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胸闷+气短

杜某,男,62岁。胸痛、出汗晕厥,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受限,夜间憋醒,咳嗽、心悸、气短,进食少,睡眠欠佳,易出汗,畏冷。舌质暗胖,苔白,脉沉细数。辨证为胸痹心悸。舌胖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30/80毫米汞柱。心气虚,心血不足,气虚阳虚,血瘀。
气短胸痹心悸心血不足出汗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胸闷心慌1年半,伴头晕乏力,气短似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每日2~3次。舌澹不润,苔白厚粗松,中心剥脱,脉律不齐、叁伍不调。气阳不足、阴血亏虚之心悸,阴阳俱虚,气虚下陷。
胸闷气短慢性心肌炎气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70岁,反复胸痛4月,再发2天。卒心痛。痰瘀互结,胸阳不振。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痰多,肢体沉重,神疲乏力,舌质暗,舌苔浊腻,脉弦滑。面色正常,舌质暗,舌苔浊腻,脉弦滑。
气短卒心痛痰瘀互结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程自1989年起,反复发作5次,2007年确诊,病情渐重。神志欠清,精神萎靡,呼吸点头样,动则喘甚,大肉尽消,唇甲紫绀,两肺湿啰音,心界增大,四肢末端及口唇粘膜紫绀。面色苍黄,舌黯无苔,舌下纹显,脉弦。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辨证属血瘀证,病机为气滞血瘀,肺络受损。
气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气郁闭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间作3年余,伴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1日。舌暗红、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滑。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痰瘀互阻。病因病机为痰瘀互阻。
胸闷气短头晕痰瘀互阻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反复心悸胸闷10余年,加重1周,夜寐不宁,口唇青黯,指端发凉。舌胖质暗、边有瘀斑,苔白微腻。脉促代。辨证为心阳衰竭。心悸病,证属心阳衰竭,病机为心阳内虚、心神无主、饮气相搏。
气短心阳衰竭心气不足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女,61岁,心前区痛3年,加重半年,阵发性刺痛向左肩臂放射,伴胸闷、气短、心悸、头晕、耳鸣、腰膝痠软、纳呆、便溏。舌澹红,苔白腻,脉沉缓结代。中医病名属心痹,证型为心、脾、肾三阴亏虚,病机为心脉痹阻。
胸闷气短冠心病三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头晕1月余,伴晕仆。病程1月。中医病名属少阴病。证型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血不相接续。望诊面色萎黄少华,体质瘦弱,精神欠佳。舌质澹嫩苔白润。脉迟缓而结代频繁。
气短心动过缓少阴病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