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性,恶寒高热无汗,往来寒热,体温达40.2℃,纳差口干不渴,病程持续数日。舌中黄,脉弦数。诊断为少阳、阳明合病,邪仍在少阳、阳明兼有湿邪。舌黄,脉数。
少阳合病高热无汗阳明合病湿邪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咽痛、口干思饮。舌质红、苔薄白,脉紧。初诊辨证为太阳伤寒表实证,部分表邪入里化热,见阳明病,少阳病,六经辨证为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二诊症状为咽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
少阳合病太阳伤寒少阳阳证阳明病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眩晕、头痛、纳差、恶心、心烦失眠。眩晕严重时不能睁眼,不能坚持工作。血压170/100mmHg。辨证为肝阳上亢。舌苔黄厚而腻,脉弦长。病程未明确提及。
少阳合病眩晕头痛肝阳上亢阳明合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发热、恶寒,病程8天。症状包括寒热往来、体温39.5℃、口苦口干、胸胁胀满、纳呆,朝轻暮重。舌深红、苔白厚,脉弦数。诊断为少阳、阳明合病。二诊症状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口干欲饮。三诊症状发热、恶寒减轻,口干口苦,体温37.8℃,舌红、苔黄,脉弦数。四诊体温正常,睡眠好,饮食增,舌苔退多半,脉缓。
少阳合病阳明合病口干口苦胸胁胀满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谵语、口渴、咳嗽、胸膈痛、泄泻、遍身发斑,六脉洪滑。诊断为少阳、阳明合病。症状包括发热、谵语、口渴、咳嗽、胸膈痛、泄泻、发斑。脉象六脉洪滑。病机为少阳、阳明合病,邪扰心包,致神明逆乱。
少阳合病伤寒发热谵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