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心阳不足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心悸、心慌,病程较短。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血两虚,心失所养。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阴液不足,虚火扰动,气血亏虚。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心律不齐、心慌气短、胸闷、口干不思饮。切诊脉象结代。
心阳不足心悸心律不齐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男性。主诉头昏、心悸气短、胸闷痛月余,伴大便干结下坠。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而弦数。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阴虚,水亏火旺。病因病机为心阴不足,血虚气衰,肾阴亏虚,痰瘀互结。舌象暗红苔薄黄,脉象沉细而弦数。
心阴虚水亏火旺心悸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主诉心悸、气短、胸闷加重月余。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及三次心肌梗塞病史。现症见早晚咳嗽,颜面及双下肢轻度浮肿,近二年全身颤抖、步态不稳。舌胖紫暗尖赤苔白,脉弦而数。心率110次/分,心尖部Ⅲ级收缩期杂音,左肺底湿罗音。辨证为气阴两虚,痰浊血瘀。舌象提示血瘀、阴虚、痰浊内盛,脉象弦数提示肝阳上亢与内热。
心阳不足心悸气短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心悸、脉律不齐。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脉痹阻,心失所养。病因病机心气不足,血瘀阻络。舌体胖,舌质暗,苔薄白。脉沉迟。
心阳不足冠心病心脉痹阻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诉心悸半年,伴头晕目眩、心悸动不安、气短胸闷、胁脘支满、纳差、小便短少、睡眠不安。舌红、苔薄白滑,脉浮弦、沉滑。中医诊断为心动过速、期前收缩,辨证为阳气不化,饮邪内停,升降不利,心受水气所淫。病机为阳不化气,水气内停。
心悸阳气不足饮邪内停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主诉心悸、气短,病程2年,加重于活动后。舌胖暗,苔白,脉沉弦而滑。辨证为气虚血瘀,心阳不足。病机为气虚卫阳不固,心阳不足,气虚血瘀,脾虚纳少,肾气不足。
心阳不足冠心病气虚血瘀卫阳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人,性别女。主诉心前突发心悸,心率160次/分以上,伴胸闷、胸部疼痛。舌苔厚,舌质根黯,脉不浮而沉细,右大。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心阳不足心悸胸闷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心悸心慌、见生疏之人即骇怕、精神紧张、全身战栗、背寒如冰、胸闷心烦、呕恶痰涎、睡卧不安、梦多易惊。中医诊断为饮证,证型为寒饮停滞,胸阳不振,心神虚怯。望诊见舌苔提示寒饮内盛,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发作性症状,切诊脉象未详述。
饮证寒饮停滞胸阳不振心神虚怯
查看详情 →
女,48岁,心悸1年余,夜晚卧床后加重,胸闷,餐后上腹胀满,寐差,大便不成形。舌暗红,苔薄黄,BP:146/106mmHg,心率78次/分,律齐。心悸。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心阳不足心悸高血压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心慌气短、心里难受,持续半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心血不足,心阳不足,脾阳不振,中气虚寒,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心阴血不足。望诊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沉细结代。
心阳不足心悸气血不足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3岁。心悸、胸闷气短1年余。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中医诊断:心悸。证型:心阳不足兼心脾两虚证。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偶有心悸、乏力、劳则益甚,易汗出,口干渴。脉弦。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心阳不足心脾两虚痰瘀互结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手掌心出汗10天,伴头昏心悸、浑身乏力。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汗证,证型属心阳不足,心阴失其固摄。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心阴失固摄,导致汗液外渗。
心阳不足手心汗心阴失固脉细数
查看详情 →
男性,65岁,间发胸闷、气促半年,再发加重2周。喘证,心阳不足夹瘀。舌质澹黯,舌体偏胖,脉细。胸痛病史,活动受限,夜间憋醒,咳嗽,纳食少,寐欠安,畏冷,易出汗。BP130/80mmHg,双肺呼吸音低,心界略扩大,HR87bpm,律齐无杂音。
心阳不足瘀阻血脉胸闷气短夜醒憋喘
查看详情 →
女,60岁,活动后气短8年余,善太息,眩晕,唇紫,口澹乏味,自汗出,心烦多梦,入睡困难。舌略暗、苔厚腻微黄,脉沉涩而结。心悸,气短,眩晕。心气不足,痰瘀互结,心脉不畅。舌象略暗、苔厚腻微黄,脉沉涩而结。
心阳不足心悸气短眩晕
查看详情 →