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男性,主诉腰下畏风怕冷,膝踝酸困僵痛,遇阴雨寒冷加重。寒湿稽留,脉络痹阻。面容清癯,下肢皮肤冰冷,小腿双足尤甚,膝腿沉重,踝外掣痛,趾端麻木,舌苔白厚,脉沉弦细。病程六年,初因野外作业受寒湿侵袭,后转为寒湿痹证,沉寒痼冷,浸骨着髓。
脉络痹阻寒湿痹证寒湿稽留沉寒痼冷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左足发凉、麻木、胀痛、间歇性跛行,伴左小指发凉、麻木1年。左足背红肿,足趾紫黑,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舌质红,苔白厚,脉细数。诊断为湿热下注,经脉瘀阻。舌质红,苔白,脉弦。湿热之象。舌质澹红,苔白,脉缓。气血双虚、经脉瘀阻。
脉络痹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经脉瘀阻
查看详情 →
女,26岁,结节性红斑,双下肢红斑伴结节,触之碍手,偶有疼痛,无瘙痒,舌薄黄,脉细数,气滞血瘀,痹阻脉络,舌象薄黄,脉象细数,脉象细。
脉络痹阻结节性红斑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左侧腰腿疼痛3年,遇寒湿加重,得暖缓解,喜按,劳累加重,休息减轻,疼痛放射至足趾,伴酸胀痛麻。舌质澹,苔薄白。脉弦滑。辨证为风寒湿型骨痹证,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肾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留恋久而不愈,壅滞经络,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中医病名骨痹证,证型风寒湿型。
脉络痹阻骨痹证风寒湿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右半身偏瘫十余日,发病前有头昏、头痛、身体倦怠。右侧肢体伸屈、举抬困难,右半身偏瘫自觉发凉,脉弦缓,舌苔薄白。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气虚血滞,脉络痹阻。
脉络痹阻中风气虚血滞右半身瘫痪
查看详情 →
女,47岁,突发头晕、头痛、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病程短。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气血虚衰,风邪乘虚而入,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失养。望诊见舌质淡无苔,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言语不利、半身不遂,切诊脉细弦无力。
脉络痹阻中风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陈xx,女,48岁;主诉两天前突然昏厥,四肢抽搐;昏迷不醒,喉间痰鸣,面白唇紫,四肢不温;舌淡苔白略腻,脉沉弦而滑;中医病名中脏之阴闭;证型湿痰滞心,神明被遏;病因病机痰浊上扰,蒙蔽清窍;舌淡苔白略腻,脉沉弦而滑;苔白略腻,脉沉细而弱;苔白略腻,脉沉无力;苔白,脉沉迟而缓。
脉络痹阻脑溢血阴闭痰湿滞心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头晕,胸闷心跳慢7年,加重1年。中医病名属“迟脉证”,证型为心阳不振,温运无力,脉络痹阻。望诊见舌澹暗苔白腻,切诊脉沉迟。现症有头晕心悸,胸闷憋气,心前区刺痛,疲乏无力。病程7年,近期加重,心率最慢32次/分,一般40次/分。心电图示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
脉络痹阻心阳不振迟脉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主要症状为双足麻木疼痛,右足第一、二趾紫绀,趾尖发凉,刺痛、麻木。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消渴、痹证。辨证属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舌象淡黯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象细弱。查体皮温较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检查结果显示右ABI0.82,左ABI0.95,双侧TBI不能测出。
脉络痹阻糖尿病足气虚血瘀消渴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胸闷、心慌两年,近半年加重,伴心前区疼痛、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纳少、消瘦。舌质澹而暗,苔薄白,脉细弱而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心脉瘀阻,气虚血弱。辨证为气虚血瘀。主症为胸闷、心痛,兼见疲乏、纳少、消瘦。舌象澹暗,脉象细弱而涩。
脉络痹阻胸痹心痛气虚血瘀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左下肢肿胀2月余。病程2月。中医病名: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证型:血脉痹阻,水湿泛滥;病久伤气,气虚水湿不运。舌红,苔薄白;舌质澹胖,苔白。脉弦滑;脉弦。
脉络痹阻髂股静脉血栓气滞血瘀营卫不通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右侧肢体偏瘫5天,口角左歪,右侧偏瘫肌力3级,语言謇涩,头昏乏力,面色少华,舌边紫斑,苔薄,脉濡。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气血虚弱,血行不畅,脉络痹阻。体征包括神志清楚,舌象异常,脉象濡。
脉络痹阻中风气血虚弱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女,79岁,右侧大腿外侧疼痛、麻木1年余,伴蚁行感。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细。右侧大腿前外侧浅感觉减退,深感觉正常。中医诊断为血痹,证属寒湿阻络。
脉络痹阻股外侧皮神经炎寒湿阻络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腰部疼痛,活动受限5天。中医诊断为痹痛。证型为肝肾亏虚,脉络痹阻。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澹红、苔薄白,脉弦。体征示腰背肌稍紧张,腰椎间隙压痛,双下肢反射正常,无麻木。影像学示腰椎间盘突出及膨出。
脉络痹阻腰椎间盘突出症痹痛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21岁,鼻腔干燥不适,嗅觉减退,病程三四年,头晕心烦,大便结,双侧鼻腔顶有脓痂,鼻甲明显萎缩,舌质澹红带紫,苔薄黄,脉弦,证属气阴不足,脉络痹阻。
脉络痹阻鼻腔干燥嗅觉减退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诉右侧肢体沉重无力,不能任步,口眼歪斜,言语含煳不清,伴头昏目眩。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辨证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脉络痹阻,筋脉失养。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涩。血压24/11千帕,神志尚清楚,表情呆滞,嘴角向右歪斜,右手及右下肢肌力Ⅱ级。头颅MRI提示左颞叶脑梗死。
脉络痹阻中风风中经络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突发左手指麻木、头晕、耳鸣、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左侧肢体麻木、手不能举、腿不能抬。中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风)。证型为肝阳亢盛、痰热内阻、风痰上扰。病因病机为素性暴躁、过度烦劳、肝阴耗损、肝阳亢张、痰浊内生、肝风挟痰挟热上冲巅顶。望诊见口眼歪斜,舌歪向左侧。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烦躁、头晕、耳鸣、言语不清。切诊见脉细弦且柔和,后转为弦弱。舌质澹,苔薄白,后转为红润,苔薄白而润。
脉络痹阻中风肝阳上亢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肢体活动不灵。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舌澹紫苔白,脉细涩无力。
脉络痹阻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61岁,右侧半身不遂两月余,手难持物,不能上举,足难步行,屈伸无力,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偏枯(中风后遗症)。证属气血亏虚,脉络痹阻。脉弦细,舌淡红,苔白。二诊脉弦滑,舌苔淡黄。三诊症状改善,语言流利,手能举动,步能健行。四诊诸证悉平,基本痊愈。
脉络痹阻中风后遗症气血亏虚偏瘫
查看详情 →
女,41岁,腰酸怕冷,月经不调,病程较长。系统性硬化病,肺肾气虚、营卫不和、脉络痹阻。舌质黯红、苔白微厚腻,脉沉细涩。面部、颈肩、四肢皮肤增厚变硬,呈蜡样光泽,胸闷气喘,急走气短,干咳,皮肤雷诺现象。抗组蛋白抗体、抗硬皮病—70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轻度增快,肺间质纹理增粗。
脉络痹阻系统性硬化病肺肾气虚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