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卿+气血不足+脾虚

62岁女性,发作性胸闷1年余,加重2个月,伴头晕、心慌。胸闷气短,面色暗红,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苔薄腻,脉弦细。高血压病史1年,冠脉硬化,心包积液。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心悸、眩晕,证属心气虚弱,心脉瘀阻。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劳倦伤脾,气血亏虚,心脉瘀阻。
气血不足胸痹心痛心悸眩晕
查看详情 →
67岁女性,头晕、心慌10年余,加重半个月,形体偏胖,喜食咸甜,高血压病史10年,思虑劳累过度,性情急躁。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苔薄腻,脉弦细迟。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脾阳虚,湿浊内阻。病因病机为心脾气虚,痰湿内阻,气血不畅,血行不利。
气血不足高血压心脾阳虚湿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闷伴心慌1个月余。现病史提示平素思虑劳累,性格内向,喜食咸辣。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舌苔厚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气不足、肾阳虚弱型。病因病机为思虑劳累伤及心脾,肾气不足,阳气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
气血不足心脾虚弱心气不足肾阳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反复纳差、乏力1年余。面色不华,神疲易倦,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60/110mmHg,肾功能异常,血肌酐388μmol/L,血红蛋白96g/L。中医诊断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兼浊毒内停。病机为脾虚运化失司,肾虚气化失常,浊毒内停。
气血不足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浊毒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自然流产清宫后1个月,月经周期正常,有痛经及血块,生育史有两次自然流产,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现病史见小腹坠胀、反胃、腹泻便溏、乳胀及结节。舌暗边尖红,苔薄黄腻,有齿印,脉弦细。诊断为肝火旺盛、瘀阻癥结、冲任受伤。五诊见脉细略数,舌淡边尖红,苔薄腻少津,诊断为肝旺脾虚。九诊见脉细弦略数,两尺细软,诊断为素体脾虚、气血不足。十诊见脉细弦略数,两尺细软,诊断为肝火旺盛、肾气不足。
肝旺脾虚气血不足自然流产肝火旺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腰酸,双下肢浮肿,小便泡沫多。病程十余年。中医诊断水肿,证型脾肾两亏。病因病机脾肾亏虚,脾失健运,肾不气化,水湿泛滥。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
气血不足慢性肾衰脾肾两亏水湿泛滥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半年,尿潜血阳性,双膝关节疼痛,动则多汗,胃脘胀满,偶有呕吐,寐差,面部痤疮密布,皮肤干燥粗糙、角化,脱发。舌淡略暗、舌尖红,脉弦滑。病久正气不足,损伤脾胃,湿热内蕴。
脾虚气血不足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经期腹泻、耳鸣伴月经量少3个月。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包括经行泄泻、月经过少、耳鸣。证型为肝旺脾虚肾亏。望诊见面色偏黄,舌质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易激动,急则面色潮红,失眠多梦,月经量少。切诊见脉弦。
脾虚气血不足经行泄泻月经过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经期腹泻、耳鸣伴月经量少3个月。经期大便溏薄,日4~5次,伴耳鸣、失眠,月经量少,3天即净。面色偏黄,情绪易激动,急则面色潮红。辨证属肝旺脾虚肾亏。舌脉为肝旺之象。肝气偏旺,肾阴耗伤,水不涵木,肝血不足,冲脉气盛,肝气更旺,木旺侮土,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清浊不分,湿渗大肠,致腹泻。肝阳升发太过,气血上逆,扰于清窍,致耳鸣、失眠。肾虚胞络失系,致月经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脾虚气血不足经行泄泻月经过少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