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冠心病

男,66岁,头晕、不能应答6天,反应迟钝加重,不认识家人。神志清,精神倦怠,对答不切题,定向力差,左侧共济征(+),双侧病理征(+)。头颅MRI示左侧扣带回小片状脑梗死,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右枕叶脑软化灶。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呆病、眩晕。辨证为脏腑亏虚,肝肾不足,肝阳上亢,瘀阻脉络,瘀血蒙蔽脑窍,脑失所养。
脑梗死血管性痴呆高血压病中风中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慌、气短、头晕、手足不温、心前区阵发性疼痛。病程三年。中医诊断心肾阳衰,心脉瘀阻。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血行瘀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胸闷、心悸、头晕、脉迟缓。切诊脉搏44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ST段下移,T波低平。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肾阳衰心脉瘀阻舌质淡紫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发作性胸闷、胸痛5年余,劳累时加重,偶感心慌、乏力,时有手脚发凉、麻木,眠差。舌质暗澹,苔薄白,六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胸痹心悸,证型为阳虚血瘀型。病程5年,体质虚弱,不耐劳累,心肾阳虚,血脉痹阻。
胸痹心痛阳虚血瘀心慌手脚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心胸闷痛,时发剧痛,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加重,心前区疼痛,发作频繁,痛时冷汗,牵掣肩臂酸麻。病程近1个月。中医诊断为胸痹(心阳痹阻)。证型为心阳痹阻。望诊见面色晦滞,舌澹胖润、苔薄白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气短、时发叹息、体倦头昏、食少腹胀、形寒怕冷、心悸失眠。切诊见脉弦细而涩兼结代,后转为弦细而缓。
冠心病心绞痛心阳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衰弱,血脉不畅。望诊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细缓。
胸痹心阳衰弱心气不足舌薄白
查看详情 →
男,47岁,心前区心悸、胸闷、针刺样疼痛,活动后加重,病程约3个月。胸痹,痰瘀闭阻型。舌黯红,苔厚腻微黄,脉迟弦。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ST段异常,心尖区闻及1级杂音,血压正常,心率偏慢。
冠心病痰瘀闭阻胸痹
查看详情 →
男,51岁,胸闷气短,心悸,阵发性心前区疼痛,纳呆恶心,体倦乏力,病程一年。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舌胖苔白腻,脉沉迟。证属湿浊中阻,气机不畅,胸阳不展。面色萎黄,口干而粘,不欲饮,全身倦怠乏力,行走困难,恶心纳呆。脉沉迟。
冠心病湿浊中阻气机不畅胸阳不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为胸闷、心慌、上腹部胀满隐痛,心前区闷痛,眠差,食欲不振,食后胀满。病程近3年,春秋季节症状加重。舌澹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脾两虚,心神不安。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行血无力,心神失养,脾胃不足,气血化生乏源。
心悸心脾两虚心神不安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冠心病史多年,胸闷气短,偶左胸疼痛,夜间发作,畏寒,四肢不温,乏力。舌淡略暗,苔白,脉沉无力略迟。中医诊断冠心病,胸痹心痛,证型为气虚血瘀兼阳虚。
冠心病胸痹心痛气虚血瘀阳虚型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患者,左上下肢发麻发凉,胸闷气憋,心跳慢,头晕恶心呕吐,畏寒身踡。舌质暗,苔薄白,脉迟、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胸痹。证属心肾阳虚,兼有表邪。病程中体温38℃,心律不齐,心率48~50次/分,心音低钝,心尖区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心律,左室肥厚劳损。
心肾阳虚气血两亏表邪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阵发性胸闷、心慌3年,病程自1990年起。胸闷、阵发性心悸,慢性病容,精神较差,表情痛苦,舌质暗红,舌苔薄黄,干燥,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气阴两虚,胸阳不展。
冠心病气阴两虚胸阳不展心悸
查看详情 →
男,57岁,发作性心悸、头晕、头痛、全身汗出,伴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迟。
心动过缓冠心病心悸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诉冠心病史,入冬天气严寒时出现心动过缓,心悸不安,胸中憋闷,后背恶寒。中医病名心动过缓,证型少阴阳虚,阴寒内凝。舌澹嫩,苔白,脉沉迟无力。病程与季节相关,冬寒加重。病因病机为少阴心脉阳气不足,阴寒内凝,气血濡养失常。
冠心病史少阴阳虚阴寒内凝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反复胸闷、心慌、头晕5年,气候寒冷时明显。胸闷、心悸、眩晕、头重如裹、肢麻沉重、畏寒肢冷、倦怠乏力、口澹、脘腹作胀、食少、便溏、耳鸣、腰酸。舌暗澹胖大,苔白滑。脉沉迟。诊断为脾肾阳虚、痰瘀阻遏证。病机为阳气不足,浊阴凝聚,血行不畅,脉络瘀阻。
心悸脾肾阳虚痰瘀阻遏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心颤、睡眠欠佳5~6年,心前区疼痛半年。面色灰白,舌质红、粗糙,苔白、薄,脉促、迟。中医病名包括心悸、心痛、失眠,证型涉及赫依激荡、心刺痛、心迷。病因病机为清浊生华不良,血体素溷浊,赫依血相搏,心赫依血运行受阻。病程5~6年,症状反复加重。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绞痛病窦综合征
查看详情 →
女,64岁。胸闷、心前区疼痛、晕厥、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舌质有瘀斑,苔白,脉沉细。胸痹,心肾阳虚,瘀血阻滞。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纳眠差,双下肢轻度指陷性水肿。心率44次/min,第一心音低钝,无杂音,血压120/70mmHg,呼吸18次/min。24h动态心电图示间断性ST段压低改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阿托品试验阳性。
胸痹心肾阳虚瘀血阻滞心率减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多饮多尿消瘦2年,加重3个月。形体瘦弱。症状包括口干多饮、善饮、多尿、心悸、乏力、胃脘部不适隐痛。舌质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消渴(阴亏津涸)、心悸(气阴不足)、胃脘痛(胃热阴亏)。病程2年,病史包括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津液暗耗。
消渴气阴不足胃热阴亏心悸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心绞痛11年。心绞痛频发,遇寒冷加重,痛向左侧臂内放散,伴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倦怠乏力、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轻度浮肿、大便偏溏。舌胖澹紫,边有齿痕,苔白润,脉缓偶结代。辨证为心脾阳虚,血脉瘀阻。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肌供血不足,ST段下移>0.1mm。
冠心病心绞痛心脾阳虚血脉瘀阻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余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4年余。病程长。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血双亏,心阳不振。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生化乏源。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迟,后转为沉细无力,再转为沉缓有力。现症包括胸闷、心慌、气短、心前区阵发性疼痛,全身乏力,嗜睡。病史提示冠心病,心脏后壁供血不足,陈旧性梗死,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左心室肥大。
冠心病气血双亏心阳不振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心悸、胸痛5年。主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左胸部隐痛、头昏。面色黯无华,舌质绛有瘀点,苔少,存津,脉沉迟。中医诊断为心悸(心律失常),证型为心阳不振型。病程5年,病机为心阳不振,脉络痹阻。
心阳不振脉络痹阻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