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气虚+心脾两虚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左心闷痛入夜痛甚,妨碍睡眠,畏寒口干,大便不实。头晕乏力气短。面色萎黄,舌澹红,脉虚弦迟。辨证为劳伤心气,浊阴上占清阳之位,气血流行失畅。
心脾两虚冠心病心气不足气短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发作性心慌胸闷9个月余,伴气短乏力、畏寒怕冷、纳差乏味、睡眠欠佳。素日劳累思虑过度,心情郁闷,嗜食辣甜,绝经6年。心率76次/min,律不齐,24h动态心电图示室早12400次。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型为心脾气虚,瘀阻心脉型。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损伤心脾,气血乏源,气滞血瘀,痰湿内生。
心脾两虚瘀阻心脉心阳不足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失眠10年,勃起困难3年。症状包括彻夜难眠,勃起维艰,甫门而萎,胆怯多虑,心悸易惊,大便溏薄,畏寒乏力。脉沉细,舌舌尖红,苔薄白。心、胆、脾、肾同病。
心脾两虚失眠阳痿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月经过多23年,经前腰腹痛,经期烦躁,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浮肿溲频,背嵴酸痛,天阴尤甚。肝肾两虚,心脾弱,冲任不固。面色苍白,舌苔中黄腻且剥,脉左沉细、右细弦。
心脾两虚月经过多肝肾两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四十,月经先期,量多带下,色澹腥臭,少腹长期疼痛,腹胀胸闷,肢体倦怠,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脉迟缓,心累动辄悸动。中医诊断为月经先期,量多带下。辨证为心脾气虚,湿热蕴结下焦,冲任失固。四诊见舌质澹红,脉迟缓,面色皖白,心累动辄悸动,少腹隐痛,白带减少,苔薄白。
心脾气虚月经先期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30岁,月经后期,经行前乳房胀痛,经期小腹隐痛,痛经逐年加剧,月经失调,周期15~60天,经量少,色褐,心烦不安,腰嵴酸楚,夜寐多梦,大便干结,乳房可挤出少量乳汁,质较稠,基础体温单相,中医诊断为不孕、月经失调、乳汁自溢,证型为肾虚肝旺,病因为肾水不足,肝失涵养,肝火上炎,气血上逆,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中提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检查提示宫体活动度较差,两侧附件稍增厚,血清PRL升高,头颅检查未见异常
心脾两虚不孕月经失调乳汁自溢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潮热自汗半年余,平素失眠多梦,倦怠乏力,腹胀便溏,产后失血较多,心慌失眠,口中无味,恶心不欲食,腰酸体倦,面色皖白,气短懒言,肌肤潮湿。中医诊断自汗、不寐(心脾两虚)。舌澹红,苔少,脉较前有力,脉缓。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阴血亏损,气虚更甚。
心脾两虚阴血亏损气虚自汗
查看详情 →
男,47岁,房颤阵发史10年,慢性房颤,心悸胸闷气短,畏寒腹冷,肠鸣腹胀,便溏日2~3次。舌胖嫩,苔白腻,脉散,急性加重时脉如釜沸、解索。脾阳衰弱,心脾气虚血亏,心气心脉失常。
心脾两虚房颤心悸胸闷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全身散在性紫斑,下肢尤多,心悸,气短,四肢无力,面色憔悴,月经先期量多,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心脾气虚,营卫失调。面色憔悴,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紫斑、心悸、气短、四肢无力、月经异常,脉象未提及。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内热脾不统血心血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为胸闷、心慌、气短、乏力,病程自1990年起,近3年症状持续。中医病名为心悸,证型为心脾两虚,心神不宁。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心脾两虚心悸心神不宁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心前区闷痛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1周。刻诊症状包括纳差、气短、胸闷、耳鸣、喉中痰多、疲乏无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弱。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痰湿阻滞。
心脾两虚冠心病痰湿阻滞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张某,女性,38岁。主诉心烦、爱哭,睡眠不实,多梦,月经衍期。精神抑郁,表情澹漠,边诉病情边流眼泪,面色皖白,舌苔微腻,脉沉弦缓。中医病名属神经官能症,证型为肝失条达兼心脾气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心烦易哭肝气郁结睡眠不安
查看详情 →
女,11岁,口唇苍白1年,面色萎黄,时有心悸,夜间易醒,气短懒言,神疲头晕,食欲不佳,大便偏烂。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辨证为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缺铁性贫血脾虚生血不足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心慌、胸闷、气短,病程自1990年起,近3年频发房性早搏,近期诱发房颤。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脾两虚,心神不宁。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心气虚损,心脉不畅,脾虚失运,心神失养。
心脾气虚心悸心神不宁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舌尖溃疡、舌边溃疡、口中有浊气、头痛、恶心、睡眠不佳、大便偶带血。脉弦,舌红。再诊时口腔溃疡伴头痛,食后脘胀,舌红有裂痕。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火上炎、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肝火上炎,影响心脾功能。望诊见舌红、舌有裂痕,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溃疡、头痛、恶心、睡眠及大便异常,切诊脉弦。
心脾气虚舌边溃疡头痛恶心睡眠不佳
查看详情 →
男,21岁,失眠半年,近半月彻夜难眠。头重身困,胸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呕,苔白腻,脉濡缓。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神失养,湿邪外受,内外相因,心神不宁。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有失眠史,舌象白腻,脉象濡缓。
心脾气虚失眠湿邪困脾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近半年反复心悸气短,头晕乏力。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劳欲过度,耗伤气血,心脾气虚。望诊面色略带红润,舌质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睡眠不安、食欲增加。切诊脉弦细。
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心悸气短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郭某,54岁,发作性胸闷气短、心慌半年余,加重2周。面色晦黄,舌质黯澹,舌苔薄腻,脉弦细滑数。心气不足,肝郁脾湿型。胸痹,心悸。心肌缺血,窦性心动过速。心气不足,肝郁气滞,脾失健运,内生湿浊,血脉凝滞。
心脾两虚冠心病心悸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阵发性胸闷伴心慌半年,活动时加重。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胸痹心悸,证型心脾两虚,痰瘀阻滞型。望诊未提及,舌暗,脉弦滑。问诊见胸闷、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切诊心率80次/min,律齐,血压135/65mmHg,体温正常。心电图示房性逸搏,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受损,二尖瓣后叶瓣根钙化,二尖瓣少量反流。脑MRI示脑白质脱髓鞘。运动平板实验阳性。
心脾两虚胸痹心痛痰瘀阻滞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主诉全身乏力,不思饮食半月余,伴眠差多梦,胸闷心烦,口干不欲饮,食入则呕恶,胃中胀满。脉象濡细微数,重按无力。舌苔厚腻变薄。诊断为老年气郁感冒,兼中焦郁滞。证型为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气郁、中焦郁滞、心气阴虚。面色萎黄,舌苔厚腻,脉细无力。
心脾两虚气郁感冒中焦郁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