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交藤+高血压

患者32岁,男性,主诉左侧半身不遂,手脚关节僵硬,口眼㖞斜,阵发性晕厥抽搐,口吐白沫,两目上吊,每周发作1次,病程4年。意识清楚,口角右歪,伸舌偏左,左侧肌力Ⅳ级,肌张力增强,浅感觉减退,巴氏征阳性。辨证为肝风痰浊内扰,气虚血瘀。舌澹紫苔薄白,脉弦细沉。病因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夹痰浊上冲于脑,瘀血痰浊滞于脑窍。
痫证中风后遗症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余某,女,30岁。主诉头晕、失眠、浮肿、尿少、呕吐。病程日久。中医病名肾炎,证型脾肾阳衰,病机脾肾阳衰,气化不利。舌澹苔白,脉沉细。面色晦暗,舌淡白,脉沉细。症状包括头晕、失眠、浮肿、尿少、呕吐、心悸、发热、肌肉润动、尿臭气、口干苦、胃积水、振水声、恶心。
肾炎尿毒症脾肾阳衰气化不利
查看详情 →
王某,女,49岁,胸闷、时有胸痛近10天,高血压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诊断胸痹,证属痰瘀阻于心脉,心脉失畅。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近10天。
冠心病痰瘀阻于心脉气阴不足心脉失养
查看详情 →
男,49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失眠,病程1月。舌淡紫,苔薄白,脉沉缓无力。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气虚血瘀。
心悸气虚血瘀心阳不足脉沉缓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眩晕2个月余。既往病史包括糖尿病、脑梗死、高血压病、冠心病。现症眩晕时作,行走时有漂浮感,常感口苦咽干。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辨证肝阳上亢证。
高血压性眩晕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反复眩晕10余年,夜间及体位变动时加重,伴恶心、乏力、失眠、纳差。面红,情绪易激动。血压180/98mmHg,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风眩,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
高血压肝阳上亢眩晕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主诉心前区隐痛,伴血压不稳。病程4年。中医诊断胸痹。证型痰瘀互结,心脉痹阻。病因病机痰瘀互结。望诊舌质黯红,舌下络脉粗,舌边紫黯,苔薄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心前区隐痛、腹胀呃逆、倦怠乏力、食纳尚佳、眠中多梦、大便不成形、小便频数。切诊脉细弦。
高血压痰瘀互结心脉痹阻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头晕、头胀、头痛、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双腿酸软、两眼干涩、大便干燥。病程6年余。中医诊断为高血压病。证型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望诊见苔白浊,舌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头晕、头痛、头胀、两目干涩、全身酸软无力。切诊脉沉缓有力,后转为脉弦缓有力。
高血压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头晕头胀
查看详情 →
男,47岁,痛风反复发作20余年,血肌酐升高10年。关节疼痛,乏力,腰部酸痛,大便干,夜尿3~4次/d。舌暗苔白腻,脉沉细。脾肾气虚型肾衰病。舌暗苔白腻,脉沉细。
痛风性关节炎脾肾气虚肾衰病尿酸升高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头晕、乏力、右侧胁部隐痛1周。形体肥胖,面色晦暗,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脾虚不运、湿浊内停证。右胁部隐痛,头晕,易疲劳,大便溏,睡眠差,夜梦多。血压150/92mmHg,BMI26.37kg/m²。肝脏B超示重度脂肪肝,ALT、AST、TG升高。
脾虚不运湿浊内停聚证
查看详情 →
李某,男,46岁。口干,头晕,视物模糊,皮肤色暗,夜尿1~2次,大便干。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舌黯红,苔薄腻,脉细滑。血压150/95 mmHg。舌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血压135/85 mmHg。阴精不足,痰浊瘀血内蕴。
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阴精不足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血压持续偏高,心前区闷痛紧缩感,遇风寒或情志不遂时加重,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中胀痛,惊惕不安,眩晕肢体麻木,夜寐梦扰,面赤口干,舌质绛、苔少,脉细数。诊断为高血压性冠心病,证型为心肾不交,阴虚阳亢,血脉凝阻。
高血压性冠心病心肾不交阴虚阳亢血脉凝阻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主诉头晕脑胀1个月,伴心烦口干,眠差易醒,血压140/105mmHg。舌红苔白,脉平缓。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眩晕。头晕项强,心烦口干,眠差易醒,舌红苔白,脉平缓。
高血压肝阳上亢头晕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双上肢无力,左侧明显,肩部肌肉萎缩2年,动作强无力,夜寐不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痿证,证型气血亏虚。病机为气血亏虚,筋脉肌肉失濡养。望诊舌淡红,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夜寐不佳,纳谷如常。切诊脉细。
痿证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阵发性发作4月余。刻下症见心慌胸闷、乏力、入睡困难、烦躁易怒、口黏口苦、咽干口渴、怕热、大便不成形。舌象舌尖红、质黯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眩晕、不寐、消渴、乳岩,证型为阴虚火旺,热扰心神。
眩晕不寐消渴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0岁。主诉头痛头晕,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失眠多梦,大便秘结。病程2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后转为肝郁气结,再转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水不涵木。舌质红,苔黄而干,后转为舌质黯红,苔薄白,再转为舌红苔薄白。脉弦数,后转为脉弦,再转为脉弦细。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肝郁气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痛4年,加重1周。面色暗红,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气滞血瘀。病程4年,劳累及情绪不稳定为诱因,胸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2年,HP(+)。体格检查血压正常,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胸痹气滞血瘀胸闷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心悸、头晕,病程4月。中医诊断心悸、眩晕,证型痰热内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差、失眠、血压偏高。切诊脉软而数,舌苔薄微黄。
心悸眩晕痰热内阻风热表感
查看详情 →
丁某,男,40岁。头痛头晕10天。两侧头痛,入睡困难,急躁,饮食二便可。舌质暗,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阳亢于上。舌质暗,苔黄腻,脉弦细。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不足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女性,58岁,高血压病。全身肤色黧黑,颜面为甚,暗晦不泽,耳颈部亦黑,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身困乏力,少寐多梦,唇青舌暗,苔薄,脉细涩。辨证为气滞血瘀,肝肾亏损,病因因久站练功,勉强运气,致郁伤肝,年老肾亏。病机为肝肾亏损,气滞血瘀。
高血压气滞血瘀肝肾亏损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