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女性,慢性泄泻10余年,加重2个月。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澹苔白,脉细弱。慢性泄泻,脾肾阳虚型。主症为腹泻、食后即吐、完谷不化、脘闷不舒。病程长,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脾阳衰损及肾阳,蒸腾化生力弱。
慢性泄泻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 持续性便秘 5~7天排便一次 上腹部痞胀 纳呆 腰骶酸痛 舌苔薄腻 脉弦 年老气虚失运 大肠传导失司
气虚习惯性便秘上腹痞胀纳呆
查看详情 →
女,44岁,颈部活动不利伴左侧肢体麻木5月余。颈部疼痛不适,左侧肢体麻木,时有头晕,纳眠可,大便难,小便不利,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涩。颈椎旁肌肉僵硬,左侧斜方肌压痛明显,双下肢痛温觉减退。项痹—气虚血瘀。督脉气衰,气血运行无力,气滞血瘀,痹阻经络。
气虚血瘀项痹头晕大便难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排便时肛门胀痛,间断性便中夹有鲜血,病程约10个月。内痔。病因病机为气虚下陷、湿热下注致气血瘀滞。面色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肛门坠胀、异物感,排便时痔团脱出肛门外。脉象未明确描述。
气虚下陷内痔湿热下注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发声困难伴声音嘶哑2月余。病程2月。中医病名喉喑,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肾精不足、脾虚失养、肝气郁结。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颈部不适2年,甲状腺癌术后声音嘶哑。切诊未提及。
喉喑肺气肃降肾气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诉痢疾半年有余。主要症状为大便5~6次/日,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白色黏液较多,肛门瘙痒,伴有梦遗现象。体弱面黄,舌嫩红,脉沉数而弦。中医病名为痢疾,证型为湿热郁滞肠道,传导失司。望诊见体弱面黄,舌嫩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大便次数多、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白色黏液多、肛门瘙痒、梦遗。切诊见脉沉数而弦。
痢疾湿热郁滞里急后重下痢脓血
查看详情 →
患儿8岁,男性,主诉注意力涣散、好动1年,加重1个月。神志清醒,精神亢奋,坐立不安,舌红、苔略黄,脉数。中医诊断为小儿多动症,病位在脑,与心、脾、肾相关,病机为肾阴亏虚,相火妄动,扰动心神,脾失健运,痰湿上蒙神窍。
小儿多动症肾精不足肾阴亏虚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帕金森综合征病史6年余,病情恶化1周,表现为神志钝呆、不能语言、小便失禁、吞咽困难、上肢肌张力高、发热。舌红绛少津,脉细弱而数。中医诊断为震颤麻痹(帕金森综合征),病因为肾阴亏虚,阴虚火旺,浮阳上越,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亏耗,筋脉失养,颅脑缺血缺氧,病位在肾气虚,膀胱失约。
帕金森综合征肾阴虚阴虚火旺浮阳上越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遗尿、咳喘、泄泻,病程1年余。面色晦滞,咳喘时作,喉间哮鸣,痰清稀色白质黏,胃纳不振,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四肢清冷,小便清长,夜间遗尿1~3次。舌淡苔白滑,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顽固性遗尿、咳喘(支气管哮喘)、泄泻(消化不良)。病因病机为肺脾肾三脏气虚,肾气不充,膀胱失约;脾肺阳虚,痰湿内盛;脾胃虚弱,健运失司。
遗尿咳喘泄泻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年龄未提及,主诉霍乱,症状为夜吐泻交作,心胸烦乱,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寒性霍乱,证型为中阳不足、寒湿内停。望诊见面色澹白,眼凹螺瘪,吐泻清冷,四肢手足厥逆。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见渴欲饮而不下。切诊见脉沉细。病因属外受暑湿,内伤生冷,病机为清浊不分,乱于肠胃,导致吐泻交作,形脱目陷。
