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男性,主诉糖尿病6年,体倦、肢肿、尿少。中医诊断水肿(阴水、脾肾两虚)。症状包括体倦乏力、腰背酸痛、小便短少、双上肢浮肿、胃纳欠佳。舌澹,苔薄黄,脉弦细。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3.0g/L,红细胞(+),血压135/80毫米汞柱。二诊见晨早神疲,头眩头重,小便量增多,泡沫多,腰痛稍减,下肢肿渐消,脉弦滑。三诊症状好转,胃纳一般,夜尿减少,脉弦细。四诊下肢肿基本消退,脉细滑。
脾肾两虚糖尿病水肿夜尿
查看详情 →
32岁女性,主诉面部及双手掌红斑、关节酸痛、高热,病程6年。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为肝肾阴虚,毒火炽盛,阴虚内热,脾肾两虚。面色红,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脉细弦数或细滑数。体温38.7℃,大便干,小便黄赤,血色素低,尿蛋白阳性,血沉快,免疫指标异常。
脾肾两虚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毒火炽盛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多饮多尿10余年,伴头晕目眩、手足麻木半月。口渴多饮、尿频量多、头晕目眩、恶心、双足麻木、视物不清、乏力、腰膝酸软、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暗澹,苔薄白,脉沉细。消渴(气阴两虚),眩晕(肾精亏虚)。脾肾两虚,气虚血瘀。
脾肾两虚糖尿病肾精亏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男,34岁。头晕,耳鸣如蝉半年,腰酸腿软,乏力倦怠,睡眠不实,纳差,便溏,尿频。中医病名属脾肾两虚,证型为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乏力倦怠、睡眠不实、纳差、便溏、尿频。切诊未提及。
脾肾两虚神经性耳鸣睡眠不实便溏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闭经半年,月经量少色褐,周期紊乱,有痛经及经前腰酸,白带量多气味腥。舌澹黄腻,中裂尖刺,脉细软尺弱。诊断为先天肾虚,劳倦伤脾,营血不足,冲脉失养。病机为肾虚脾弱,血海空虚。二诊见月经来潮,量多色黑,经前腹痛,舌澹黄,脉细软。三诊见月经周期紊乱,舌黄腻,脉细软,诊断为血热妄行。四诊见月经周期正常,舌白腻微黄,脉左软右细弦,诊断为脾肾两虚,下焦寒凝。
脾肾两虚闭经先天肾虚营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58岁,主诉乏力、面部肿胀月余,糖尿病病史10余年。面色白,双眼睑浮肿,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为消渴病兼水肿证,证型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
脾肾两虚消渴病水肿证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精神欠佳、面色黯滞、腰部酸痛、睡眠不实、恶心泛泛、腹痛、便后则缓。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肾劳。证型为脾肾气虚,浊毒内蕴,气血生化乏源。望诊见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疲劳乏力、精神欠佳、面色黯滞、腰部酸痛、睡眠不实、恶心泛泛、腹痛、便后则缓、咽干、舌澹红苔根白前少、舌黯有紫气苔薄白、舌红苔薄白、舌澹红苔薄白腻。切诊见脉细。
肾劳脾肾气虚浊毒内蕴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女,26岁,小便淋漓,灼热涩痛,时发时止5年。淋证,热淋,湿热下注,热盛成毒。舌深红,苔黄腻,脉滑数。发热,头痛,腰痛,寒战高热,体温40.5℃。小便常规示蛋白(+),脓细胞成堆,红细胞1~4。B超双肾正常,输尿管不扩张。神倦纳少,小便略黄,时感灼热,舌澹红,苔白黄相兼,脉沉缓。偶有腰酸,盗汗,舌质红,苔薄少,脉细缓。小便常规示上皮细胞2~5,白细胞0~2,红细胞0~1。
热淋湿热下注热盛成毒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30岁女性,主诉腰酸、少腹胀坠痛、带多,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盆腔炎。证型:肝郁气滞,脾肾两虚,肝郁脾虚,中有蕴热,肝脾不和,冲任失调。病因病机:肝郁气滞,脾肾两虚,脾虚生湿,肝郁化热。望诊:舌苔薄黄中剥、边尖红有刺,舌苔深黄质绛、前半中微剥,舌苔中根黄垢、质绛、前半微裂,舌苔前半薄白、中剥,根澹黄,舌苔薄黄根垢、前半微剥,舌苔黄腻中垢。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腰酸、少腹胀坠痛、带多、大便稀、月经周期尚准、末次月经时间、胃脘灼热、便前腹痛、腰部酸痛。切诊:脉象细软、细、沉细。
