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0岁女性,主诉神昏、高热、抽搐、痰鸣、小便自遗。病程初期为急性发作。中医病名神昏,证型热入心包,心血两燔。舌红绛,苔灰黑起芒刺,脉洪大而急。病情表现为意识不清、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气粗、喉中痰鸣漉漉、大便不下、持续抽搐、高热41℃。后期病情渐缓解,神志逐渐恢复,但仍有舌红、脉数、汗多等表现。
神昏乙型脑炎热入心包心血两燔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为野外收购枣子时突然昏倒。病程为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暑厥。证型为暑热伤正,阴液耗损,正气耗散。病因病机为酷暑蒸熏,汗出过多,形气本虚。望诊示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头不适、心悸气促、大汗淋漓。切诊示脉微若绝,血压测不到,四肢厥冷,冷汗如油。次日舌澹,苔薄润,脉缓。
暑厥中暑阴液耗损正气耗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高热、头痛、嗜睡为主要症状,病程1天。中医病名:暑热入营。证型:暑热入营,并热蕴气分,肝风初动。病因病机:暑热侵袭。望诊:舌质红、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高热、头痛、呕吐、肢体酸楚、食欲不振、尿潴留。切诊:脉浮数,有弦意。
神昏嗜睡流行性乙型脑炎暑热入营热蕴气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高热、神昏伴有抽搐12天。暑温(暑厥证)。高热40℃,神志不清,狂叫,面垢,目赤,手足抽搐,项强,角弓反张,手足厥冷,舌红降,苔黄燥,脉数有力,大便闭结。暑温之邪充斥气血,热与浊邪结于阳明,腑气不通,瘀血内结,上犯神明。
暑厥证神昏烦躁阳明腑实瘀热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为暑热之邪侵袭所致,表现为头痛、胸闷、心烦、口渴、壮热、大汗、神昏抽搐。中医诊断为中暑,证型为暑热内迫,伤津耗气,气火壅遏,清窍被蒙。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暑热伤正,切诊未提。
中暑暑热内迫伤津耗气气火壅遏
查看详情 →
患者身热一个月,鼻衄四日不止。神昏,按腹皱眉,饮食尚能食饭。脉濡似伏,舌灰润。病因暑厥,证型热入营血。
暑厥神昏热入营血身热
查看详情 →
徐姓内弟,身热病已匝月,鼻衄四日不止,神昏,按腹皱眉,饮食尚可,连日卧舟日晒。热入营血,暑厥。脉濡似伏,苔灰润。
神昏身热病鼻衄
查看详情 →
小儿暑厥,四肢厥冷而牵引,两目上视,神昏不语,脉数无常规。背反张而不语。面色苍白,舌淡苔薄。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病程急骤,属暑热内闭,痰火上扰,气机逆乱。
暑厥神昏不语四肢厥冷两目上视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患者,午后头痛、恶寒、发热、呕吐,骤然抽搐,神识昏迷,两目斜视,颈项强直,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中医诊断为急惊风,辨证为惊风暑厥证。体温40.5℃,颜面潮红,皮肤灼热无汗,咽红,舌苔白。布氏征弱阳性,巴氏征、克氏征阳性。脑嵴液细胞数60×10⁶/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糖2.78mmol/L,氯化物338.4mmol/L。二诊时汗出,体温降至38.5℃,痉厥平,神识清,口渴,小便黄赤,脉弦大。暑邪伤阴,火势未熄。
暑厥证急惊风暑邪伤阴火势未熄
查看详情 →
患者目瞪神呆,口噤不语,牙关紧闭,壮热无汗,虚里穴动跃颇剧,脉伏,舌短。暑气壅遏清窍,发为热厥。目睛灵活,口不能言,大便闭结未解,脉滑数,舌苔黄厚而腻。身热方退,神昏复厥,目闭不语,热复上升,大便解后又闭,舌苔黄腻,脉弦数、尺泽洪大,虚里动跃又剧。热退,神清,大便未行,脉缓,舌苔黄腻。
暑厥热闭痰湿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