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主诉长期感冒,久咳不愈,伴一身紧束发胀,颈项强硬,转动不灵。现症见发热未退,咳粘稠白痰带血,喉中痰鸣,喉痒,头痛,全身酸胀,恶心,嘈杂,口不干,面红目赤。舌胖大,苔薄白,质暗红,脉浮数。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肺气壅遏痰热郁肺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间断发作头痛,痛前头昏眼花,全头不适,痛时以两侧、前额、眉棱骨处尤甚,局部血管显露,搏动弹指,伴恶寒发热、胸闷恶心、呕吐涎沫,痛后面色惨白,满头汗出,肢软神疲。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型为少阳郁热、厥阴寒饮上逆。望诊见舌澹红,苔薄白,切诊见脉弦细。病程较长,经多种治疗无效,最终辨证为厥阴寒饮上逆所致。
胸闷恶心头痛少阳郁热阳明头痛
查看详情 →
刘某,65岁,男性。咳嗽伴右侧胸胁疼痛5~6天,恶寒发热,神昏。恶寒阵作,身热不衰,寒重热轻,无汗,头痛,微咳无痰,呼吸气粗,右胸疼痛,胸闷,恶心,口中粘腻,不欲饮水,口喷秽气,大便少行,尿少色黄。面色潮红,舌苔厚白浊腻,脉浮滑带数。风寒外束卫表,痰湿蕴阻肺胃,湿遏卫气,痰浊阻于上中二焦,邪伏少阳,湿浊内蕴,痰湿秽浊之邪伏于少阳、膜原。
类疟证痰湿蕴阻少阳湿郁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0岁。恶寒发热,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头昏眼花,胸闷气促,阵发腹痛。首次发病时间为1990年5月,再次发病时间为1991年2月。何首乌过敏症。过敏史明确。
何首乌过敏症发热烦躁不安恶心呕吐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恶寒发热,胸痛咳嗽2天。发热,体温39.8℃,左下肺湿啰音,舌质红、苔薄,脉细滑数。证型为热壅卫气,正气欲脱证。病因病机为外感邪热,卫气同病,正气欲脱。
发热正气欲脱肺热气分证
查看详情 →
男,56岁。反复咳嗽、咯痰20余年,再发加重2周。咯黄稠痰,不易咯出,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夜不能平卧。舌质胖淡紫黯,舌苔薄黄,脉沉滑。中医辨证气阴两虚,痰热壅肺。慢支炎并双下肺间质感染,高血压病Ⅰ期,Ⅱ型糖尿病。
慢性支气管炎气阴两虚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男,33岁,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肺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音哑,胸闷,气短,痰中带血。舌胖暗淡,苔白腻,脉弦数。证属少阳阳明合病。
胸闷恶寒发热精原细胞瘤少阳阳明合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9岁。恶寒头痛5天。恶寒发热,咽痛,头痛以两侧为甚,胸闷不适,恶心欲呕,纳呆,精神倦怠,下腹部胀满,尿黄,小便涩痛,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湿热阻滞脾胃,兼有少阳之邪未解。
胸闷恶心上呼吸道感染湿热阻滞少阳之邪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 持续发热咳嗽 体温39.2℃ 疲乏无力 口干 眼睑浮肿 发热恶寒 体温37.5℃ 咽喉疼痛 头晕 乏力 咳嗽 微咳 面色白 舌苔薄白 脉弦滑数 面色皖白 三焦湿热 气阴两虚 升降失职 表邪闭郁 脉弦滑 脉弦细缓 脉浮紧而数 三焦郁热 表里同病 脉弦紧
发热咳嗽气阴两虚三焦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外感月余,表证渐罢而咳嗽不断。咳嗽持续,咯痰黄稠,咳剧时胸痛,气促胸闷,口苦,微恶寒发热,微汗。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表邪入里,化热壅肺。
外感咳嗽肺热壅肺口苦胸痛
查看详情 →
产后十二朝,口渴心烦,胸闷便秘,舌苔黄,脉弦数,舌转黑,热退手足微冷,周身冷甚,便通黑矢五六枚,发热不退,洒淅寒热,产后感邪,邪热入里,实热内闭,假寒真热,热深厥亦深
产后发热外感表邪实热内闭热深厥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胃脘胀痛、嗳气频作1月余。病程1月。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望诊舌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胃脘胀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泛酸、纳差食少、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切诊脉沉细弦。
胃痛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胃气失降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恶寒发热,脘闷恶心,呕吐苦水,右上腹痛,巩膜发黄,病程3天。急性胆囊炎,湿热郁蒸,胆胃不和。大便灰白,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急性胆囊炎湿热郁蒸胆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主诉胸闷气短伴胸痛1周,病程1周。中医病名冠心病,证型痰瘀中阻,湿热蕴结,兼气阴两虚。舌质紫黯,苔根部白厚腻,脉弦细。胸痛,胸闷,头痛,气短,心慌。痰瘀中阻,湿热蕴结,年老血行不畅,脉络不利,心脉瘀阻,气血瘀滞,郁久化火,灼津生痰。
胸闷冠心病痰瘀中阻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老年男性,头痛眩晕,失眠,性情急躁,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头痛、眩晕、失眠。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望诊:面色未提及。闻诊:声音未提及。问诊:头痛、眩晕、失眠、性情急躁。切诊:脉象未提及。
胸闷作痛肺气肿高血压头痛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肺心病合并感染,恶寒发热,体温39℃,胸闷喘息不能平卧,面色灰黯,口渴,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脉象沉紧。辨证为寒热交错,虚实夹杂。望诊见面色灰黯,舌象未提。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恶寒发热、胸闷喘息、口渴、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切诊见脉象沉紧。
胸闷喘息肺心病支饮寒热交错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咳嗽伴右侧胸胁疼痛,病程约5-6天,伴有恶寒发热、神昏。面色潮红,舌苔厚白浊腻,脉浮滑带数。中医病名为类疟证,证型为风寒外束卫表,痰湿蕴阻肺胃,湿遏卫气,痰浊阻于上中二焦,邪伏少阳,湿浊内蕴,和解少阳,开达膜原,宣化痰浊。望诊见面色潮红,舌苔厚白浊腻;闻诊见口喷秽气;问诊见恶寒阵作,身热不衰,无汗头痛,间有微咳,无痰,呼吸气粗,右胸疼痛,胸闷恶心,口中粘腻,不欲饮水,大便少行,尿少色黄;切诊见脉浮滑带数。
类疟证风寒外束痰湿蕴阻湿遏卫气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咽痛、发热、身痛、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口干咽痛、纳差食少、大便干。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乳蛾痈。证型余热未尽,气阴两亏。病因病机外感风寒,入里化热,结毒成痈。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二诊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无力。三诊舌澹红、苔薄白,脉细。
胸闷气短乳蛾痈余热未尽气阴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2年,反复慢性咳嗽咯痰,体倦乏力。症状包括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无汗、咳嗽痰白、咯痰无力、神疲体倦、气短懒言。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而浮。辨证为脾肺气虚,外感风寒。病机为脾肺气虚,卫表不固,外寒引动内饮。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脾肺气虚外感风寒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胃脘及右胁肋胀痛,恶寒发热,饮食减少,病程3周。中医诊断为肝痈,证型为湿热壅结肝络,气血瘀阻成痈。舌象黄腻,脉象弦数。面色晦滞,精神萎靡,体温38.2℃,右胁肋满痛拒按,动则加剧,脘腹发胀,胸闷气短,口干少饮,小便黄,大便不畅。
肝脓疡肝痈湿热壅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