脾肾两虚盆腔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52岁,溏泄八月余,色先黑后黄,腹鸣一痛则泻,日夜行五六次不等,无红白,有不消化之物。脾肾虚,内热为患,头时发眩而作声,粪色黑多黄少,内热已轻,肝脾未和,脉弦虚,血压极高,湿热上攻,内热未尽,上攻之象。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弦虚。
脾肾虚泻肝阳上旺内热上攻脉弦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小便频急,尿道刺痛,少腹坠胀隐痛,病程较长。中医诊断淋证。病机为肾虚湿热内蕴,膀胱气化不利,气机失畅,后演变为气阴两虚,湿热未清,脾肾两虚,运化失健,湿热内蕴。望诊未提及,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尿血、腰痛、纳差、嗳气、喜温、疲劳乏力,切诊未提及脉象。
脾肾两虚尿路感染肾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小腿红褐色漫肿、溃疡反复发作4年。主症为红斑、色素沉着、青筋怒张、瘙痒、溃疡、皮肤厚硬。病程4年,朝轻暮重,逐年加重。舌澹红,舌质偏暗,舌苔薄黄。脉细弦左沉。中医诊断为臁疮,病机为湿热下注,瘀血凝滞经络。小腿内外臁处皮肤肿胀融合成片,色泽暗红,局部有溃疡,皮肤厚硬,伴色素沉着。
脾肾两虚臁疮湿热下注瘀血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反复水肿2年半,加重1周。主症为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气短乏力,头晕心悸,纳差食呆,面色皖白。舌质澹苔白滑,脉细弦。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病因病机为久病劳倦伤及脾肾,阳气虚弱,气不化水,水湿泛滥。
脾肾两虚慢性肾炎水湿内停蛋白尿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男性,主诉左眼睑下垂,眼球运动不灵活,复视,病程3个月。舌嫩无苔而有裂纹,脉弱。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以脾虚为主。望诊见舌嫩无苔有裂纹,切诊见脉弱。问诊见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复视。体征包括眼睑下垂、眼球运动不灵活、复视,身体其他部位肌肉未见累及,体力较差。
重症肌无力脾虚气陷脾阳不足清气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阴茎左侧硬结,勃起时疼痛,性功能减退,早泄,失眠多梦,纳少,排尿不畅。中医诊断脾肾两虚,寒湿阻络型阴茎痰核。舌苔薄白,脉象沉弦。阴茎海绵体可触及硬结,质地较硬,表面不规则,有压痛。
脾肾两虚阴茎痰核寒湿阻络早泄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下肢疼痛,步履艰难,夜间加重,难眠。病程较长,下肢疼痛逐步加剧。面色黄滞,表情痛苦。舌质暗嫩,苔白兼浊。脉尺弱兼涩。中医病名为股动脉硬化症,证型为脾肾两虚兼血瘀。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脾肾两虚股动脉硬化症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腰酸乏力,尿中泡沫多,舌澹红,苔薄白腻或薄黄,脉细。中医诊断腰痛,辨证脾肾两虚,精微失固,后转为脾肾气阴两虚,湿热内蕴。病程自2004年起,持续多年,无水肿,无高血压,尿常规示蛋白及红细胞异常。
脾肾两虚腰痛湿热内蕴蛋白尿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主诉近2个月血糖控制不佳,尿频量多,口渴多饮,头晕乏力,两膝酸软,下肢麻木。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弱。中医诊断消渴,证型为脾肾两虚,气阴不足,瘀热痰阻。
脾肾两虚糖尿病消渴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喘息40年,加重7天。胸闷、喘息、喉中哮鸣有声、气短,活动后加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喘证(痰湿阻肺,脏腑虚损),泄泻(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素患咳喘,内有伏痰,复加外感烟雾刺激,痰随气升,气因痰阻,肺失宣降,长期发作致肺脾肾三脏俱虚。
脾肾两虚喘证痰湿阻肺泄泻
查看详情 →
男,51岁,全程肉眼无痛性血尿,持续5天。尿色淡红,无尿频、尿急、尿痛,不发热。尿蛋白+++,红血球满视野。腰酸、疲乏、耳鸣头晕、胃纳不馨。腹部平坦,肾区无叩击痛。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劳倦伤及脾肾,中气下陷。舌象、脉象未提及。
脾肾两虚血尿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