霍乱中阳不足寒湿内停吐泻清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50岁。咳嗽、气喘30余年,加重1个月。咳喘、胸闷痛,朝轻暮重,夜间不能平卧,动则喘促,气不能续,痰黏色白难咳,口干欲饮。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弦而滑。中医病名:哮喘。证型:风寒外袭,痰湿蕴肺。病因病机:肺、脾、肾三脏气虚,水液代谢不利,痰湿内生,风寒束肺,肺失宣肃。望诊:舌质淡,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喘、胸闷痛、痰黏色白、口干欲饮。切诊:脉细弦而滑。
肺气虚脾肾气虚哮喘风寒束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久患咳嗽,近期患风温,表证已除,肺中蕴积痰热。形体瘦弱,气短自汗,语音低微,咯痰黄稠,痰中偶见血丝。舌红、苔黄,脉虚弱无力而稍数。中医病名为咳嗽,证型属痰热蕴肺。临床表现包括舌红、苔黄、脉数,病机为肺中蕴积痰热。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肺结核病灶已钙化,仍有潮热、自汗、干咳少痰、短气微喘、咽干口燥、倦怠乏力、齿痛松动。舌红、苔少,脉细无力稍数。中医病名为肺痨,证型属气阴俱虚。患者年龄54岁,男性,主诉风温表证已除,咳喘久治未愈。咳嗽较剧,咽干口燥,午后面部烘热,手足心热,盗汗。舌红、苔黄、乏津,脉细稍数。中医病名为咳嗽,证型属肺热伤阴。
肺气虚咳嗽痰热气阴俱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腹泻10年,伴黏液脓血便5年。大便每日3~7次,质稀,带黏液脓血,有下坠感。腰背酸痛,夜间尤重。高血压,心慌。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粪便检验示白细胞(++)。中医病名属溃疡性结肠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高血压、心慌、饮食辛辣或饮酒后病情加重。脉象未提及。
气虚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直肠炎胃炎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7岁。腹胀重坠6个月,饱食过劳伤气,脘胀嗳气,小腹重坠,便时干时稀,纳减疲乏。体弱肌薄,面澹黄,苔白腻,脉沉缓右关沉弱无力。诊断为胃缓(胃下垂)。
气虚胃下垂脾阳不足脉沉缓
查看详情 →
3岁,吐泻,病程急剧恶化。慢惊风,阳气衰微,寒邪内盛。面色苍白,舌象未见,呼吸微弱,肢厥如冰,神昏不醒,脉象未见。关纹不见,掐之无反应,心有微热。
气虚慢惊风肢厥神昏
查看详情 →
女,56岁,间断胃脘胀满10余年,加重1周,餐后腹胀,胀甚时疼痛,畏寒怕凉,食纳不佳,嗳气,矢气不爽,乏力,头晕,口粘腻,不欲饮,心烦,大便1天一行。舌暗红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取无力,浮取弦滑。慢性胃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寒邪、瘀血、痰浊互结中焦。
脾胃气虚慢性胃炎推动无力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持续性胃脘部不适,伴乏力10天余。腹胀,不思饮食,偶有饥饿感,全身乏力,右下肢发颤,入睡困难,多梦,口干黏,时欲干呕,喜热饮,大便4日未行,小便色黄,时心慌,胸闷。舌质暗,苔厚腐,脉弦。诊断为胃炎、胆囊炎、脑供血不足。四诊显示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苔白腐或厚腐,脉弦。症状包括胃脘不适、乏力、腹胀、失眠、口干、便结、心慌、胸闷、右下肢发颤。
胃炎胆囊炎脑供血不足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反复排便困难5年余。素乏便意,每日1行,量少质干,呈羊屎状,排便费力,伴不尽感。舌质澹紫,苔薄黄,脉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大肠黑病变,慢传输型便秘。中医诊断为便秘,证型为气滞证。胃脘痞闷,腹胀,口苦,性情急躁。脉弦,舌质澹紫,苔薄黄。
便秘气滞证肝气郁结脾胃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胃下垂一年半,腹痛1周。病史显示胃下垂15厘米,体质瘦弱,纳差,上腹阵痛。舌质澹红、苔白薄润,脉沉缓无力。诊断为腹痛(胃下垂),辨证为久病体虚,中气虚陷。
胃下垂中气下陷体质瘦弱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老,主诉反胃,饮食至晚即吐。中医病名反胃,证型属脾胃虚冷,病因病机为命门火衰,不能运化水谷。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饮食至晚即吐,病程未明确。切诊见气绕脐而转。
反胃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