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咳嗽+鼻塞+气虚

11岁女性,病程三年,主要症状为发热、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咳痰清稀、咳声低弱、气喘、喉间哮鸣、汗出、纳少、便溏。面色萎黄,手脚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证属肺脾气虚,卫气不固。
肺脾气虚哮喘性支气管炎卫气不固风寒外袭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咳嗽2天,体质欠佳,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咳嗽晨重,有痰难咯,鼻塞流清涕,咽痒不痛,日间汗多,活动后甚。面白少华,舌澹红苔薄白,脉浮缓。中医诊断为感冒(复感儿),辨证为气虚感寒。
气虚感寒痰浊阻肺肺脾两虚反复感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主诉咳嗽喘息、胸满反复22年,加重4天。中医病名喘证,证型为痰热阻气、肺肾两虚、气虚卫外失固。病因病机为痰热阻气、肺肾两虚、气虚卫外失固。舌质澹红,苔黄黏腻、薄腻、薄,脉细弦、细滑。
气虚卫外失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两虚痰热阻气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为发热、恶寒、咳嗽、流鼻涕,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型为营卫不和,肺气失宣。望诊见面色憔悴,舌苔薄润。闻诊未明确。问诊见不思饮食,身痛不舒。切诊见脉浮而滑。
气虚感冒营卫不和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
女,46岁,反复咳嗽、气喘、胸闷20年,加重1周。哮病,证属风寒外束,痰饮内阻。咳嗽、气喘,喉中哮鸣音,痰清稀不易咳出,心累、胸闷、气急,活动后尤甚,不能平卧,畏寒、怕风、汗出而冷,面色晦黯,口唇轻度发绀,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浮。家族中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肺气虚哮病风寒外束痰饮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反复头昏、鼻塞、耳鸣5年,加重1月,乏力,纳稍差。舌澹,苔薄腻,脉沉。面色皖白,形体消瘦。中医诊断虚劳(气虚)。病因病机为正气耗伤,形体消瘦,面色皖白,乏力神怠。四诊信息包括舌澹、苔薄腻、脉沉,面色皖白,形体消瘦。
气虚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痛、左下肢不能活动、神志昏迷、全身瘀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自汗、目眩眼花、胸闷咳嗽、饮食少进、午后低热。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直接提及,病因病机未详述。望诊见舌澹苔腻,闻诊无描述,问诊见浮肿、卧床不起、四肢紫斑、头痛眩晕、胸闷咳嗽、饮食少进、午后低热,切诊脉细弱无力。
气虚证蛛网膜下腔出血血小板减少阴虚证
查看详情 →
9个月20天女婴,咳嗽半月,喘鸣3日。舌质红,苔薄腻,咽红,两肺哮鸣音,左下肺少量湿啰音。中医诊断为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病因为外感,病机为痰热闭肺。晐
肺气虚弱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舌红苔腻
查看详情 →
女,47岁,不明原因发热近一月,伴恶寒、头晕、全身乏力,病程近一月。内伤发热,病久气阴两虚,内伤发热。舌红苔白腻,脉沉细,重取小弦。形寒,便溏,月经量少,夜寐不安。
内伤发热气阴两虚脾胃虚弱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6个月,主诉间断咳嗽月余,加重3天。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稀痰、鼻塞流清涕、纳差、面色皖白。舌质澹白苔薄滑,心肺正常。中医病名咳嗽,证型肺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肺气亏虚,卫外不固,兼感风寒。望诊见面色皖白、舌质澹白苔薄滑。闻诊未见异常。问诊含咳嗽、鼻塞流清涕、纳差、易感多咳。切诊未见异常脉象。
风寒咳嗽肺气不足卫外不固肺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微恶寒不发热、汗多、眠差、头昏、倦怠、纳差、纳后脘痞。舌澹红,苔白,脉浮。中医诊断虚人外感。病因病机为正气亏虚,肺卫失调,腠理不固,外邪入侵。二诊主诉头昏减、潮热出汗、夜寐差、纳后腹胀、矢气、消化差。中医诊断心阴血虚,脾阳不足。病机为心阴血虚,脾阳不足。
气虚感冒外感心阴虚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耳鸣耳痛3月余,疲劳及运动后加重,胃脘隐痛,食后尤甚,胃纳呆,既往体弱易感,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面色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软弱。中医诊断耳鸣,证属肺脾不足。病机为脾虚气弱,运化失职,清阳不升,耳窍失养,兼肺气不足,易致外感。
耳鸣耳痛肺脾不足胃纳呆舌质澹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咳喘3个多月,昼轻夜重,痰多,鼻塞,大便秘结。中医病名哮病,证型为痰饮内郁、肝木失达、风邪外束。舌苔薄白,脉象弦紧。病程较长,属久病咳喘。病因病机涉及痰饮、肝木失达、风邪外束。
哮病痰饮内郁肝木失达风邪外束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产后双下肢水肿1月,双下肢水肿按之凹指,恶风汗出,乏力神疲,腰背酸痛,小腹坠痛,口干思饮,心烦失眠,舌澹齿痕,脉细弦。中医病名产后水肿,证型气血两虚,营卫不和,风湿袭表。舌澹齿痕,脉细弦。
气虚水停产后水肿气血两虚风湿相搏
查看详情 →
51岁女性,主诉头痛、头晕半月,病程半月。眩晕,证属脾失健运,痰浊上蒙清窍。苔白而厚,脉滑而弱。血压160/100mmHg。头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纳差,胃脘痞闷,大便时干时稀,口干而不欲饮。项背强,乏力。脉浮缓而无力。
气虚感冒高血压脾失健运痰浊上蒙
查看详情 →
女,64岁。间歇性发热,体温38℃~38.7℃。恶寒,发热,头痛,四肢关节酸痛,全身乏力,腹胀,腹痛,食欲、精神、睡眠差,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浮滑数。湿热内蕴,正气虚弱。面色无华,舌象暗红、苔黄腻,脉象浮滑数。
正气虚弱间歇发热湿热内蕴舌质暗红
查看详情 →
女,22岁,发作性哮喘10余年,常于暑热阴雨天气发作,喉中哮鸣,咳嗽痰黏难出,口渴,大便干,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素有痰热,外邪引发,肺失宣降,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弦滑
哮喘痰热肺失宣降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主诉耳鸣、耳痛3月余,疲劳及运动后加重。既往体弱易感,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面色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软弱。中医诊断为耳鸣(肺脾不足)。病机为脾虚气弱,运化失职,清阳不升,耳窍失养,兼肺气不足。
耳鸣肺脾不足脾虚气弱胃纳呆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持续低热三月余,伴口干口苦、面部烘热、手足冰冷、紫斑、心悸、汗出、四肢无力、大便溏薄。面色红赤,唇舌俱红,苔薄腻多津,脉洪大无力。外感风寒,误治伤肾阳,阴寒内盛,寒凝血脉,阴盛于下,阳浮于上,阴极似阳。
阳虚气弱阴盛阳浮肾阳受损脾虚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病程多在6个月内。中医病名为水肿、肾风、溺血。证型为风水、湿毒浸淫、水湿浸渍、湿热内壅、下焦热盛。病因病机为风湿毒邪伤及肺脾肾三脏,风寒、风热、湿热、疮疡毒邪内侵。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含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尿少色赤、身发疮痍、发热、恶风、口干、胸闷、纳呆、泛恶、腹胀、便秘、腰酸腿软。切诊未提及。
急性肾炎风水相搏湿毒浸淫湿热内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