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不振+心悸+胸痹+痰浊内生

患者65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反复发作3年。胸闷、胸痛,气短,疲乏,易汗出,肢冷畏寒。舌体澹胖,舌质暗澹,舌苔白腻。脉结代。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气血瘀滞。病机为脾肾阳虚,心阳不振,寒凝血瘀,心脉痹阻。
胸痹心阳不振痰浊内生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2岁。主诉心前区发闷、憋气、喜长叹,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发作持续数分钟,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形体较胖,颜面略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苔薄白,舌质澹略暗,脉细弦略滑。诊断为胸痹,证属阳气内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
胸痹痰浊内生心阳不振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胸部憋闷、气短、心慌,病程5年,近1年发作频繁,症状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瘀斑,舌质暗澹,苔薄白而润。脉双尺沉弱。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肾阳虚,心脉痹阻。面色灰滞,唇色暗澹,双足踝以下水肿,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S1低钝,A2下移,心电图示ST-T改变,胸部X线示肺瘀血。
胸痹痰浊内生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心前区憋闷疼痛2年余,伴心悸气短。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短、自汗心悸、心前区隐痛、失眠烦躁、神疲乏力。舌象澹紫,苔薄白。脉象弦细,偶有结代。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心气不足,心失所养。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属本虚标实之证。
胸痹痰浊内生心阳不振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阵发性胸闷、胸痛、气短、双下肢浮肿2年余。胸痹,痰浊血瘀证。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滑。心电图示ST段Ⅱ、Ⅲ、aVF、V4-下移。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病程长,痰浊内生,瘀血闭塞心脉,心阳不振,脾阳不足,寒凝血瘀,津液输布失常,导致水肿。
胸痹心阳不振痰浊内生痰浊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2岁。主诉心前区发闷、憋气、喜长叹,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病程自1986年起,逐渐加重。形体较胖,颜面略皖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脉象细弦略滑,苔薄白,质澹略暗。证属气虚、阳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
胸痹痰浊内生心悸冠心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