄黄腻,边有齿痕,脉细滑数。中医病名子宫肌瘤,证型气阴两虚,痰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气阴两伤,痰气郁结,虚实夹杂。
气阴两虚子宫肌瘤痰气郁结月经紊乱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午后潮热,体温38℃,多汗,头晕,肢乏,入夜难寐,口干苦,多言气短,晨起眼睑浮肿,小便短赤,大便夹鲜血,消瘦,眼屎多,颈、足跖、手掌鲜红色,手时颤抖,舌尖红质稍暗,苔黄干,脉细弦数。中医诊断虚损,证型气阴两虚、血热犯神。主诉包括潮热、汗出、失眠、口干、便血、眼睑浮肿、手颤。病程未明确记载。
气阴两虚虚损血热犯神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慌伴胸闷1年余,加重1周。病程1年余,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主要症状包括心慌、胸闷、头部麻木感、眼前发黑、全身乏力。舌红,少苔,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心悸(气阴两虚兼心肾阳虚证)、眩晕。
气阴两虚心悸心肾阳虚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汗多,头、背、手心明显,体倦乏力,嗜睡,腰困,大便干,小便黄,口干渴,夜间易醒,盗汗,五心烦热,梦多心慌。中医病名属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汗多、体倦、腰困、便干、尿黄、口干、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切诊见脉细。
气阴两虚自汗盗汗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李某,45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烘热多汗,不规则发热半年,舌质红少津,舌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证
气阴两虚心悸肝肾阴虚口干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