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前区疼痛伴心悸20余年。病程20年,天冷、生气、劳累时发作频繁,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痰瘀互阻,肝气郁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周身疼痛、肿胀、颈部以上汗出明显、夜尿频、多眠、骑车及说话时即可入睡、打鼾、高血压。切诊见脉弦硬,舌质澹偏暗,苔白湿厚。
心悸心肌缺血痰瘀互阻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心慌、气短、咳嗽、咳血、胸闷、夜间不能平卧、饮食减少,病程八年。中医病名为心脏病,证型为心肾不足,痰饮内阻。望诊见面颊潮红,舌苔白而略厚。闻诊见气息短促。问诊见活动后症状加剧,咳白色痰,饮食减少。切诊见脉细弱结代。
心脏病心肾不足痰饮内阻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
杜某,男,62岁。胸痛、出汗晕厥,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受限,夜间憋醒,咳嗽、心悸、气短,进食少,睡眠欠佳,易出汗,畏冷。舌质暗胖,苔白,脉沉细数。辨证为胸痹心悸。舌胖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30/80毫米汞柱。心气虚,心血不足,气虚阳虚,血瘀。
胸痹心悸心血不足气短出汗
查看详情 →
患者头晕胸闷,胸痛掣背,心悸时烦,动则气短,夜间需吸氧,形体瘦削,面色黯红,口唇微紫,舌质澹红,苔薄白润,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望诊见面色黯红,舌质澹红,苔薄白润;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睡眠欠佳,夜间惊悸气憋;切诊见脉沉细涩。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20年,主诉肺结核。咳嗽,痰少咯之不利,胸闷痛,咯酱红色脓痰,潮热,骨蒸盗汗,纳差,胁痛,失眠,耳聋,口唇麻,口淡无味,形体消瘦,气短神疲,心悸。舌瘦小,色暗红,苔薄白,脉细小无力,尺重按应指。辨证为久痨肺损,毒害肝胃,邪毒扰心,神不守舍。病属肺痨,病因病机为久病伤正,肺损毒扰,肝胃受损,心神失养。
肺结核肝胃损伤心神失养脾虚纳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头昏反复1年,血压增高4个月。头昏不适,两太阳穴及后颈项胀,舌根及左小指麻木,心烦心悸,口苦,腹胀,大便不爽,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弦。证属肝风痰浊。病因病机为肝风挟痰浊动扰于上,肝阳化风,阳热灼津,痰热中阻,风痰上扰。
肝风痰浊肝阳上亢肝气郁结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男,77岁,咳痰、咯血、胸痛半年余。肺癌,热毒蕴肺,络损血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双下肢瘀胀,舌象未提,脉象未提。咳痰、咯血、胸痛、胸闷、气短、纳呆、心悸、形体消瘦。
胸痛心悸肺癌热毒蕴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活动后气促反复25年,加重伴足肿半年。现症见胸闷、活动后气促、纳食减少、大便偏溏、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淡胖,苔白,脉细促不齐。中医诊断为阳虚水泛。病因病机为阳气亏虚,气化不及,水湿内停,水气上乘于胸部,影响脾胃运化。
心脏瓣膜病阳虚水泛气虚血瘀证双下肢水肿
查看详情 →
女,52岁,右乳癌术后4个月。情绪低落,体质虚弱,脾胃受损,神疲纳差,恶心腹胀,少寐乳痛,咳嗽胸闷。初期脉弦,舌澹红苔白;治疗中脉弱,舌澹红苔白。肝气郁结,脾胃虚弱,痰阻气机,肺失宣降;痰气交阻肺失宣降,兼脾胃虚弱;心气血两虚,伴肺阴不足。
右乳癌左肺转移癌肝气郁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男性,27岁,遗精4年,严重时每日发作,胸痛,鼻衄,夜眠梦多。舌有裂纹,舌尖红,舌心有裂纹,脉沉伏,左脉沉虚,右脉急促,短而急,脉沉虚。中医病名属遗精,证型为心肾两虚,病因病机为心火亢盛,肾水不足,阴阳失衡,火扰神明。
