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胸闷+心悸

女,54岁,胸闷、胸痛彻背、气短、脘痞、嗳气、呕恶纳呆,病程未明确。气滞血瘀,痰阻心脉。脉沉细弦,偶有结象,舌质黯红,苔白腻。
心悸气短胸痹心痛气滞血瘀痰阻心脉
查看详情 →
女,70岁,间断心慌伴胸闷、憋气10余年,加重3天。冠心病病史10余年,阵发性房颤史5个月,脑梗塞病史4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舌暗淡,苔白腻,脉弦滑。心悸,胸痹,气阴两虚证。
心悸胸痹气阴双虚舌淡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发作性心悸4个月,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脉律不整,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阴虚阳亢心悸,证型阴虚阳亢,病因病机为阴虚阳浮。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问诊提示心烦失眠、乏力、脉促。切诊示心率不整,脉律绝对不整,心尖区Ⅱ级收缩期杂音,血压18.2/14.3kPa。心电图示左前支阻滞、快速性房颤。
心悸房颤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女,41岁,胸闷、气短、尿少、水肿反复发作3年,加重9天伴恶心呕吐。心衰病,证属心脾气阳虚,水饮内停,兼挟瘀血。面色慢性消耗性,唇发绀,呼吸困难,心尖搏动弥散,可触及猫喘,心浊音界向双侧扩大,心尖区双期杂音,心率54次/分,律不齐,双中下肺细湿啰音,肝肋下6厘米,质硬,叩击痛(+),腹水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双下肢静脉曲张。
心衰病心脾气阳虚水饮内停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肝区疼痛15年,伴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加重2天。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经湿热、热邪扰心。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肝胆,热入血分,热邪扰动心神。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心电图提示异位心率,快速房颤。B超提示结石性胆囊炎。
心悸胸闷快速房颤胆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心慌间断发作1年,加重2个月,伴胸闷、气短、后背不适、嗳气、手足发凉、多汗、畏寒、口干、口苦、视物模糊、听力下降、大便不成形。舌红苔薄,脉细缓。证属气虚血瘀,上热下寒。二诊见舌红少苔,脉弦细。三诊见舌暗红,苔薄白,脉结。诊断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
心悸气虚血瘀上热下寒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主诉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咳嗽、咯血、下肢水肿,病程8年,近一个月加重。舌质胖暗苔白,脉细弱结代,心律不齐,心尖部双期杂音,心房颤动,T波改变。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心气虚、心阴耗损、心阳不足,病因病机为心气虚致肺脾肾俱虚,脾失健运,血瘀肺络。
风湿性心脏病心气虚心阴虚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65岁女性,反复气促、心悸、肢肿7年,加重3月。气促、心悸、胸闷、腹胀、尿少、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舌质暗红、苔黄干,脉结。心悸,证属气阴两虚,水停瘀阻。神清,消瘦,口唇紫绀,气促不能平卧,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湿性啰音,心界扩大,房颤律,心尖部杂音,肝大,腹水征阳性,口干不欲饮,纳差。
心悸气阴两虚水停瘀阻心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心慌、胸闷伴下肢凹陷性浮肿2年,加重10天。中医诊断心痹。病程2年,素体体虚,易感外邪。症状包括心慌、胸闷、双下肢高度浮肿、腹膨、口唇青紫、面部紫绀、神疲乏力、纳差、小便量少、咽喉疼痛、鼻塞、流清涕。体征见两颧紫红、呼吸促、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尖搏动左下移位、心尖部Ⅲ级收缩期杂音。舌象未明,脉象未提。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入营及血,气虚血瘀,脉络痹阻。
心悸心痹气虚血瘀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反复乏力、胸闷1周,伴畏寒怕冷、腰酸腰痛、口干、纳呆、腹胀、双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大便稀薄。面色萎黄,唇色淡暗,甲无血色,手足冰凉。脉细弦而弱,舌色淡、苔白厚腻。中医诊断肾痿病,证属脾肾阳虚,湿浊内停。
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湿浊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心慌、胸闷13年,加重1周。刻下症见心慌、胸闷、眠差、下肢浮肿。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气虚弱,血瘀水停型。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眠差、纳可、大小便正常,切诊见心率90次/min,律不齐,血压120/80mmHg,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脏听诊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部触及震颤。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二尖瓣口面积1.15cm²。
心气虚弱血瘀水停
查看详情 →
患者79岁,男性,主诉心悸,阵发性发作,伴有胸闷、气短。病程6年,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后叶活动受限伴关闭不全,左房扩大,主动脉硬化。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阴亏血少,宗气不足。刻下症见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倦怠无力,心烦少寐,潮热汗出,纳差,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脉叁伍不调。
心悸阴亏血少宗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77岁,主诉胸闷伴头晕,动则气促,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不足,气滞血瘀。舌红苔薄黄、中有剥苔,脉左寸弱,左关部弦而小迟。夜寐多梦早醒,畏热而不畏冷,胃纳、大便如常。心脏超声示左房增大,室间隔增厚,轻度瓣膜反流及肺动脉高压。
心悸气阴不足虚热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心悸发作1天。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促、头晕。病程短。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心阳不振,心气不足。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心气不足,无以鼓动血液正常运行。面色皖白,舌质澹,舌苔薄腻。脉沉细而软。
心悸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胸闷隐痛,心悸气短4年,加重半月。症状包括劳累或饱餐后加重,少寐多梦,倦怠乏力,易出汗,小便频,大便秘。舌质澹红有瘀斑,脉细而结、代。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血两虚证。病程较长,具有典型心脉瘀阻表现。
房颤胸痹心痛气血两虚冠心病
查看详情 →
女,63岁;心悸、心前区胀痛、气短;病程2年;心悸心衰;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舌红,苔黄腻;脉细;心血瘀阻,湿热阻滞;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弱
心悸心衰气阴两虚痰瘀阻络湿热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17岁,女性。主诉心悸、气促,病程3年,近1月加重,伴双下肢浮肿、胸闷。二尖瓣面容,口唇发绀,二尖瓣听诊区双期杂音。舌苔薄白而干,质黯。脉微细促无力。辨证为阳气虚衰,心脉瘀阻。病机为阳气虚脱,心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
心悸阳气虚衰心脉瘀阻风寒湿热
查看详情 →
张某,女,77岁。胸闷气短、心悸伴双下肢水肿10个月余。胸闷,胸部憋满而喘,气短,心悸,喜太息,头蒙不清,早晨尤重,时有咳嗽,不能平卧,精神萎靡,下肢水肿,大便稀软。面目虚浮,精神不振,语声较低,双下肢水肿。舌澹黯,苔薄白滑。脉沉细无力。心肺脾虚,心脉瘀阻证。
心悸心肺脾虚心脉瘀阻水肿
查看详情 →
女性,50岁,心慌气短、胸闷,劳累后加重,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四肢发凉,怕冷,睡眠不能平卧,食欲不振,风心病史20余年。心悸,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变,心力衰竭Ⅲ°,快速房颤。心肾阳虚,水湿内停。心率120次/分,律不整,心尖区双期杂音,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双肺底湿罗音,肝脏剑突下6厘米,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心肌劳损,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
心悸心肾阳虚心力衰竭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心悸、胸闷、气短加重7天,病程4年。中医病名为心悸,证型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舌质澹红色,苔薄白,脉沉细。心率78次/分,心律整。病机为气阴两虚,心失所养,气虚心阳不足,心肾不交。
心悸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