遗精心火上炎肾阴虚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伴气促、咳嗽反复发作1月余。病程长短未明确。中医病名胸痹,证型痰瘀阻滞、心肾不足。病因病机为痰瘀阻滞、心肾不足。望诊舌质紫黯、苔薄白,舌黯、苔白,舌黯澹、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闷、胸痛、气促、咳嗽、头晕、失眠、神疲、心悸、纳呆、口澹、便溏。切诊脉弦涩、脉弦细、脉沉细。
心悸胸痹痰瘀阻滞心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7岁。遗精4年,严重时每日发作,胸痛,鼻衄,夜眠梦多。舌有裂纹,舌尖红,舌心有裂纹。脉沉伏,后变为短而急,较前有力,沉虚。中医病名遗精,证型心肾两虚,病机心火妄动,上扰神明,阴阳失衡。望诊舌有裂纹,舌尖红。闻诊未提及。问诊有遗精、胸痛、鼻衄、夜眠梦多、咳嗽痰多、腰酸、心烦、心急心悸。切诊脉沉伏、短而急、沉虚。
心悸遗精心火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闷、气憋、心悸,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为心肌扩张症,证属气阴两虚,胸阳不振,痰热阻痹,气滞血瘀。舌质黯红,苔薄黄腻,脉细濡数。嗜酒史22年,吸烟史5年。
心悸心肌扩张症气阴两虚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8岁,头晕胸闷,胸痛掣背,心悸时烦,动则气短,形体瘦削,面色黯红,睡眠欠佳,口唇微紫,舌质澹红,苔薄白润,脉沉细涩。张某,男,39岁,疲乏无力,睡眠欠佳,口唇微黯,舌质黯红,苔薄白,脉细涩。李某,男,40岁,胸闷、气憋、心悸,咳吐黄稠痰,口唇微青紫,舌质黯红,苔薄黄腻,脉细濡数。中医病名包括胸痹、心悸、眩晕,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气滞血瘀,胸阳不振。望诊见面色黯红、舌质澹红、黯红、红,苔薄白、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悸、气短、头晕、咳吐黄痰。切诊见脉沉细涩、细数、细濡数。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32岁。主诉心脏病,心累心跳,短气乏力,心中慌乱,咳痰不利,痰中带血,胸部疼痛,午后潮热,腹内胀气,小便黄少,面目及肢体浮肿。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慢性心力衰竭。脉象结代,舌质暗澹,有白苔。中医病名心脏病,证型心脏气阴两虚,肝郁脾滞。病因病机气阴两虚,肝郁脾滞。望诊舌质暗澹,有白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累、短气、咳痰、痰血、胸痛、潮热、腹胀、小便黄少、浮肿。切诊脉象结代。
心脏病心气阴虚肝郁脾滞湿热内聚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主诉心悸、动则气短、胸痛、咳嗽有痰,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不足,痰瘀互阻。舌暗红,苔黄,脉弦而结代。症状包括外感未愈,胸痛明显,咳嗽有痰,心律失常。舌象澹红,苔黄,脉细。后期舌红,苔白腻,脉弦。
心悸胸痛胸闷咳嗽痰少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反复5年。中医病名为肝郁血瘀,证型为肝郁血瘀。主症包括胸闷或胀、时作胸痛气促、活动后加重、心烦口干、睡眠欠佳。舌质红,苔薄,脉弦缓。
冠心病肝郁血瘀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主诉动则出汗、易感冒发热,胸闷、心慌、汗多、手足心热、纳减。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虚血不足,病因病机肺失固,外邪扰,胸阳不振,心神失养。望诊舌暗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胸闷、心慌、动则加重;切诊脉弦细。
病毒性心肌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女性,主诉胸闷时痛,短气无力,面色黯灰,食欲不思,长期低热。中医病名急性心肌炎后遗症,证型心之气阴两伤。舌质黯红,苔薄白少津,脉沉细而数。病程一年,病因病机为病邪已久,毒热日深,耗伤精血。
胸痛急性心肌炎后遗症气阴两伤毒热日深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主诉胸闷1月,伴窒息感、胸痛、盗汗、心悸、咽部不适、手麻、头晕、双下肢无力。舌紫暗有瘀点,苔白滑,脉涩。辨证为心阴不足,气虚血瘀。病程1月。
心阴不足气虚血瘀手麻头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